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杜甫组诗尤其是格律组诗迈越前修时贤,在艺术上展示出极大的开创性,不但具有主题集中、诠次分明、章法一线等特点,还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篇章连缀的整体效用,使组诗的容纳承载量大为扩充;通过巧妙的"组合"营造出独特的戏剧效果,以隐含的时序使组诗各篇内在贯通;而伴随着从五律到七律的演进.深邃复杂的情感使得结构经营的人工痕迹渐趋淡化,诗歌艺术的内在属性更加占据主导地位,看似不自觉的语词重复以及意象的并置叠加,既揭示出诗旨核心,又形成情感之潜流暗转与层进层深.质言之,这既是内容情致和艺术表现走向深密精微的逻辑要求,也是杜甫晚年精纯功力发而为诗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1 杜甫夔州诗凡467首,约占杜诗总数的1/3,是老杜诗歌创作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高潮”。夔州诗以其博大精微、千姿百态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宏伟而绚丽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所蕴藉的人文精神不仅是老杜人格诗品的充分体现,同时还卓绝地概括了夔州山川之灵,把自然风物与时代风云、人生际遇与历史忧患、生命本体与宇宙意识融合成—个艺术系统,同夔州山川本身一起,成为三峡人文精神的载体。在这里,山川的诗化和诗情的物化是文化整合的动态结构的两个方面,而夔州诗所体现的人文意蕴则是物我共生化、异质化的文化产物。 相似文献
7.
8.
微电影作为一种投资要求和技术门槛比较低、传播载体大众化、免费随点随播的艺术形式,深受群众喜爱,在"中国梦"的建构工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生态微电影的创新发展,一方面要适应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规律,另一方面要有利于生态主题的酣畅表达。以多元化的生态主题突破"微片长",以艺术化的情节设计演绎"微制作",以最纯朴的生态情怀充盈"微镜头",是生态微电影破微之囿、见微知著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9.
以地名作诗题,分则独立成篇,合则成为一组完整的纪行诗,记行程,写山川,抒感慨。杜甫在陇右创作的两组纪行诗,别开生面,独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辞华州司空参军职务,携带妻儿,西行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 十月间一个星月磊落、云雾苍茫的夜晚,杜甫一家于夜半时分从秦州起程,奔向别人向他介绍的物产富饶、气候温和的“乐土”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谋求生活的出路。在《发秦州》这首序诗中,诗人交代了赴同谷的原因:“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就是要解决全家人的温饱。从秦州出发,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这些是地名,也是诗题,是杜甫在陇右 相似文献
10.
杜甫诗歌中涉及亲子之情描写的片段有许多,其中14首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舐犊深情.杜甫的家庭子女较多,对于无食致夭折的幼子,他的愧疚之意终生未销;对于其他子女,他的关爱之情不仅是溢于言表的也是全方位的,他既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也关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其教子诗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颇有值得当今教育工作者重视的地方,而其儿女的反哺之情不但从侧面体现了杜甫的教育成果,更可见出浓浓的父子亲情. 相似文献
11.
杰出的戏剧诗人曹禺 ,赋予其作品诗的情感内质、诗的显在体征和文体精神 ,这使他的戏剧创作从审美意义上真正具备了“剧之诗”与“诗之剧”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2.
刘熙载评杜甫说:“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此论甚武断。人不可能单一色,精神绝对纯一的人并不存在,任何性格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组成的,只有复杂而丰富的性格,才是真实的人的个性。杜甫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社会的人,其性格系统自然也是复杂的。刘氏没有深入了解杜甫的情感世界,因而忽略了他思想和性格的另一极,净化了他生命历程中呈 相似文献
13.
14.
学人发生的两个条件即“一种纯粹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生活方式”。学人之诗的第一重内涵可称之为“诗之新声”。学人之诗的远源在于宋代的“才学诗”或“议论诗” ,其近源则在于晚清民初的“不专宗盛唐”而以“宗宋”为主旨的同光体。同光体诗“喜用冷僻故实”和“寄托遥深”这两个特点 ,恰好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为学人之诗奠立了基本范式。学人之诗的第二重内涵可称之为“学之别体” ,即学人之诗是作为其学术之一有机整体而存在的。其表层结构即“诗中有学” ,其深层结构则为“诗中有人” ,由此出发可建构出一种以“学人之诗”为研究对象的微型中国现代思想史。学人之诗不仅从一个深层心理层面再现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发生过程 ,同时也以一种十分曲折的方式构成了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生命体验的诗化形态──杜甫夔州诗的生存论美学意蕴程地宇写于杜甫去世之前不久的夔州诗,是杜甫生命旅程最后阶段的挽歌。关注现实,心忧民生的政治诗情,仍是其创作主旨,是杜甫主体生命的社会价值的延伸。面对死亡,杜甫以特有的敏感,展示了他从生存状态上向终结存在... 相似文献
16.
李遇春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89-93
老舍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写的旧体诗是抗战中的忧患之诗,既激昂悲壮,亦复沉郁忧伤,具有鲜明的宋诗风调,深受陆游和吴梅村的遗民诗的影响.而他在五六十年代写的旧体诗则是建国后的安乐之诗,或雄浑高亢或清新自然,讲究风神情韵,染有唐诗唐韵遗风.由尊宋到师唐,从忧患中的批判到安乐中的歌颂,老舍的这种艺术转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旧体诗)转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是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的,他的二十几篇(部)小税,大部分已经作为现代文学的瑰宝,名垂史册。如果说,小说为他奠定了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那么,诗歌和戏剧则是他一生勤恳耕耘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提起诗歌,人们会想到《赵树理文集》第三卷所收的《告艾克》、《谷子 相似文献
18.
李、杜之后,韩愈以其豪壮奇崛、艰奥生新的雄风驰骋于中唐诗坛,前人对这种引人注目的变化历来毁誉参半。“宋人于唐诗推尊子美、退之至矣”,但对韩愈以文为诗“犹不免有所疵议”。明人喜尚清疏空灵,甚至有人直斥韩愈“于诗本无所解”。乾嘉以后,肌理说、桐城派、同光体一派文人在维护封建道统和文统的同时,提倡一种学者之诗,崇尚生涩险奥的风格,韩诗才被奉为“圣境”,这派诗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为什么封建阶级在其灭亡之时要通过标举韩诗以挽救传统诗歌的没落呢?要想弄清这种美学观念变化的基本原因,就必须对学者之诗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思想基础进行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一种宏观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成因 :德国的暴发对英俄两大巨型强国的冲击 第一世界大战的成因自战争结束到现在 ,几乎始终是历史学家们探究和辩论的课题。然而 ,这场大战最为基本的根源并非难解 ,它们分明源于 19世纪末叶和 2 0世纪初年新兴强国之急剧崛起和国际力量结构之急剧变更 ,而这又是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变迁和欧洲内外重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决定的。其中 ,德国国力的剧增最为关键。随着 19世纪步入其后半叶 ,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的最能动力量转到了德意志。“1770年时谁能预见到这个被隔绝于广大世界之外的、朦胧混乱的区域 ,百年之后会产生足… 相似文献
20.
驰域外之 观写心上之语——论黄遵宪的南洋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域外之观写心上之语———论黄遵宪的南洋诗(新加坡)王力坚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今梅州)人。在中国历史上,黄遵完是晚清杰出的外交家,曾任清朝派驻日本、美国、英国以及新加坡等地的外交官,①为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保护海外华侨利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