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给扼杀了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济就无法高速发展的地步。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一种什么关系?我国行政体制到底存在哪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弊病?许多不易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究竟是经济体制造成的还是行政体制造成的?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列宁晚年思想日益受到研究界的重视,正在形成一个独立课题。大家较一致的意见是,加强研究列宁晚年思想,对提高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理论水平,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应当把列宁晚年思想看作一个轮廓粗略的思想体系 列宁的晚年著作凝集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后思想,它们构成了一个轮廓粗略的、新鲜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它既涉及对十月革命的反思,也涉及社会主义总体观念,还涉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重大组织措施,亦即体制问题。 概括地说,这一体系可粗划为三个分支:1.关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3.
4.
政治体制改革协同论黄启学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疑难:协同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全国出现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刻和广泛的改革大潮。这次改革大潮,与以前的改革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各个方面的改革不再是某个局部、某些环节的改革,而是各个...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历史进程的分析评价基础上,从外汇体制改革是为了促进对外经贸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出发,对今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尽快建立远期外汇市场、开展远期外汇票据贴现业务、充分发挥汇率杠杆作用、争取更多的对外贸易以人民币计价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治体制改革是对旧的政治体系的扼制和摒除,也是对新的政治体系的扶植和建立,其本身就是政治控制行为的表达。但由于改革中利益表达渠道的不完善以及各种不同政治文化冲撞而引发的政治行为非理性因素的扩张等,政治体制改革还可能引起政治的失控。因此,应当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运作中,实行必要的政治调控,即应当在综合地正确运用政治组织控制、政治法律控制、政治责任控制以及政治舆论控制等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强化政治控制机制:协调、整合不同利益关系,制定正确的政治体制改革战略,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政治领袖对政治技巧的高超运用。  相似文献   

7.
现行宪法的产生确认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自现行宪法颁布施行以来,不断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求宪法相应地进行修改。现行宪法先后经过四次局部修正,其中有三次修正直接关系政治体制改革,即总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反映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得与宪法的基本精神相背离。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宪法的修改必须谨慎,过于频繁的修宪有损于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但基于宪法的适应性要求,宪法的修改也必须及时。只有如此,才能使现行宪法的文本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应把建立“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把实质上是“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作为目标模式不仅在理论上违背了经济的自稳定自组织活动过程的客观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可行的方案是,采取“走大步、快推进”的办法,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以市场化为核心的改革,建立起完善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过程可分三步走,大约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赖、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一、理想和现实:改革的必然趋势理想是一种动态的、具有鲜明层次性的科学范畴。对于不同历史时代的人或阶级都曾经历了从现实到理想,再从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再转化为理想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一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关怀、指导下进行的。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根本方针。邓小平理论全面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根本目的、基本任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邓小平同志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源泉。10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12.
1.社会科学的作用及现状经济与政治、法律和社会关系、民族心理与习俗传统的相互依存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并充满着矛盾。如果在改革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活任何因素的意义估计不足,对其发展方向认识不够,就会严重地阻碍改革或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只有依靠科学广泛地分析实际情况,才能避免犯错误。特别是今天,由于苏联的社会生活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确定科学对政治实践的影响的程度是很重要的。停滞状况和社会科学中的教条主义阻碍了以非常坦率和负责的精神分析消极现象并做出公正的评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难点及对策胡连生,杨玲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15年。15年来,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了不可逆转的成功。从1994年开始,深一层次的改革又开始全面启动。在此形势下,认真探讨改革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具有各种动力因素间相互交织和更替的规律性特点。当前社会民主意识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 ,给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也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日本政治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发展史告诉我们,不同制度之间的相互借鉴与渗透,在政治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模仿并不等于简单移植,不同民族的政治借鉴会出现种种复杂情况。本文从日本民族的一些根本特点出发,结合美国政治体制和民族性上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力求从长远角度探讨日本政治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具有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结构合理、共同领导、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等特征,其中有领导的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本质特征。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党政分开,这样,既抓住了现行体制弊端的主要症结,又为整个改革工作以下几个环节顺利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可以迅速见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从国情出发,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出发,以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为参照系,以人类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参照系,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整体上加以把握,从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权机构上进行整体构思,并在清晰的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政治体制改革是要建立富有活力、效率、积极性的体制,其目标是:给体制以活力,给管理以效能,给人民以切实的民主,给竞争以平等的起点,建立一个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相似文献   

18.
马新学 《探求》2002,(2):53-54
在中共14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指出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动态、复杂的有机整体。政治系统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它从属于社会系统的总体目标 ,同时 ,它也肩负着对社会系统进行调控的任务。因此 ,优化政治系统整体功能 ,不仅需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 ,还需要系统环境的协同。政治系统的复杂性 ,决定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从系统的角度去把握 ,并通过法治与德治的模式实现。一、社会主义政…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官僚主义严重;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现象。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必要回顾和总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转型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政治生态的变迁与政治体制间的冲突性张力,事实上构成了继续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目标合理性和过程合理性统一的体制改革理论,采用渐进改革的模式,实现政治体制功能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