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歇后语是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独特的汉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已成为俗语翻译实践中的“瓶颈”。现讨论Sperber & Wilson关联理论和Gutt关联翻译理论的观点,并运用关联翻译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翻译模式——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来讨论汉语歇后语的翻译问题。关联理论对两个翻译模式都有着充分解释力。就歇后语的英译而言关联理论对间接翻译有着更充分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文章基于关联理论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汉语歇后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献表明,我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有宏观上的理论构建,微观上对翻译现象的解释与应用,和中观上对翻译概念的剖析.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也让关联翻译理论本身成了翻译学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本文梳理了国内关联翻译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对其中一些研究作了粗略的评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格特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提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关联翻译理论,通过分析关联理论对翻译的研究对象和翻译本质两方面的揭示,说明关联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尽管关联理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指导人们的交际活动;而翻译属交际活动的下义范畴,因此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但在交际中人们只期待一个最佳关联.而翻译的核心就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即重建"最佳关联性".不同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导致翻译工作困难重重,如何使不同的文化意象在翻译中达成统一,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给了翻译工作者很大的启发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从翻译主体、翻译环境两方面将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进行对比研究。阐释了两种翻译观都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论证了关联翻译观所强调的认知语境是翻译生态环境包含的要素之一。揭示了在翻译环境的概念、范围和所指等方面,生态翻译观比关联翻译观更为宽泛。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其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即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的双重交际。因此,翻译也要遵守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对方言翻译方法的启示——以陕西方言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因此译者的任务就是:力求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以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企盼相吻合.关联理论翻译观强调语境对认知的作用,这为方言的翻译研究提供了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本文试分析关联理论翻译观对方言翻译的指导作用,探讨关联理论翻译观指导下的方言翻译方法,认为方言的翻译应该要根据语境分析交际意图、寻找最佳关联,才能收到方言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交流文化与思想是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但要将原语文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则是翻译中的困难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引用将维吾尔语翻译为汉语的实例来说明有必要适当引入歇后语这种表达形式,并从歇后语的类别、歇后语引入翻译的实践及其反思等方面加以研究,提出歇后语——一种值得引入的翻译形式,以期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关联、翻译等相关内容的论述,指出关联理论和翻译具有很好的互容性,关联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种言语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任务就是:力求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以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企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德国学者恩斯特—奥古斯特·古特(Ernst-August Gutt)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关联理论对应用类型翻译的指导作用,接着阐述了字幕翻译与配音翻译的含义和特点,最后以电影《巴顿将军》的字幕版和配音版为例,在关联理论指导下指出二者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2.
歇后语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框架可应用于汉语歇后语的翻译中。考察关联理论框架中翻译的直接法和问接法,关联理论对问接法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问接翻译歇后语方法多种,取决于目的读者觉得原文的哪些意义方面是相关的。目的语中并非总能找到相匹配的隐喻,因此,应该使用替代隐喻的策略来使语境效果最大化,解读努力最小化,以取得最佳关联性。译文成功与否取决于最大关联性的取得,译者须考虑读者所期待的阐释相似性的程度和类型,即应考虑目的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最合适方法,引导读者获取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关联理论的广告翻译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本文结合商务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基于"广告英语语用翻译等效、译文的信息内涵与原文的相等"的关联原理,探讨了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直译策略、意译策略、增删策略、套译策略、创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从英汉广告翻译实例能找到广告与受众取得最佳关联的方式。广告翻译在策略上应突出与受众最佳关联的信息,以满足不同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全面了解,以期获得最佳的社会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看英汉谚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语言的交际与认知.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一种认知一推理活动,涉及到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尽管翻译是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却能够从关联理论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关联理论能够有效地解释翻译活动,指导翻译活动,成为奠定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标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极强解释力的理论。该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建立在关联理论基础上的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翻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人脑机制。文章阐释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该理论对商标词的翻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是关联翻译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很多学者都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过研究。在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的基本概念、直接翻译及间接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商标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对商标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的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追求原文作者意图(即商标命名者)及译语读者(即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对商标翻译方法的探讨,笔者最后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商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成功翻译商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我国外宣翻译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出发,以关联理论的视角对外宣文本的翻译活动进行研究,考虑外国受众的认知环境的同时尽力保持中国文化元素,总结出“意合”向“形合”转换,力求翻译文本语言简洁、平实及解释性翻译等翻译策略,从而揭示关联理论对外宣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