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沉沦》的“病态叙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图通过对《沉沦》中郁达夫有意识无意识的“病态叙事”,来发掘小说的深刻内蕴;指出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主人公大都是“有病”的人,作者采取了“病态叙事”这种方式来展现和表达自己的内心痛苦,从而揭示五四一代先进知识分子普遍的痛苦和绝望。  相似文献   

2.
[说明]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攻陷马来亚。翌年初,又从马来亚北部分两路进攻新加坡(星洲)。2月4日,正在新加坡《星洲日报》担任副刊编辑工作的郁达夫,被迫随同一批华侨文化人撤离围城,渡过马六甲海峡到荷属苏门答腊,几经周折后潜居保东村。潜居中他日赋一诗,以遣发内心的寂寞与痛苦。这些诗写得深沉切至,悲慨动人,在缠绵情意的抒发中表现了爱国者的磊落心志,是达夫旧诗中的上乘之作,可惜未能尽传。今存郁达夫《乱离杂诗》12首,其中11首由与郁达夫同时流亡苏岛的胡愈之在1946年随同自己的回忆文章《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一起发表,发表时胡氏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日记是郁达夫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过去一直未引起必要的注意和重视。郁达夫日记最大的特点是坦诚和直率 ,它充分反映了郁达夫内心最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郁达夫日记表明郁达夫一生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的 ,向上的 ,在关键时刻 ,他是敢于直面人生的。郁达夫的日记还展示了作家巨大的抒情写景才能 ,在中国现代日记文学中是具有开创性的  相似文献   

4.
论郁达夫前期的性爱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开放心态和性错觉郁达夫凭借他的彻底的开放心态,以他的前期的性爱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独树一帜,获得了重要地位。郁达夫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家庭里。三岁丧父,陪伴他的是“守了数十年寡的祖母,也已将人生看穿了,自我有记忆以来,总看见她在动着那张没有牙齿的扁嘴念佛念经。”(郁达夫:《悲剧的出生》)畸形的时代,寂寞的生活,使郁达夫性格孤僻、内向。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这一时期的生活对他的散文创作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有关传记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并未受到深入的、充分的认识。在传记文学的理论提倡方面,郁达夫具有文学自觉,主张把传记文学与史学彻底区别开来。在他传写作方面,他对传主的选择包含了某种身份的认同,除与传主进行直接的交流或单独的抒发外,作品一般也体现了作者与读者沟通交流的意向。在自传写作方面,他注意选取关键性事件,侧重表现"内心的变革过程",有意回避宏大的历史叙述而注重重要生活画面的描绘,对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的运用也体现了进行叙事实验的艺术自觉。总之,郁达夫强调传记文学的文学性,并且身体力行,大胆尝试,这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中,作者一改大胆暴露,零余者形象的写法,在淳朴静美的境界中荡涤自己内心的躁动,发出了对人间真情的呼唤。作品中不自觉地运用了叙事聚焦,主要是运用内聚焦的形式,使得《迟桂花》成为一幅立体的心理写意画卷。正因为作者采用了这一方式,才使读者可以清晰感受到"我"的心灵的出走,心灵的获得,以及最后心灵的回归这一个心灵升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的小说立足于展示作家自我经历和内心隐秘,奉行非功利、非道德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重视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内心的情绪体验.在美学范畴上,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有别于鲁迅、茅盾等注重主客体交融的现实主义美学范畴,属于主观表现的浪漫主义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与日本私小说王一丽,王志刚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天宇璀璨夺目的星辰中的一颗,他卓越的文学才能与独特的诗人气质在众多的作家中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在他5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无论是在寂寞早慧的少年时代还是在日本岛国时期,无论是在国内的苦闷与求索,还是在异...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的作品《沉沦》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为创作题材。其写作风格明显地受到了日本私小说创作倾向的影响。在《沉沦》中,我们分明地能看到日本私小说作家佐藤春夫的小说《田园的忧郁》的影子。然而,《沉沦》的“忧郁”缘于郁达夫对祖国孱弱的感触和对国家振兴的渴求;而《田园的忧郁》的“忧郁”,仅仅表露了作者个人人生的无聊,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反省和对民族危亡的忧思。正是在这一点上,《沉沦》突破了《田园的忧郁》的写作意境,实现了主题的变奏。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与中国现代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散文的独特贡献。作者通过对郁达夫散文理论、散文创作与编辑思想的综合分析,指出“个性化”原则是郁达夫现代散文观的核心所在。而个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要求,则体现了现代人文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在郁达夫现代散文观中的自然融合。至于郁达夫在坚持本土文学表现风貌和学习异域文学表现手法中的矛盾与最终取舍,也对后来者不无启发。文章最后指出了郁达夫现代散文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曾写过大量的抗战杂文,这是作者在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极富思想性的部分。在作者明白晓畅的文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郁达夫那昂扬旺盛的战斗意志,他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觉醒与牺牲精神所鼓舞;感受到他对日本军阀的满腔仇恨,对神圣的抗日战争的衷心拥护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并感觉到郁达夫时时刻刻在关心着国内外的时局以及他那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2.
一个成熟的人:孤独时,他可以找感兴趣的事做,让孤独感驱散。寂寞时,他独享寂静中的缄默。他庆幸灵感来自内心那一刻的寂寞。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小说极易被误读的地方很多,而性及颓废、感伤既是郁达夫作品的内容,也是其作品的形式,更是作者通过叙述技巧与文学阅读之间达成的一种反常化美学效果。郁达夫小说中的“人”是要通过人的自然性内容的露骨表现,完成他对人的社会性的怀疑和“轻视”及对人生悲剧性的体认和思索。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文化和郁达夫小说的关系 ,不仅仅是表层契合 ,更重要的是潜在的作用和深层的回应。民族传统文化视角中的郁达夫小说 ,作者在审美情趣、人物性格的文化内涵、小说体式传统渊源等三个方面显示出鲜明特质。对郁达夫小说的这一现象 ,还有待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苏曼殊和郁达夫以男女情爱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是对五四浪漫抒情小说的一种重要贡献.同样是基于敏感的心灵对时代的感应,苏曼殊小说中的情爱世界是社会的、伦理的、以婚姻为基础的;而郁达夫的是个人的、心理的、以情欲为基础的,古典言情小说中的"情-礼"矛盾转化为内心的"灵-肉"的冲突.同样是高张个性主义的大旗,但苏曼殊侧重于本体意味上的"性",显得高洁脱俗;而郁达夫强调世俗的"情",显得愤激凌厉.  相似文献   

16.
由时代病和才子病所构成的郁达夫的忧郁病深深影响着小说创作,但由于作者的自我解剖精神,其小说创作又实现了对才子病的超越。郁达夫通过作品探索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表现了知识分子的生的苦闷,和寻觅人生立足点的艰难。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游记不是纯写景抒情的游记,它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作家以传神之笔,不仅对各地的山水名胜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写,还一如既往地在作品中保持着对历史文化、民间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浓厚兴趣。郁达夫笔下的景物已不是现实景物的原样翻版,而是渗透着作者的主体情感、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郁达夫和岛崎藤村的小说都具有浪漫的抒情性和自叙传的特点,并在关于人生和性的苦闷的文学主题以及偏重自我暴露的内心告白和忏悔意识等方面都有相似性。但在诸多相似的文学特征的背后,却是他们文学创作上相反的变化轨迹。相对于岛崎藤村从"大我"出发、向"小我"收缩的变化特点,郁达夫则是以"小我"起步,循序渐进地不断向"大我"拓展。这种差异性的出现,既是他们对所承载的文学传统的趋近与回归,也是他们不同的文学使命和人生态度使然。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小说所展现的女性关怀,并不完全出于新文化人道主义精神的诉求。其创作既饱含着对女性的关怀,但同时也是作者寻求自身情感慰藉的结果,其女性关怀更多是在自我关怀驱动下出现的。创作中关怀和慰藉两种心态的交织融合使郁达夫小说的女性关怀成为一种现代精神凸显不甚彻底的女性关怀。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前期小说是以浪漫的、"自叙传"式的主观抒情形式为主要文体特征,这种叙述方式,让作家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融成了一体。作者以忧郁哀婉的笔调、典型的抒情方式以及鲜明的现代色彩,使自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形式。郁达夫前期小说的个性化特征,是特定时代客观环境及作家在创作中主动探索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