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家庄铁道学院发挥工科优势,经过长期积累和重点建设,在道路与铁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固体力学、管理科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形成明显优势,形成了国防交通应急保障工程,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长大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TBM掘进技术、长大隧道施工通风与环境控制、交通安全与环境控制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施工隧道无线移动通信的若干问题,讨论了常规施工的长大隧道无线调度通信合理模式及低成本方案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中存在较多的长大隧道,其隧道断面大、埋深大,在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区给隧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TSP203技术在沪昆客专某隧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作出了较为精准的预测,为指导隧道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长大隧道出碴运输是隧道快速掘进施工的关键工序,依据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进行出碴运输能力计算。根据乌鞘岭隧道的特点,对高原地区梭式矿车牵引质量进行了检算,探讨了出碴有轨运输方案,介绍了运输设备和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国内外越江、跨海通道的调查分析及对比,论述了国内外水下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经验借鉴.从水下隧道的主要成就、施工方法及断面形式论述了国内外隧道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及其水下隧道中的应用;从地质勘探、设计及施工三个方面分析了水下隧道的优越性、设计和修建的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最后,就前期准备、工程理念、总体规划、方案及施工等方面,分析了一些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值得考虑和借鉴的经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准备、详细勘探、周密安排,规划、设计应按照安全、可靠、适用、经济、先进的次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建设,新建铁路以隧道的方式下穿既有铁路越来越多的出现且在大量的工程当中且影响越来越严重。结合京石高铁下穿既有石德铁路工程,对下穿隧道暗挖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隧道下穿施工时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轨道沉降、轨道水平偏差及轨向偏差的变形规律,得出了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线路的影响,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隧道是石太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是目前我国在建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该隧道在DK85+055~DK93+900之间穿越累计4 410 m长的膏溶角砾岩地层,这种软岩硬土地层胶结极差,强度低、水理性强,并且有弱膨胀性。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监控量测工作,分析了围岩压力、支护应力特征和洞室稳定性状态,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为隧道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西南地区客运专线项目建设,该地区属云贵高原,山高坡陡,线路设计隧道所占比例较大,沪昆项目隧道所占比例接近70%。隧址区存在地质复杂、地形多变、隧道进出口多存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洞口基地软基等地质危害,利用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对隧道洞口洞顶及基地进行加固,为安全进洞施工及明洞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其中明洞段软基处理可以尽早防治线路工程下沉、冒泥、弹簧土等严重危害运营安全的工程病害。  相似文献   

9.
在寒区大跨度浅埋粘土隧道施工中,因粘土含水量大、粘结力差、受施工扰动强度易衰减快,地基承载力低,施工方式选择不当易造成隧道坍塌.结合在建天恒山隧道大里程段台阶法施工的实践,对大跨度浅埋土质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中的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导了天恒山隧道的施工.天恒山浅埋粘土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的成功应用为大跨度浅埋土质隧道的施工提供了技术资料,可供同类隧道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铁十八局集团是全国闻名的特大型建筑企业,有“中国隧道施工王牌军”的美誉,曾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承担过10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施工,中国第一长隧道秦岭隧道、亚洲第一长的铁路隧道乌鞘岭隧道、世界V形支撑最高的桥梁南昆铁路八渡南盘江大桥、亚洲第一高桥李子沟特大桥,华北最大的立交桥天津滨海立交桥,西北最大的立交桥西安六村堡立交桥都是由该集团建设的,施工领域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并扩展到海外六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和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建筑或构筑物也大量出现。浅埋、松散砂土地层隧道施工中,随着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和调整,引起地层和地表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它对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功能及安全使用则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介绍石家庄市热力隧道下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建设中的主要相互影响因素、设计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分析了位置关系、隧道施工变形、隧道防洪与防渗等设计处理措施,供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快将其作为不可缺少的工序列入隧道施工工序中,已成为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一致呼声。隧道施工地质任务包括: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围岩类别的进一步准确鉴别,施工中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判断和防治建议以及针对围岩的不同地质条件提出相匹配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建议等。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必将为高质量、快速度修建隧道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平原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之后,越来越多的山区高速公路开始建设,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就是桥隧占公路全长的比例大幅增加。高速公路隧道内通风、照明、通讯及消防等现代化设旅齐全。它们对防潮、防锈.绝缘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因而防排水处理的好坏是隧道能否长期使用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隧道预埋洞室、多道施工缝处、隧道的接口处及管节之间的连接处等薄弱环节的渗、漏水,成为隧道工程一大病害。因此搞好隧道防排水设计及裂缝防水技术,使隧道衬砌不漏不渗,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座隧道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宜万铁路某隧道工程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安全、工期、效益、环境水保等因素,介绍中导洞施工、中隔墙衬砌、左右洞施工、大跨三线隧道施工和燕尾式隧道施工技术,形成一套快速、安全、高质量变断面隧道综合施工技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多变,线路展线困难,洞口浅埋偏压、冲沟、降水等不利因素制约着高速公路隧道进洞施工。隧道进洞施工安全和洞口稳定是隧道安全施工的有利保障。结合株岭隧道右线进口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研究制定了明挖暗进和盖挖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案,确保了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6.
以南广铁路大邮村隧道V级围岩浅埋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隧道施工效应数值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了CRD工法和三台阶法两种施工方法。从施工效应角度出发,对地表沉降要求不十分严格的山岭隧道,两种施工方法均能满足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室稳定和结构安全。CRD工法在控制地表沉降及洞室变形方面更优,但从施工成本、施工工效、施工管理等方面台阶法更优。在本工程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7.
以大跨黄土隧道下穿公路安全施工为背景,对隧道下穿公路的安全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基于公路路面破损指数与下穿公路施工风险事件引起路面最大沉降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隧道下穿施工可能引起的路面最大允许沉降量,并据此制定出施工管理基准,对比分析了CRD和CD法引起的隧道拱顶沉降、地表最大沉降、支护受力和隧道周边地层塑性区特征,建议采用CD法进行下穿施工。下穿孙辛路施工监测结果表明,采用CD法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孙辛路的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18.
LD改线公路隧道出口段,属于涉铁1 km范围内,对隧道施工有严格要求,且天窗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因此该施工段不宜采用爆破施工,现场采用徐工XTR6/280悬臂掘进机进行隧道开挖。调研国内外铣挖施工研究成果,并依托LD隧道铣挖法施工现场测试试验,得到适合LD隧道铣挖法施工的地质条件,并通过松动圈试验、初支结构受力试验以及数值分析对比相同地质下悬臂掘进机施工与爆破法施工对围岩扰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LD隧道的地质条件为岩石抗压强度小于40 MPa、岩体完整系数小于0.2、岩石质量指标RQD小于20%、岩体体积节理数大于30条/m3、地下水不(弱)发育时,悬臂掘进机掘进速率高于爆破法施工,且悬臂掘进机施工对围岩的扰动远小于爆破法施工。引水隧道与LD改线公路隧道地质情况相似,可为引水隧洞涉铁部分及相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地铁成为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我国许多城市开始了地铁工程建设,其中地铁隧道施工大多采用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建设中一般建(构)筑物较为密集,地铁隧道不可避免的正穿或旁穿各类建(构)筑物,各个建(构)筑物又有各自的安全标准和特点,盾构通过时,怎样来保证建(构)筑物安全,成为地铁隧道施工中一个重要技术。结合天津地铁二号线沙柳路站—博山道站区间盾构穿越祁连桥桥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簸箕岭隧道施工为背景,着重阐述了采用浅埋地表注浆加固处理、超前管棚支护、单侧壁导坑开挖等施工技术进行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控制浅埋偏压隧道洞口地表及拱顶下沉、山体偏压对隧道造成的偏移等效果十分显著,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