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郑培民为官的座右铭,也是郑培民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从他所做的每一件具体动人的事迹中可以体会到其中闪烁的精神彩虹,感悟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和生命的意义,而其中,我们学习郑培民精神,最主要的应该是怎么“做”。 第一个“做”——做人。“做官先做人”,不是怎样“做官”,而是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做人”决定着“做什么样的官,怎样做官”,进而决定着“伪谁做事,怎样做事”。做人是基础,是基石,是根本。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中,做官多是一时一地,而做人则是一生一世。诚然,会做人不一定会做官,但是,不会做人即使“会”做官,也肯定不会做人民满意的好官。郑培民同志以自己“做”的行动证明了,他不仅是一个正  相似文献   

2.
闵绪国 《人才瞭望》2007,(11):15-16
要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人、做好官。二者中,做人是根本,做官先做人:做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做人的水准。  相似文献   

3.
①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②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做官与做人     
做官与做人陆不凡"做人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做官是一时一地的事情,你不能永远当官,所以还是做一点事吧!"新任吉林省省长王云坤袒露胸怀的就职演说,虽不见得慷慨激昂,豪气冲天,但细细品味,平淡之中见真谛:做官者的做人之道。且不说王云坤,先看下面的一个例子:福...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的“节”,其境界崇高:战争年代,许多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同仇敌忾,他们为真理而“守”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史来贺等我党优秀领导干部,他们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视  相似文献   

6.
“千斤重担不着肩,群众疾苦搁一边”,做官快活似神仙;“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做官悠然如垂钓;“人家举手我举手,人家画圈我画圈”,做官关键不为先;“工作,随便干干;开会,随便说说;下去,随便转转”;做官秘诀乃随便……如此做官,可真应了李鸿章的一句话:世上最好做的莫过于做官。于是有绕口令曰:“官好做,做官好,难怪人人好(hào)做官”,此话确实是上述做官者的真实心理写照。 官果真如此好做吗?且不说战争年代的当官者是如何提着脑袋干革命的,就是在和平年代,有良心的当官者为了人民哪个不是心憔力瘁。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任职期间,鞠躬尽瘁,日理万机,一天只休息3—4个小时,他  相似文献   

7.
足迹与政绩     
足迹决定政绩,政绩体现足迹。一个干部的政绩究竟如何,要从其走过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足迹去寻找。 党的优秀干部郑培民除那“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公仆本色被世人折服外。更为他为民从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有超出一般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除了由社会赋予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所带来的强制性支配以外,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的人品修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者的人品修养具有其特殊的现实作用。萧军同志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必须先是好人”。领导者要想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必须先堂堂正正做人。这实际上道出了领导者成长的必然规律。好公民、好党员、好干部这三个层次,好公民是基础。而人品行修养又是这一基础的基础。是领导者为它立业之本。社会上每个人都需要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但领导干部的人品修养应有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管官先做人     
震惊全国的广西一“卖官专业户”利用管官重权.疯狂地以5000到2万价格爆销“乌纱”。牟利达50万元。据统计,近年官“栽于”卖官贪财的占腐败官的93%。管官腐败最烈,祸起疏于做人。因此,负有管官重任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切实做到管官先做人。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做官先做人。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品格高尚的人。尤其是作为政府工作的领导者,其人格塑造问题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意义深远。人格将陪伴领导者的为官生涯,并在领导实践中将其系统展现,使其逐步走向完善。完善人格的魅力曾造就了众多的领袖人物,在今天,它也是官场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人格魅力的修炼是现代官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1.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14,(11):110-110
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却不可像官;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想站稳都难;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方法;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可以得罪忙人,但不可得罪闲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曾国藩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2.
“做官不许发财”是先烈吉鸿昌于1920年最先提出来的,他把这6个字亲笔书写、烧制在细瓷茶碗上分赠给部属,郑重告诫部属要牢记,做官必须勤政为民,必须清正廉洁,不能只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取利益。这充分表达了吉鸿昌的做官原则和权力观念。 在今天,“做官不许发财”已不再是一种原则,而是共产党人权力观的一种现实要求。这是由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所  相似文献   

13.
10多年前,我偶读这样一首小诗:“为官不能袖清风,不如归去做田翁;为人折腰打哈哈,堪称猪猡与哈巴;为文不得见真淳,何必欺世又盗名。”这首小诗,虽没有气势如虹、气宇轩昂的豪放,也没有那婉约如小桥流水般的含蓄与舒缓,字里行间甚至有点泥土气息,但读来琅琅上口,字字真实,句句见淳,越品越有味道,让人刻骨铭心。为此,不管我家搬到哪儿,这首诗都随我到哪儿。我之所以喜欢这首小诗,把它珍藏,是因它揭示了做人、做事、做文、做官的真谛与准则。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初春,当笔者如约来到新华通讯社时,正患重感冒的穆青老人推辞了其它应酬,专门接受了我的采访一当谈及做人处事之道,穆老感慨道:“我没有什么做人之道,只懂得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处世、树再大不能忘根的道理。’”堂堂正正做个人“人”字工工整整写起来容易,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难矣!穆老正是这样一位敢说真话,为人正直,不怕风险的人。‘“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想不通”的穆青被当成“走资派”揪了出来,先是批斗、抄家,后来又被送去“劳动改造”,但身陷囹圄的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做人的尊严和品格。他不卑不亢、不…  相似文献   

15.
李开周  孙磊 《人才瞭望》2013,(3):107-108
曹操20岁就做了“公安局长” 曹操做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地方官举荐,做了“洛阳北部尉”。这个官职负责河南孟津一带的社会治安,兼管地方防卫和征兵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兼武装部部长。那一年,他才20岁。  相似文献   

16.
某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某刚上任两年,就扔下“官帽”回到了他原来的三尺讲台。其原因是,张某在被提拔“做官”以后,陷入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中,整天迎来送往,疲于应付,自己的业务专长几乎难以顾及;两年的“做官”生涯,他从一个专业岗位上的优势人才,走进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新领域,继而成为一个十分吃力的行政管理人员。短暂的从政历程,使他深深感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是三尺讲台,而非“做官”。当初他是省级特级教师,所带班级的升学率在全市多次名列前茅,因而被提拔;提拔之时,他曾向上级反映过自己不想“做官”的愿望,遗憾的是,这一愿望未能引起组织的足够重视。张某的弃官从教经历留给我们的警醒应该是深刻的,它反映出一些地方在用人问题上存在一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任用人才未能做到用当其愿。  相似文献   

17.
作家袁野作过一幅对联“作文烟茶酒,读书手眼心”。手,即手法正确,手艺娴熟;心,即用心专一,思想公允;眼,即细心观察,目标高远。为文读书讲究手眼心三者合一,方能作出好文章来。为“官”如为文,亦须手眼心合一,方可做个好“官”。 为“官”须正手。一日“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始终做到“不为外物身所累”,在物质利益上不伸手,在荣誉面前不伸手,在名利上不伸手,在权力面前不伸手。二曰“勤”。为“官”手要勤,甘做老黄华,勤奋为人民,“一生只为百姓累”,造福万民,不辞辛劳。三曰“能”。为“官”要有真本事,硬功夫,想得到,做得到,有能力为百姓做出实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深入学习《弟子规》,使我们明白“首孝悌,次谨信”,百事“孝”为先,“孝”是一切教育的根本。要做到知行合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日常观念中,对“做官”与“从政”并不加以区分而是一概通称为“从政”。也许,在我们这里,“做官”就是“从政”,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每个官员都是以政治为职业,每个政治家都是官员。 在中国,从政的意思是从事政府工作,在政府中谋职,如报考公务员,也算从政。严格意义上的“从政”,是以政治为职业,是参政议政的活动。因此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做官”与“从政”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明确。  相似文献   

20.
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群众通过不同的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人民群众把各级领导干部称作“官”。人民群众让他为官,是为了让他们执政,为人民群众办事。为了“官”的领导干部如何执政为民呢?最起码要做三个方面的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