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校场域中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锦莲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18-21
学校作为社会场域微观结构的客观存在,具有与社会场域相对应的权力支配、运作与再造的意义建构。本文通过对学校场域中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揭示了学校场域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权力高低的位置差异、权力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话语规划中的符号暴力以及对于权力辩证化的演变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银霞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65-168
权力可谓无处不在,教育场域中的权力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藉由学校日常教育生活中的仪式活动,权力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方面。其对中小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影响,并非截然负面。应保留一定的自主选择、意义协商和个体表达空间,以此强化学校教育的独立性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宋志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42-45
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为研究刑事证据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工具。对刑事证据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就是从关系的角度即群体的内在结构和内在关系来思考个体的特性,由此形成了刑事证据场域。"刑事证据场域"是由刑事证据及证明活动所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网络"场"以及刑事证明的环节、程序和规则所限定的"域",再加上相关主体的"惯习"这一主观的性情倾向系统构成,包括场域的主体、时间、空间、资本、程序和惯习六要素。 相似文献
4.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术语,是社会学理论中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研究为手段,以当前网络建设为基点,通过交往媒介的应用,建构网络场域教育规范。分析、评定网络场域弊端,并探索网络场域下的交往教育,最终把科学的网络场域交往模式运用于社会实践的管理当中,以切实提高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创新网络教育的研究方法和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最终实现网络场域下社会交往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伴随社会转型的深化,诚信观念的缺失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逐渐增多。在学校场域中,相对于教师群体来说,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拥有较少的资本,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教育行为又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这一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根据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和结构采取行动,以增加或维持他们的资本,甚至部分地或彻底地改变场域的固有规则。由此透视青少年学生身上所发生的非诚信行为,不仅可以看出他们背后隐藏着的对自己弱势地位的无奈的抗争,同时也显示出他们对生存策略的主动寻求和体验。 相似文献
6.
王大洲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11-14
本文从场域的视角探讨了持续创新的制度基础。作者认为 ,对技术创新而言 ,有效的企业制度安排固然重要 ,但有效的组织试验和企业制度创新机制的营造则更为关键 ,而这又有赖于一个自主的经济场域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吴宗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6)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从社会经济场域的内涵以及学科交叉的动态视角,可以证明诚信对经济场域的构建功能具有重要价值:诚信保障了资本的道德理性,构建了经济场域的道德支撑体系;诚信构成了经济人社会资本积累的价值基础,它是经济人个人声望高低的首要条件;诚信是经济人进行社会资本积累、扩展经济场域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个人社会资本=诚信×(物质资本+社会地位/符号资本). 相似文献
8.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9-28
现代与传统的分离与断裂,产生了物质至上与异化消费的理念,一定意义上导致社会失序;使社会回归有序的路径就是建构"生态场域"。"生态场域"蕴藏秩序、本位、互动、超越四个层次内涵,具有对等、融入、良性、多元四个特征。建构"生态场域"就是使社会按其固有秩序运作,尊重差异、倡导多元、协同合作、有效发展,让人与物是其所是,得其所归,使自然—人—社会回归良性循环状态。"生态场域"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代性与传统的关系以及旅游、学校、传媒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把布迪厄提出的"场域"这一重要范畴作为分析工具运用于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场域"这一重要概念并集中阐释了这一分析视角的含义、特征及其运作机制,同时着重分析了"学习场域"的建构策略以及合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0.
孙浩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102-108
宗教旅游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如旅游者、经营者、宗教团体、政府机构、当地居民,从各自占据的位置和附着其上的资本出发,进行博弈、合作、竞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神、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宗教、宗教与社会等错综复杂的多种交互关系,并连同行动者及其行动策略本身,作为整体镶嵌在以人神互构为根本过程、圣俗交织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空间中,呈现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关系梯级以及我者、你者、他者的身份关系梯级。 相似文献
11.
周富强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96-98
基于《科学的社会用途》介绍布尔迪厄的科学场域(学术场域)理论,探讨高等教育组织与高深知识的环境——学术场域的特点。认为布尔迪厄的学术场域理论对高等教育组织与高深知识的运作机制及特征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意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2-96
文学生产场的概念是法国人类学、社会学家布迪厄突破形式文学观念,将结构和历史视野辨证统一起来的文学观,这一文学观将文学重新置入社会文化语境,并揭示这一场域的空间结构和资本逻辑。布迪厄的文学场观念对于近年来的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产生巨大影响,文学和文化在这一观照中与历史变迁、社会分层和权力博弈的关系被曝露出来。 相似文献
13.
侯文利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2,(2):104-105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 ,作为课堂教学、教育的有机延伸 ,中学图书馆大有可为。它对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科学精神、开拓视野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学图书馆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建立科学体系 ,提高服务质量 ,发挥它应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宋代书院办学特色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玉蓉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82-8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模式,它肇始于唐,鼎盛于宋。从官民兼具的办学主体、修身养性的教育理念、自由开放的讲学风格、情深意笃的师生关系四个方面着手,对宋代书院办学特色作了较为详细的述评。 相似文献
15.
施蛰存是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创作了一批“独辟径蹊”的现代主义的小说 ,但这些现代派小说同时呈现出非现代主义特质。这一方面源于他内在自身思想性格的两重性 ,一方面由于受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6.
程振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6):6-8,34
研究型课程是在我国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为适应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所开发的一种新型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地认识并准确地把握其基本性质、特征及功能 ,对于在实践中有效地实施研究型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农民田间学校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网络资源共享平台(CNKI)1979-2007文献跨库检索和其他相关材料的研究分析,结合作者在相关省份开展农民田间学校的实践,从国际视角对农民田间学校的起源、定义、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进行了分析,对田间学校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加强对田间学校开展深层次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家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110-115
学校管理伦理具有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教化功能。认识学校管理伦理的这些功能,可以让我们从动态上整体地把握学校管理伦理的本质和特征,深入了解学校管理伦理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胡建波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68-71
“同源文化”的高校在校风建设中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过程。进行以“同源文化”为分类标准的高校校风建设比较研究 ,既可以揭示校风形成的文化基础 ,又可以发掘校风建设的内在规律与文化过程。研究分析“同源文化”校风特点及其作用 ,对于促进当前和今后各级各类高校学风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