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69年3月,因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上海"文革"中处于瘫痪状态的计划生育工作重新启动,具体表现在"组织重建"、"专业领先"和"措施落实"等方面.70年代时上海在节育率和出生率上取得显著成效.这些也与上海人的生活理念、上海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以及广大群众对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认同和积极参与相关.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于蒋介石没有诚意,共同纲领未能搞成,两党合作形式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办法,主要是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与国民党政府商谈。这种形式贯穿于两党合作的始终,这种商谈长达十年。在这十年艰苦曲折的谈判中,与周恩来谈判的对手,除蒋介石以外不下十几人。然而,这些与周恩来唇枪舌战的对手们,绝大部分从内心里钦佩周恩来的人格,被他人格力量所感化。这是周恩来也是我党在十年国共谈判中最终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周恩来与张治中张治中与周恩来相识在黄埔军校,他非常钦佩周恩来渊博的学识、超群的才华以及精明干练的作…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总理在重病之中于1974年12月5日与日本国创价学会池田大作会长进行了历史性会见.这次会见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周恩来是在健康状况十分严峻、抱病支撑工作的情况下,作为"最重要的事情"看待,坚持进行了这次会见,会见是周恩来对池田会长和创价学会为中日友好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在最高层次上的肯定;会见为创价学会、池田会长同中国的友好交往注入新的巨大动力,使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一生两次来贵州,一次是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随红军长征途经贵州;一次为1960年4月30日至5月4日,是他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以后,从昆明来到贵阳,在贵阳停留了三天.周恩来两次来黔,对中国革命和贵州地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恩来第一次来到贵州,正是红军进行长征、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由于他和其他同志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及时召开遵义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对此,已有许多文章详作论述,本文在这里仅就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的一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人们缅怀,尤其他在大革命失败前后的那段特殊经历,那种顽强的斗争精神,特别令笔者敬佩。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又积极提出自己的主张,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高度的政治觉悟1926年12月间,中共中央调周恩来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并兼任中央军委委员,实际负责全党的组织工作。过了两个来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开始准备。1927年2月23日夜间,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特别委员会指导工作,由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周恩来等8人组成;并决定同时成立特别军委(…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对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更多地是把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看作是旧社会阶级斗争的遗留,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主要是教育人民、教育干部.因此,他不仅提出在"四清"运动中要相信和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而且认为要正确地估计形势,不能谈虎色变.在"四清"运动中,周恩来始终强调经济调整和工农业生产的大局,强调要搞好生产.为了体现正确教育和正面引导,周恩来积极推动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精心指导了大型歌舞<东方红>的创作与排练.由于周恩来的认识与努力工作.使党的工作在"四清"运动中形成了"革命"与"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冲突而又平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为促成重庆谈判成功,可以说早有“和平将军”美誉的张治中紧密配合周恩来,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张治中1890年生于安徽巢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凭着自己卓越的才能上军校,进黄埔,开始了戎马生涯.早在黄埔时期,就深得蒋介石的赏识.1925年.就被提升为蒋介石总司令部的副官长.由于他学识过人,足智多谋.关心他人.严于律己,使其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大革命以后,国共两党虽分为两大敌对阵营,可张治中与周恩来的私交从未间断,对中共没有敌意.他曾两次率军与日寇在上海血战;却又是国民党军队中唯一的一位握有重兵、可从未与共产党人直接对抗厮杀的将军.蒋介石曾怀疑张治中与周恩来等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感情深厚,关键时刻误了大事,曾有意地安排张治中率军去直接和红军打仗.可张治中却宁愿交出军权,去军校当教官也不去和共产党人对垒.蒋介石又怀疑张治中亲共通共,安排戴笠等进行搜索证据.可非但没有查到张治中的半点线索,反而得到了张治中手握重权.却从不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8.
在长达26年的总理岗位上,周恩来践行了大量行政事务,碰到了许多行政难题,彰显了他过人的行政协调能力,形成了他自己的行政协调思想。本文试着从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从求同存异等两个方面分析了周恩来的行政思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周恩来都形成了丰富、系统、各具特色的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对发展人民民主政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保障人民民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方面,周恩来的主张与毛泽东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由于两人在党内外分工与所担负的政治责任不同等原因,毛泽东作了更多的思考,在基本理论和民主政治架构上进行了更为充分的论述;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当然包括周恩来)设计和创立了保障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豆.明确提出“人民民主”的科学概念,深刻阐发了“争取民主”的战略意义。1939年毛泽…  相似文献   

10.
1936年至1937年,正是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重要关头。当时年近不惑的周恩来同志,风华正茂,思想成熟。从12月15日离开瓦窑堡起到1937年9月2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形成的283天中,周恩来至少有223天在离开中共中央集体的条件下,独挡一面,开展工作。这是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中最值得怀念和追忆的时期之一。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周恩来衔命来西安妥善解决西安事变问题。但当时中共中央尚未完全确定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方针,这给周恩来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周恩来只能根据现实状况,按照中央…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具有总理国务。管理国家的杰出才能,毛泽东盛赞“周公确有吐握之劳”①,儒家大师马一孚敬仰周恩来这个总管家“体国经野辅世长民”②,国际评论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管理家”③。在担任总理长达26年的行政实践活动中,周恩来被国内外的评论家们一致赞誉为“实事求是的楷模”④。本文拟立足于行政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两个环节,着眼于周恩来行政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周恩来实事求是的行政决策思想。一、依据客观规律,立足基本国情,从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出发,确立行政决策的总目标从宏观行政决策学的角度判断…  相似文献   

12.
<正>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的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长达2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因此,学习与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是我们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宋庆龄、林伯渠在中南海.人睽翼摄能式 小平、李四光在 科学家。周恩来和郭沫若在人民大会学。卜巍舜簇淤曳蚕家淤阅峪弓爪嘴渊蒸盘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贺龙、习仲勋、郭沫若、傅作义、包尔汉在首都机场。卜小平、彭真在人民大会堂。 (1988年)习恩来、邓小平、蔡畅和少年儿童。李先念为群英会代表签字留念。大会聂堂荣交臻谈、。胡言擎器邦书在\/人 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彩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重视文艺工作,一直与文艺家们保持着亲密无间、融洽和谐的良好关系。为此,文艺界的朋友对他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视他为良师益友。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这样评论周恩来与郭沫若的关系:“沫若敬重总理,总理理解沫若。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在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凝结成的。”(《呼唤春天的诗人》第2页)与周恩来保持密切关系的岂止郭老一人!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现代,当代文艺史上,凡是有影响有突出成就的文艺家,大都或多或少地与周  相似文献   

15.
瓦窑堡会议后,周恩来对东北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促成了红军、东北军、17路军的西北大联合,也直接推动东北救亡运动出现生机.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周恩来特别关注东北军前途与命运,并组织成立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东北救亡总会,使东北救亡运动进入新时期,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东北民族解放事业是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为东北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三月五日,是周恩来同志诞生八十三周年纪念日。本刊从今年第二期起,特连续刊登怀恩同志编写的《周恩来年谱简编》。怀恩同志早在周恩来同志逝世的时候,就立志要写一部周恩来传记,使周恩来同志的伟大光辉形象永远再现在中国人民的面前,成为激励人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巨大力量,继《周总理的青少年时代》和《周总理青少年时代诗文书信集》(上、下卷)两书出版之后,怀恩同志又紧张地从事《周恩来年谱简编》的编写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年谱简编》的发表,对国内外研究周恩来的生平和思想,对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崇高思想品德,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塑就周恩来人格的主体精神同任何伟大人物一样,周恩来的人格精神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1957年,他在讲述自己成长经历时说:“人总是由落后到进步的。我在年轻的时候,后面拖了一根长辫子,脑子里全盘封建;那时还没有资产阶级东西,后来到了南开中学读书,才加进了资产阶级东西,后来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才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追求马列主义,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才改造过来。””无疑,周恩来自幼接受过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而在五四时期,他接受了西方民主主义的教育和影响,开始与封建的旧道德、旧伦常决裂。他提出,两…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关于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的思想,主要包括:依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对政府工作实施监督;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工作的监督;依靠党的各级组织,对政府工作实施监督;在行政机关内部实行互相监督等等内容。玉.依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实施监督。依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实施监督,这是周恩来行政监督思想的一贯主张。早在1950年9月,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报告中就指出,采取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会议的形式,“对于政府听取人民的意见及人民了解与监…  相似文献   

19.
孟庆仁、刘桂珍所著《周恩来:思想与实践》一书,1998年1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特点可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是高。该书从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审视周恩来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周恩来是中国执政者中的圣人。他既当得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赞誉,他的崇高品德同样象孔子那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象日本的一位进步学者说的,周恩来是中国现代的圣人。他在各方面都为中国人树立了榜样。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看问题非常必要。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才能对周恩来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同志,当你看到面前的这两张照片(见图版一),一定会诧异的问:咦,这两张照片多么新奇,人物相同,姿态一样,景物也相似,是谁留下的这样别具一格的照片呢? 原来,这两张照片是周恩来同志当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与同学好友拍照的。照片中右坐者是周恩来同志;后立者是常策欧,前坐者是王朴山。一九一三年八月,周恩来同志十五岁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在“万苦千难”中发奋攻读,学业优异。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