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是将传统逻辑的欧拉图扩充成性质命题形式的语义解释 ,严格区分性质命题形式的主项 (或谓项 )与性质命题主项 (或谓项 )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从语义角度定义了周延、不周延这两个概念 ,并用这两个定义证明了周延的规则  相似文献   

2.
概念认知系统贯穿从原型、图式到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的整个过程,影响着语言各个层面的认知和习得。从词汇结构和语义入手,探索词汇表征下的概念认知机制,搭建从原型到图式再到心理空间的概念整合认知框架,借以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促进词汇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研究发现词汇范畴包括了与词汇相关的概念层、语义层和表征层。语义基于概...  相似文献   

3.
传统词汇语义研究将词义扩展的原因更多地归咎于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词汇语义认知研究认为,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性的,也不可能独立于人类的认知和体验之外。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思维,概念转喻是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机制之一。概念转喻涉及的是“邻近”和“突显”原则,“邻近”常常引发词义的转移,“突显”则会引起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文化交际过程中,中英文化语义迁移的许多不同表现无时不在影响人们的交际效果,特别是它们之间的负向迁移更是人们交际的障碍,这一点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认真探讨汉语和英语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对于认识英汉文化上的差异,避免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句由事件本体主旨词汇与语句内其它轴组合词汇依语义关系而构成。句内词汇间语义相关性有种属和关系两类。两类语义相关性表现为:主旨词汇意义指向管束轴组合词汇句内意义;轴组合词汇依主旨词汇语义指向相互管束彼此语义。其相关性形成语义网。本体主旨词汇是网的“纲”,轴组合词汇是网的“目”,语义网行使对网内词汇的语义管束。分析语义网的类型和语义管束,是研究语句结构、词汇意义界定和翻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构成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在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形成形式上的语义和隐性的语义。通过分析英语和汉语不同语言文化中词汇意义在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从而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提高敏感性和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和二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出现的概念迁移研究进行评介,分析其产生的背景,阐释其研究的基本内涵,指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吸收了近年来"概念研究法"和双语表征研究的基本成果,着眼于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概念层面来审视语言迁移现象,有利于拓展语言迁移研究的范围,推动反向迁移研究的开展,促进对语言迁移机制的探讨,代表着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论句子语义中的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命题的角度对句子的语义组织进行探讨,分析了命题在语言学中的理解及其与句子的关系。认为命题是与句子的事态有关的语义,但也并不能完全摆脱句子的模态语义。文章重点阐述了对命题结构的两种不同理解和三种分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讨论了Katz的解释(分解)语义学,即以语义标记为建筑材料,以选择限制、投射规则为准则,建立了句子语义解释的理论大厦,从而第一次确立了建立令人满意的句子意义理论的目标。给“Whatismeaning?”一个较完整的回答,是Katz始终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讨厌"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论述了"讨厌"的成词过程、语义演变.明清时期,它由短语融合成复合词,演变途径为:动宾短语/兼语短语>复合词."讨厌"最初表达"令人厌恶",清末发展出"厌恶"义、民国时期发展出"嗔怪"义.认知凸显和高频使用是其词汇化和语义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隐喻的本质是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文章以四字格目标域缺失的汉语成语为基点,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分析目标域缺失成语中语义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东北方言,给方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东北方言"整"被认为是东北方言中的万能动词,其语义变化无常。主要从静态,状态和动态三个范畴对"整"语义进行划分,并对其相关的义项进行阐述。并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隐藏在东北方言"整"背后的认知机制和语义扩展规律及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语意义的理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习语意义观认为习语是“死喻” ,是不可分析、任意的。文章认为习语是有理据的 ,可分析的 ,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概念隐喻”、普通知识等重要认知机制对习语意义进行了分析 ,论证了习语意义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14.
乔姆斯基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E-语言)和内在语言(I-语言).语义学作为研究语言和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论,相应地,也应有E-语义学和I-语义字之分.E-语义学研究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I-语义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大脑)中的语言知识.语义和认知关系密切.语义结构和概念结构是一致的.隐喻是现实世界中一种无所不在的语言现象.隐喻涉及到特殊认知领域,并具有许多心理语言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对词、概念、理论的语义分析入手,讨论了语义结构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并阐述了语义分析对理解科学理论的意义及对科学理论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成语的语义活用是广告语创意中很常见的一类成语活用现象,这种成语活用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语别解,是对成语理性义的活用;另一类是成语易色,是对成语色彩义的活用。在广告语中恰当地活用成语的语义,临时赋予成语以原来不曾有的意义,新鲜独特又易于理解,符合广告语创意的要求。但同时,广告的语义活用对成语的正确使用或者说对汉语的正确使用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语义框架:概念转喻映现的认知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语言中大量的转喻映现实际上是概念转喻的体现和反映,概念转喻是人们的基本认知方式。语义框架是概念转喻映现的认知基础,概念转喻的映现不仅存在于同一类典型框架内,而且与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语义框架有关,并在语义框架内有多种映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很多词在两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有些词虽然可以在两种语言中找到相对应的词,但在语义与文化层面上有很大的不同.从语义学角度出发,就英汉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的差异所造成的英汉词义的非对应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典型语义悖论”及其单义句预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所谓“典型语义悖论”均源于一个虚假的预设,那就是相应的悖论性语句具有一个明确的含义。只要证伪其单义句预设,此类悖论即可消解。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中社会文化语境制约下的语义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化语境对语义内涵有制约作用,是读者建立文化系统关联并进行语义理解及迁移的重要保证和现实基础。翻译中语义的迁移也不是简单的移植过程,而是基于语境的再创造,即在对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认知框架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以引申为机制的语义偏移。语义偏移分别表现在主题关联、文化意象处理、思维习惯差异、价值观差异、语义空缺等方面。翻译中的语义偏移是在语言间产生动态对应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