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植与阮籍诗歌意蕴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魏晋诗人曹植、阮籍诗歌之意蕴进行了比较。对其思想层面从所处时代环境、自身禀赋性格揭橥人的主题,艺术底蕴由诗歌发展的总趋向及之于意象、风格诸点着眼文的自觉,其美学意蕴则把握各自美学理想、审美形态、诗人审美心境及其所具二元化的审美倾向之美的创造。文章侧重注意诗人所处时代的影响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揭示。  相似文献   

2.
试论尼采的反政治与反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一生贯穿反主题的立场.他的反政治观点是这一立场的运用与表现.尼采赋予"反政治的"以积极肯定的意义,指从文化角度对现行国家政权予以批评.尼采是反政治的,但非政治冷寞症者.尼采的反政治观导致两种立场要么产生一种旨在推翻现行政体的反抗话语和抗争策略,要么隐于政治之外冷眼旁观.对尼采政治思想的阅读必须和他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惟此才可达到对尼采思想的恰当把握和评判.  相似文献   

3.
尼采在其著作中对苏格拉底进行了批判,尼采对苏格拉底的批判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尼采认为苏格拉底杀死了悲剧同时也杀死了希腊神话,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苏格拉底把理性的"善"作为最高的幸福,而尼采看到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是这种理性的苏格拉底主义发展的结果,而尼采的使命就是要颠覆这个苏格拉底主义的传统,并且克服它带来的后果,肯定人的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尼采所思考的虚无主义与"上帝之死"间的关系的分析,对虚无主义进行分类,对他的虚无主义批判与道德解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从形而上学史与存在历史的高度进一步探讨了尼采的虚无主义批判,认为正是尼采在其虚无主义批判中表露出来的价值之思遮蔽了存在.在这种意义上,尼采形而上学就是本真的虚无主义.只有真实地去经验存在之遗忘,才能真实地经验虚无主义,从而真正地去克服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鲁迅与尼采比较研究,探讨了鲁迅接受和扬弃尼采思想的原因及二者对批判宗教和旧道德、破坏旧轨道、寻找新道路、提出理想人物标准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二者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阮籍生活在混乱黑暗的魏晋时代,自身和社会的因素造就了他的悲情性格,表现在日常行为上为佯狂、酣醉、至慎、谈玄。阮籍的悲情性格深深地影响了其文学风格,文学创作表现出悲凉压抑、飘逸高远、含蓄幽深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尼采锤子哲学的政治思维方法、权力意志的政治阐释理论、虚无主义政治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尼采政治思想的反现代性质,考察了尼采对后现代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尼采的政治思想作为人类从现代社会到未来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探索形式,具有反现代性的消极特质,对现代社会弊端的批判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阿多诺的《道德哲学的问题》主要还是严谨的学术研究,中间隐含时代之思。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思考受尼采和韦伯的影响比较大,尼采对康德进行了激烈批判,阿多诺对康德的思考努力纠正尼采的极端.阿多诺与韦伯的对话建立在与尼采更深的对话的基础上。阿多诺看到了尼采和康德的本质的相似性.康德的绝对律令这样的主体的内在性在当下的不现实,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也一样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9.
尼采的修辞思想,是其对形而上学进行语言批判的关键,更是20世纪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的思想源头.文章从尼采修辞批评本身的悖论所揭示出的一种"修辞陷阱"出发,在西方修辞传统中去描述和理解尼采修辞思想的涵义和地位,并主要以德曼的思想为代表论述了当代批评对此所作出的思考和回应,从而理解当代西方思想所关注的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也可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史料的总结之作。其内容包括阮籍家世出身、交游、姿貌风度、性情及对后世影响等各个方面。从总体上看,这些史料具有近古性、可靠性、丰富性等特点,为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研究阮籍其人其事,乃至其所处时代的特征都提供了依据或佐证,值得深入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理解都立足于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之上,这是二者的共同点,它首先把人们对虚无主义的流俗之见排除在外。但是,按照海德格的理解,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只是一种倒转而不是对柏拉图主义的一种克服。而任何对形而上学的倒转最后又稳稳当当地落到形而上学之中。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思考仍然是一种"价值之思",而任何"价值之思"都是以某种主体性形而上学为前提。由此出发,海氏给出了自己克服形而上学的"道路":"存在之思"。海德格尔以"存在之思"统摄尼采的"价值之思",这构成二者对虚无主义理解上的基本差异。海德格尔在存在之思的道路上作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其结果如何?作者给出了一个不同于国内研究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阮籍的<咏怀>组诗是在一种"低孤独"的心态支配下创作的,诗人的孤独与苦闷为组诗奠定了低沉愁苦的情感基调.<咏怀诗>"遥深"、"隐曲"的风格特色既与阮籍所处的特殊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更缘于他独特的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诗中频繁出现的"飞鸟"意象生动地再现了阮籍的内心矛盾与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3.
阮籍为了躲避司马氏和曹魏政权的斗争,主动要求到东平做东平相,其所作《东平赋》批判和讥刺了司马氏暴政背弃仁义道德、残害忠良,抒发了自己孤独、苦闷、哀愁的愤懑情感,表达了隐逸避世、全身远害的愿望。在艺术上,《东平赋》主要采用比兴象征和对比的艺术手法,章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对前人的辞赋艺术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尼采与庄子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在哲学上他们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浪漫主义哲学家,用格言表达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来激发读者去认真思考和反思自身的生活;他们都是历史上彻底的怀疑主义哲学家,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作出了彻底的批判,以使个人在摆脱传统束缚后去追求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15.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苏格拉底进行了严格的批判,并就“逻辑的苏格拉底”“赴死的苏格拉底”“审美的苏格拉底”进行了深入分析。尼采通过对苏格拉底代表的理性、逻辑与知识的批判,强调悲剧艺术与逻辑或知识理性根本不相容。基于此,尼采强调苏格拉底代表的逻辑与知识原则进入了悲剧,直接导致希腊悲剧的衰亡。要想悲剧得以重生,就必须回到音乐与神话代表的悲剧艺术的本原价值上来,因此,辩证地分析与评判尼采的思想原则,有助于揭示尼采悲剧理论的时代新价值。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考察了现代性批判的历史,认为黑格尔和尼采代表着现代性批判的两种不同传统,黑格尔代表理性的批判的传统,尼采代表非理性的批判的传统;后现代理论继承尼采非理性的批判的传统,对现代性作了不符合实际的全盘否定。通过历史考察,把握现代性批判不同传统的基本倾向,进而重建现代性批判的理性传统,是哈贝马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尼采用"语言即是修辞"的观点,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根基,推翻自柏拉图到笛卡尔以理性居首位,视语言为工具的传统。尼采重新阐发真理形成以修辞为手段,颠覆柏拉图真理高于语言艺术的观点。尼采认为逻辑概念的语词所指的真实与日常事实并不对等,从而批判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律思想。尼采通过颠倒主谓语法的因果关系,揭示笛卡尔语法奴役思维的弊端。尼采对西方传统语言观的批判,对探讨尼采语言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尼采认为哲学的使命是对生命的意义作出解释 ,并揭示了时代所患的虚无主义病症 ,“上帝死了”是他用来概括欧洲虚无主义的基本命题。他进而对欧洲虚无主义的由来作了追根溯源的探究并得出结论 :其根源在于欧洲的传统形而上学 ,即柏拉图奠基的世界二分模式。这一模式把世界分为变动不羁的现象界和不变的本体界 ,尼采指出 ,所谓本体界是用逻辑手段虚构的道德化本体。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尼采最重要的哲学贡献 ,其中 ,有两个观点对于当代哲学尤具启迪意义 ,一是对于语言在传统形而上学形成中的作用的分析 ,二是透视主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权力意志主义、超人的理想模式、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三方面阐述了尼采思想的主要观点。文章认为:尼采的哲学和叔本华的哲学相似之处是从批判康德哲学开始的,但尼采改变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说”,提出了“权利意志说”,并强调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是尼采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贯穿于他的全部成熟著作中的一个主题。文章对尼采哲学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和糟粕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0.
真善美的统一,是贯穿于尼采全部哲学包括道德哲学的秋奥尼索斯精神。尼采的道德哲学首先以批判基督教道德为其出发点,认为基督教道德本质上是反自然的,它闻割、根除人的激情、欲望和生命;进而尼采深刻地批判了传统的市低道德和近代伦理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功利主义目的论,特别是康德的义务论道德学说.尼采甚至提出要对一切旧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都进行重估,以建立一种新的、尊重生命的、强者的和超人的自然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