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综述了大气污染物SO_2、HF、Cl_2、及光化学烟雾对植物的伤害机理、症状.当SO_2转化为酸雨后对植物的危害更大.温室气体CO_2浓度的升高对农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污染的大气伤害了植物,而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净化所在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与PM_(10)的来源解析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太原市主城区不同污染源对大气中TSP、PM_(10)中的贡献值各不相同,得出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是以煤烟尘和城市扬尘为主要污染物的结论,为太原市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综合评述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阐述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机理及酶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提出了今后研究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DGM(1,1)模型的重庆市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雾霾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最为严峻的生态问题之一.重庆作为早期的工业基地,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准确预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是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和前提.基于重庆市2013—2018年的PM2.5和PM10年均浓度数据,分析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建立PM2.5和PM10浓度的灰色DGM(1,1)模型,探析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两种大气污染物浓度都在逐年递减,但各自的下降趋势和幅度有所不同.近些年PM10的浓度下降幅度比PM2.5要更大.采用DGM(1,1)模型对两种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分析,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运用重庆市污染物浓度的预测结果,分析重庆市未来五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为重庆市相关环保部门制定防污治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借助反问题方法对风洞实验工况选取不同施密特数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施密特数时街道峡谷内各个观测点的数值模拟数据和风洞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街道内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施密特数为0.7~0.8.  相似文献   

6.
针对能源利用效率不同区域间的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问题,构建区域间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分析绝对数量、相对比例、经济补偿三种区间协同减排协议的有效性.分析表明:绝对数量与相对比例两种协同减排协议无效,而经济补偿能实现区域间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且均衡的减排数量和经济补偿金额与发达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用价值系数正相关,与欠发达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效用价值系数负相关.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总效用的增加值,总体上随着两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用价值系数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7.
霍州矿区的大气污染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本文介绍了霍州矿区大气污染现状 ,分析了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并对大气污染的气象背景进行了介绍 ,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首次提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协同控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创新,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协同学,其提出在于追求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减排所具有的协同效应。环境法的实施是中国环境法治当下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协同控制的实施还存在不少挑战。表现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法律地位差异很大,控制温室气体没有法律依据,二者的监管机关不同,治理目标也不一致。我们可以从加快有关温室气体减排国内法的制定、在管理控制温室气体的国家发改委和管理控制大气污染物的环保部之间建立部际联席会议、以总量控制为手段推动治理目标的落实等方面推动协同控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棱角山矾受大气污染物SO2和HF污染后,测定了其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细胞膜透性、S及F的含量以及酸碱缓冲能力等生理指标,并结合棱角山矾树体生长情况,综合评价其对大气中SO2和HF的抗性.结果表明:棱角山矾在以SO2和HF为主的混合大气污染物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尤其对S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收净化功能,其吸S能力达到11.98 g/kg.  相似文献   

10.
李彪 《中华魂》2014,(12):57-57
正近日,环保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等4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这4项标准可以大幅削减颗粒物(PM)、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02)污染,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有效防控生活垃圾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