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也曾称作社会民主主义。早在1848——1849年欧州革命时期,法国一个以赖德律——洛兰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党和另一个以路易·勃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党合并,建立社会民主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民主党”命名的政党。这个党实质上是(打着民主和社会主义旗号)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的一种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这个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德国的民主派,并作为它的左翼,曾自称是社会民主主义者或社会民主党人。由此可见,“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从一开始,不同政治倾向的人使用时,其含义就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社会主义理沦中,为了更好地弄清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有必要研究并弄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及其思想渊源。“民主社会主义”是现今社会民主党所奉行的理论,因而有必要先简要了解一下,社会民主党的由来和发展。“社会民主党”一词,最初出现于1848—1849年欧洲革命中。1849年2月,为了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府和秩序党,以赖德律—洛兰为代表的法国小资产阶级共和党同以路易·勃朗为代表的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党联合,组成了社会民主党。它主张建立议会制的共和国,实行民主的和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党,1869年,从拉萨尔为首的全德工人联合会中分裂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做为一种思想体系,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80年代末,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迅速蔓延,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些不明真象的人根据一些表面现象,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看法。为了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本来面目,澄清糊涂认识,有必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及实质作一简单评述。 早在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民主社会主义”这一提法就出现了。1849年3月,法国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联合组成了“新山岳党”,马克思称他们是“民主社会主义党或红党”。1863年拉萨尔领导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群众性的工人阶级政治组织  相似文献   

4.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学说,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农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一般性分析,预示了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的可能性。以后他们亲自参加了席卷欧洲大陆的1848年革命运动,在1850—1852年间系统总结这次革命经验的过程中,创立了这一学说。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的《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及其晚年写的《法德农民问题》等著作中,对这一学说,作了完整系统的论述。概括起来,它的主要内容是: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意义;建立工农联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工农联盟的首要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工农联盟建立在新的基础上等等。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是由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在当代的继续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股政治思潮,又代表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其影响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民主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田明孝 《人文杂志》2006,20(5):51-55
在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演进中,经历了两次较大的理论转型。从社会民主主义向民主社会主义的转变,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一次转型。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社会民主主义,放弃了暴力革命的主张,寻求以民主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从民主社会主义向社会民主主义的回归,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不是简单的回归,因为社会民主主义不再企求以制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是在资本主义体制内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国人通用的"民主"概念,意蕴为"多数人的统治"、"人民的权力","人民行使权力共同治理国家",等等.这是中国近代新学家在意译英文Democracy时利用汉语固有单字组建的新词.本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出现过"民主",如《尚书·多方》说:"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说:"赵盂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但这些句式里的"民主"是"民之主"的简称,意指"统治者".与Democracy的含义大相径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除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了1848年德国革命之外,在革命中诞生的德国国民议会的所在地法兰克福地区,工人与小资产阶级激进派同背叛革命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围绕国民议会的成立及其作用展开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不仅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中为1848年德国革命提出的革命路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共和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和论,是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时形成的。1848年,正是在首次全面阐述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后5个月,马克思便依据巴黎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在《六月革命》一文中提出了无产阶级必将建立“红色共和国”,以取代资产阶级的“三色旗的共和国”的观点;1850年,正是在另一篇文章(《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在首次使用“工人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概念之同时,提出了无产阶级应保存民主共和机构,建立红色共和国以改造社会的思想;1851年冬至1852年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的“政治遗嘱”,指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当代人对其内容的解读主要有三种观点。综合这些观点,“政治遗嘱”实际上是暴力革命路线与议会,改良路线的综合体。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经济基础层面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扩张能力的肯定上;在上层建筑层面表现为对选举权和议会等民主形式的策略性肯定和有效利用上。  相似文献   

11.
一、《法兰西阶級斗爭》一書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馬克思所著《法兰西阶級斗爭》一書写于1850年1月至11月間,起初以連載文章的形式刊于《新萊茵报·政治經济評論》。1895年集成单行本在柏林出版,在单行本中附有恩格斯的导言,并由思格斯在馬克思的原有三篇文章外,增添了他与馬克思合写的《国际述評(三)》中有关法国事件的部分作为第四章,使这部書咸为完整的著作。《法兰西阶級斗爭》的写作,与馬克思主义的其他經典著作一样,是同当时的革命形势和需要密切联系着的,是同当时馬克思主义与各种各样的冒牌社会主义思潮的斗爭密切联系着的。1850年初,当馬克思写作本書时,正值1848年欧洲革命失敗后不久R克思和思格斯因曾积极参加并領导德国的革命运动而遭到德国反动当局的迫害,于1849年被迫离开德国,初侨居法国,尔后流寓伦敦。各国的革命力量遭到严重的挫折,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899年伯恩斯坦发表《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以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漫延开来。当代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源于欧洲,其前身是第二国际中后期社会民主党右翼推崇的社会民主主义,它的形成是战后社会党国际及主要成员党的思想凝结。近年来,东欧某些政党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其思想渊源即是当代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东欧的反映。因此,要了解东欧的变化及其发展,深刻地把握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关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已成为由金融资本主导的、具有"中心-外围"式结构的世界体系;代表中间阶层利益的社会民主主义既有对金融资本进行限制的一面,又有迁就、掩护金融寡头统治的一面.在世界体系的中心国家,中间阶层和金融寡头有诸多共同利益,社会民主党有右转的基础;在边缘国家,中间阶层和金融寡头的共同利益较少、矛盾较大,社会民主主义有左转的基础.在苏联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对中间阶层的过度控制以及党自身的官僚化,造成了社会民主主义存在的土壤:但社会民主主义没能避免反而催生了金融寡头的统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共产主义则只是一种运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经的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把未来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并且摒弃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名称.马克思在1849-1850写成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把自己的理论称为"革命的社会主义理论",把未来社会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自此以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两个名称就一样了,指的都是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未来社会.马克思在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但并没有把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在1917年8-9月间写的<国家与革命>一书,是把头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著作.  相似文献   

15.
谢余凤 《兰州学刊》2005,(6):9-10,24
建设权力制度体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顺利实现权力运行目标的客观要求.党的权力制度体系具有人民性、公权性、责任性、服务性和公正性等特征.只有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党的权力制度体系,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才能真正地实现"权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在几十年的民主斗争中,它几易其名,1928年春在上海成立时称为"中华革命党",1930年8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名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又易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本文仅就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自抗日战争胜利至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更名前后的政治主张和所从事的民主活动,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邓小平为之悉心思虑并进行艰辛探索的重大课题。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科学解析和准确概括,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探索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质 考察社会主义思想史,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德国历史学家比尔曾经分析,甚至“社会主义”的名词,也必然是在“辩论中创造出来”。在英国,1841年1月5日至7日,爆发过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和布林德利连续三天的论战。作为这场论战的记录,欧文于当年就出版了《罗伯特·欧文和约翰·布林德利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公开论战》一书。在论战中,欧文阐明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规定。  相似文献   

18.
回顾共产国际对社会民主主义进行批判、揭露和斗争的历史画卷,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的今天,很有意义。 一、批判社会民主主义,公开树起共产主义大旗 第二国际破产后,共产国际这个统一的世界共产党组织便在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其它革命左派同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斗争声中呱呱坠地。列宁和共产国际之所以与破产的第二国际决裂,是因为思想上建党是列宁的一个重要建党原则。共产国际公开树起了共产主义这面大旗,以对抗社会民主主义。 众所周知,1914年一战爆发,社会民主党逐渐分化为左、中、右三家。右派属于社会改良分子。他们骨子里不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  相似文献   

19.
<正> 华希纳是与福格特、摩莱肖特齐名的所谓庸俗唯物主义的三大代表之一,而其名气和影响之大,较其他二人则犹有过之。路德维希·毕希纳1824年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习医,获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行医并从事医学、生理学的研究,一度在大学任教。华希纳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曾积极参加1848年二月革命。后来又参加了德国工人  相似文献   

20.
屈连璧 《阴山学刊》2007,20(5):63-68
德国1848年革命初期法兰克福"工人协会"与国民议会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斗争是法兰克福工人协会为建立统一不可分的德意志共和国和维护无产阶级切身利益的斗争,是德国1848年革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斗争后不久的1848年法兰克福九月起义是这次斗争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