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视野下的海洋权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我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和平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表明“和平发展”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在“和平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海洋成为推动和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关我国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的海洋权益正在受到严重的侵害,海上形势严峻,大力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我们应该把海洋强国作为“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海洋开发;积极运用外交手段妥善解决海洋权益纠纷;和平强军,加强海军建设,增强军事威慑力量。  相似文献   

2.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 ,中国一方面要考虑陆地安全环境改善为相对集中力量发展海权提供的战略可能性 ,同时更要从海疆安全面临的压力考虑海权发展的必要性 ;在发展海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上 ,不应如何盘算降低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 ,而是应该寻找思路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国力贡献率 ,进而为海权发展提供动力 ;在海权发展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上 ,中国海权的发展并不构成导致冲突并阻碍中国和平崛起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海洋。海洋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命线。与中国有关的海洋权益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海权已关系到中国的主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化时代中国海权发展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应从海军、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海洋文化等方面着手来打造未来强大的海权战略。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发展海权的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争夺海权在地缘政治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海权对中国而言意义更为重大。台湾的地缘战略特点说明台湾对中国发展海权具有的重要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方大国近代五百余年的兴衰历程和近代中国屈辱史表明,海兴则国强,海衰则国弱。在全球化和陆上资源日益枯竭的时代,海洋正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和未来发展所依赖的生命线,然而当代中国海洋主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面对日益严峻和频繁的海权冲突,积极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权观和中国海洋大战略尤为迫切。现实和未来中国和平崛起必须依托海洋大战略,提升海权和海洋意识,强化海洋强国战略,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和权益保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持久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解读中国和平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新,是中国在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平发展的理论内涵是:和平是关键,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和终极目标,发展是物质保障。和平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和闭关政策致使中国海权迷失,导致近代中国全面落伍,其历史教训非常深刻。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军事集团化的今天,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多重现实和潜在威胁,海上安全环境更加复杂,海权问题又一次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吸取历史教训,更好地利用海洋、开发海洋、走海洋强国之路,就成为一个亟待重视和思考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确立了和平发展的战略.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我们如何摆脱历史上大国以武力扩张实现国家复兴,民族发展的老路,如何在现有国际环境下运用和平的手段、走和平的道路,走出一条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全新道路,是我们需要认真去研究、探索的.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在西力东渐中演化为两栖国家.30年经济转型,中国具备了海洋国家的基本特征,海权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支轴进入了中国的战略视野.中国海权经略以欧亚大陆的绝对存在为背景,接受中美关系的和平框架约束.全球海权与欧亚大陆均势势成连动,在美国全球海权衰落的背景下,欧亚均势也将逐渐动摇.中国应在海洋战线保持战略克制,延缓美国衰落,迟滞大国力量转换的节奏,并推进战略西进,从而集结资源应对陆海均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西方海权理论带有浓重的海洋霸权色彩.中国海权是海洋主权、海洋权利和制海权的统一,具有自卫性和有限性.我国海权的法律保护存在宪法关注缺失、立法相对滞后及体系不平衡等缺陷.宪法保护海权有其必要性,解决海岛海洋争端和提升我国海洋执法的正当性均需宪法提供明确的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海权入宪提供了契机,海权的宪法保护路径在于增设涉海条款直接保护海权、授权普通法律间接保护海权.  相似文献   

11.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战略选择。东盟与中国地域相连,在历史文化上又有特殊的渊源,是影响中国周边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加强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可以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构筑一个和谐稳定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但东盟组织本身内部的脆弱性、双方经济互补性不足以及东盟对中国缺乏足够的政治信任对双方的战略合作形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此,中国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加强经济上的合作与协调、政治上的沟通与互信,消除阻碍深化战略合作的阻碍因素,以确保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软实力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坚实保障。它既可以满足中国和平发展的内部需要,又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机制。因此,在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要增强制度创新力,加大文化吸引力与辐射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海洋强国战略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盐城海洋文化保护开发对延续盐城文脉,打造盐城文化品牌,为盐城城市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具有海权意识的大国公民是实现海洋大国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校应利用海洋形势与政策专题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新海权观。讲解当前海洋形势与海洋政策问题时应做到历史依据清晰、现实标准明确;对新海权观进行解读时应遵循四个原则,即用"综合"替代"单一"的原则、将中西海洋史相区别的原则、以国际海洋法为依据的原则、与海洋国防意识教育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权益。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对各国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产业迅速发展,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海权是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海洋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国家战略的安全屏障,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建设海权强国对于中国海洋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中国要把建设海洋强国列入国家战略,提升海洋的战略地位,树立新的海洋观,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努力建设拥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海军,启动海洋经济开发的战略计划,以经济行为应对他国侵占中国海权的经济行为。加强海洋意识,规划海洋战略,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中国是因和平而崛起,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中国崛起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也一直为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而不懈努力。中国是怎样崛起的?中国是以和平而崛起,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贯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建设原则,体现了中国崛起有理有利的全新发展战略。中国的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中国是为和平而崛起,和平发展谱写了促进世界发展事业的崭新篇章,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激活世界经济"一盘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而又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外交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社会、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要求中国的外交必须从外交取向、目标、原则、策略、心态、身份、重点、难点等诸方面,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关两国之间的崛起和反崛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和平发展战略是中国在新世纪提出的国家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成果。和平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应用,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和合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