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山奎 《东方论坛》2012,(3):75-80,96
卡夫卡的《日记》是进入其文学空间的重要路标,这与卡夫卡日记独特的综合形态密切相关。卡夫卡的日记具有"元日记"和"前日记"的特点,其"日记意识"与他的自我理解及对文学的理解不可分割。作为卡夫卡文学的"梯子"及"地面和墙壁",日记与他的文学构成了不确定的二元关系。《日记》也可以看做一个"大而完整的故事",在这一作品中卡夫卡对他的生活与文学的深层时空结构进行了揭示。  相似文献   

2.
新月派核心人物徐志摩的早年求学行实,仍有一些重要细节尚不清楚或存在争议,有考辨之必要。依据《府中日记》和郁达夫、蒋复璁等当时人的回忆,可考定徐志摩1910年春入读杭州府中。据新发现的《沪江大学1917年年刊》《沪江大学、道学书院合章》《天籁》和徐志摩在北洋大学就读的学籍档案等文献,可考定徐志摩入读和离开沪江大学的时间、入读该校正科、在沪江大学成绩单为真实等史实。徐志摩早年求学行实的考定说明,他在1918年夏出国留学前,不但在府中时期就喜爱阅读小说、开始诗歌创作、发表文章,而且沪江大学时期他对文学的兴趣未减。这些早年求学时的经历、兴趣和取得的成绩,为徐志摩后来从事文学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是他在剑桥时期开始迸发出文学创作热情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10年文学生涯的每一步都跟外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徐志摩与之受英美浪漫派的影响是显著的,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们忽视了他与其他外国作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他与哈代(这位现实主义作家)的关系。哈代,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诗歌的题材和技巧上,对徐志摩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他是影响徐志摩并使其在创作上形成个人风格的一个重要作家  相似文献   

4.
案情分析:徐志摩一伙踩点发现,康桥有户人家今天要娶亲,所以他们天黑后就悄悄潜伏到河边。当徐志摩发现没什么情况后,就给大伙一招手,大伙纷纷跳进水里,利用水草掩护向船上游去。他们瞄上的是船上的彩礼。下面是他的作案日记。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首倡“日记文学”有三层意义:一是把文学性引入日记、拓宽了日记的文体功能,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拓展了一个新的审美对象领域,发掘了正统文学以外的一个宝藏;二是在写作教育思想方面,他指出了创造生活比记载生活更重要;三是写作训练方面,他肯定了日记以其便利而成为练习写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历来的五四文学研究,都离不开对作者生平传奇性的关注,甚至将之标签化,徐志摩新诗的典律化过程更是如此。徐志摩被定义为浪漫主义者,"生平研究"和"浪漫主义诗人"的刻板印象,遮蔽了他的创作面貌,其后期批判现实和社会的诗风,很容易被忽略。就徐志摩的诗作而论,哈代对他的影响显然更加重要,由于阅读和翻译哈代,徐志摩刷洗掉文言相杂的语言,同时也让他关注到人生并不完美的、黑暗的那一面。这一类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诗作,才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在诗的技艺上,它们是比较成熟的作品。评价徐志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加入这些历来被忽略的诗,且应着重考察现实主义对其诗风的影响,以重新建构一个更完整的徐志摩。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是中国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从一九二二年留英回国,到一九三一年因飞机失事去世,在中国文坛大约活动了十年。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四个诗集。徐志摩复杂矛盾的观点与非凡的才华,从二十年代起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或严厉谴责,或热烈赞扬。半个世纪来对他的评价一直未取得一致意见。现在我们有必要对这位曾在中国新诗运动史上发生过影响的作家,作出较为切合实际的评价。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过去评论界大都认为新月派是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学流派,新月派的诗歌,内容上是反现实的,形式上是唯美主义的。近年来,对于新月派的性质有  相似文献   

8.
读完宋益乔近年来先后出版的三本文学传记《情僧长恨(苏曼殊传)》、《追求终极的灵魂(许地山传)》、《艺术与风月(徐志摩传)》,我似乎感受到了某些超出一般学术研究的东西,超出纯粹历史学话语的东西。他并不特意强调那段历史,一切都恍若现实,他无意标示对象的空前业绩,仿佛是叙述着自己的故事。在这里,苏曼殊、许地山、徐志摩的文学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一员主将,新格律诗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对他的评价历来有尖锐分歧,但大都给予否定。特别在后期新月社由一般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团体,逐渐显露其政治倾向,胡适、梁实秋主编《新月》,其反动政治倾向越来越明显之后,把他和新月社相提并论,和资产阶级反动文人胡适、梁实秋一视同仁。这是不公平的。长期以来,徐志摩和他的诗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禁区,徐志摩的名字也象流星般地在现代诗坛上销声匿迹,正如他的生命过早地消失在大雾迷茫的山巅一样。  相似文献   

10.
他的生命早已消逝在大雾迷茫的山巅,他的名字也久被葬埋在遗忘之中,然而他的诗却活着,“给人间一个不朽的凭证——一个‘倔强的疑问’在无极的蓝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影响的诗人徐志摩去世已经半个世纪了,但是对他的研究现在还仅是开始。在现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于革命的左翼文学阵营和反动的右翼文学阵营之外,有一个数量相当大的作家群。这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作家,有些后来走进了革命的营垒,有些则始终在自己曲折的路上徘徊。在后者中间,徐志摩是一个重要的代表,对他的研究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日记是郁达夫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过去一直未引起必要的注意和重视。郁达夫日记最大的特点是坦诚和直率 ,它充分反映了郁达夫内心最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郁达夫日记表明郁达夫一生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的 ,向上的 ,在关键时刻 ,他是敢于直面人生的。郁达夫的日记还展示了作家巨大的抒情写景才能 ,在中国现代日记文学中是具有开创性的  相似文献   

12.
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幻灭——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1896—1931)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剧本,主要致力于写诗。他留下了四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年出版),《翡冷翠的一夜》(1927年出版),《猛虎集》(1931年出版),《云游》(死后由陈梦家编,1932年出版)。徐志摩是二十年代中国诗坛上比较活跃的、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解放后出版的一些文学史著作把他判为封建买办资产阶级的文人,列入文学逆流;卞之琳同志在1979年所写的《徐志摩诗重读志感》里认为他的诗贯串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这三条主线。究竟怎样评价才符合实际呢?本文拟对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做一点探讨,向  相似文献   

13.
雪莱不仅是英国优秀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西方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了20世纪初中国新诗坛的许多诗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杰出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不但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并且在许多作品中都阐发了对诗歌创作的认识与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思想。而雪莱对其诗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却鲜有论及。文章对雪莱与徐志摩的诗学思想进行全面比较研究,探讨了徐志摩对雪莱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力图揭示徐志摩全面接受雪莱诗学思想影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新诗运动六十年,徐志摩无疑地留下了自己的履痕,茅盾曾评价徐志摩是中国布尔乔亚的代表诗人,“是中国布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确实,在新诗史上,徐志摩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诗人。 综观徐志摩的全部诗歌,无外乎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以及爱情的咏叹与风景描写。但在他的全部作品中,我们却看到了条明显的,对于诗人来说是不甚光彩的痕迹。即:作品的思想性愈到后来愈灰暗。诗人诗歌的思想倾向,有着完整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通过对他及其作品的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迈向全球化的历程,从中发掘华人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爱情观、性别观、道德观的变化。1928年,徐志摩以他的旅游经验为背景,写作了小说《浓得化不开》(星加坡),描写青年林廉枫旅居新加坡,受到大自然郁郁勃发的生命力感染,使他萌生了原始的欲望和幻想,明显具有反传统和受西方化影响的特点。在当下的全球化过程中,大众消费市场商品化包装了徐志摩及其作品,以这部作品为核心,联系对照其续篇《浓得化不开》(香港)及《死城》(北京的一晚),可以解读异域文化的"他者"如何召唤自身的原始情欲,也可以解读徐志摩以"食"与"色"表达对情欲客体的耽溺和主体的厌弃,以书写作为救赎和升华性本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的历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许多论者不忍正视、竭力遮掩闻一多先生当年与新月这样的右翼文学流派间的血肉联系,力图把他同所谓“专咏风花雪月”的徐志摩完全对立起来加以认知,然而,事实却是无情的:闻先生当年在诸多重要问题上与徐志摩恰恰是相通相契,绝非完全对立。至少,领着新月前行的这两架马车不仅都曾是政治上的国家主义者和共产革命怀疑论者,而且也都是艺术观念上的唯美主义信徒。这两大共同取向不仅解释了闻一多之所以能够与徐志摩长  相似文献   

18.
朱湘其人,在我国新诗的发展史上应该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他参加过文学研究会,又曾与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一起主办过《新月》杂志和《诗刊》,是赫赫有名的“清华四子”之一。(子离饶孟侃,子潜孙大雨,子慧杨世恩,子沅朱湘。)徐志摩曾说:“朱湘君凭他的能耐与热心,应分是我们这团体里的大将兼先行。”陈梦家在《新月  相似文献   

19.
在对徐志摩产生过影响的作家中,泰戈尔与徐志摩的交往是最多最深的,这为我们考察泰戈尔对徐志摩的影响提供了便利。泰戈尔是一位具有较为完善的哲学思想的作家,他的人格哲学,是通向他的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要考察他对徐志摩的影响,就必须从哲学的高度着手,并从徐志摩的言论和诗歌中挖掘出能证明这种关系的例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徐志摩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徐志摩的诗歌写作研究较多,而对其诗学理念方面探讨得比较少,本文想通过徐志摩对诗的本体论、诗与形式、诗与人格、诗与真诚等诗学关键问题的发现与见解,来探讨他的诗学理念和对中国现代诗学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