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境是指影响语义和表达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翻译是语际间的信息转换过程,对语言行为的准确理解要依靠语境,而翻译是在对语言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依据认知及非认知语境的内涵,探讨其在参于对语篇的分析、理解、重构时存在的可及度的问题,着重研究语境对语言获得意义或传递信息所起的功能及其在翻译中的制约作用和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浅析英汉翻译中词汇的范畴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把人的认知和语言的关系纳入翻译研究的范围,对翻译研究具有科学的导向和启示。词是翻译中可以传输的最基本的语义单位。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词不仅仅是简单的语义符号,而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因此,词的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间语义符号的转换,在本质上是语言间认知范畴的转移过程。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的视角,对英汉翻译中词汇的范畴转移作一尝试性的分析和分类。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方式决定语言形式。由于各民族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就造成了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因此,研究语言的等值转换,首先应是思维方式的等值转换,思维方式的等值转换是等值翻译的核心。本文依据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语义调整及语言结构调整两方面,详细论述了在等值翻译过程中思维方式转换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翻译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语言表面,片面地强调翻译技能的培养,应进行两种语言思维的对比教学,引导学生从语言深层语义上进行逻辑分析,提高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对思维转换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翻译效率。  相似文献   

4.
隐喻历来被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隐喻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对翻译而言,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翻译的尝试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认知--功能理论为依据,对SVO结构实施语义分析,从"形式--意义对"和"形式--功能对"的视角探讨SVO的语义角色和语义功能,阐明该结构的翻译原则与方法,以期对语言理解和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认知的载体,语言蕴含着人类的认知规律。将认知科学与译学研究相结合,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这为翻译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学科视角。本文在回顾了不同时期各翻译流派所主张的翻译研究手段和特点之后提出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观。笔者运用图表作动态分析,以旅游文本中的"晋祠"、"圣母殿"的英译为例,揭示旅游文本翻译中认知世界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译者习语翻译这种语际交际活动过程,探知习语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揭示翻译过程中的概念合成与空间转换,解释表层化的语言形式及翻译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转换过程,将它作为一种过程进行研究,实际上是探讨翻译时的认知心理过程。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活动,其中的言语理解和言语产出、概念的转换、语言与思维的复杂关系等内容都需要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因此对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有一个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全面认识是必要的,有利于思考更科学合理的翻译教学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将翻译作为一种过程进行研究 ,实际上是探讨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 ,在翻译转换过程中 ,不管是始发语的理解还是目的语的产出都要受到认知的制约。翻译是人脑对语言、文字内涵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 ,只研究语言而不探讨思维不能诠释翻译的本质。翻译的内在规律在于人脑的思维 ,深入研究翻译中的思维活动将是翻译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尤金·奥尼尔剧本Recklessness的三个机器译本和一个人工译本为语料,从人机翻译及三种机器翻译之间两个层面展开对比。对词汇短语、句子、语篇层次的异同进行定量分析,从翻译的准确性、译文与原文语言风格和文体特征的一致性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分析三种软件在文学翻译中的差别及各自特点,为文学文本选择机器翻译提供参考,为机器翻译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选定谷歌作为翻译工具研究机器辅助翻译。在论证科技论文摘要机助翻译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机器翻译转换单位的选择,并选择小句作为机器翻译的转换单位。最后提出了机器辅助翻译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实例分析。实践证明,本方法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并保证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机器翻译(MT)和翻译记忆(TM)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翻译策略,本文从机器翻译的历史出发,比较了机器翻译和翻译记忆两个概念的各自特点,并着重论述了基于翻译记忆技术的几款常用软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试图运用认知图式理论来探索旅游资料翻译研究,主要探讨认知图式理论在文本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认知图式理论视角下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角色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根据旅游资料翻译的特点,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方面例证了认知图式理论对旅游资料翻译的作用,以期为提高旅游资料翻译寻找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构建隐喻及其翻译过程的认知模型,对隐喻在不同语言中的重构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不同文化对隐喻认知的影响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隐喻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境即语言所处的环境。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是在语境中进行的。语义的确定、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文章从这一观点出发,分析了语境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对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进一步说明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正确翻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构建隐喻及其翻译过程的认知模型,对隐喻在不同语言中的重构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不同文化对隐喻认知的影响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隐喻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过程中的大脑认知机制会对译者的英汉双向翻译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从词汇连接模型、概念媒介模型、概念特征模型、事件记忆模型这四种认知模型的特点出发,分析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认知特点,并从心理角度解释造成英汉双向翻译认知负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信息结构模式的角度探讨了易经八卦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八卦和翻译都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认知范畴,八卦的产生体现出古人处理信息的一般顺序和方法,其中折射出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而翻译是在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所以,把八卦中体现出的处理信息的基本原理用来指导翻译实践.不但可行,而且还具有简洁易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对语篇翻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入手,分析了语言认知和体验对语篇翻译的影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语言学语篇观看汉英翻译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反映了各自的现实世界与认知方式,原文读者和目标读者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背景知识造成了可译性限度和目标读者的认知盲点,因此存在对缺省信息进行补偿的客观必要性.汉英翻译者应根据自己的总体翻译策略和对读者的认知预测分析,坚持相关和一致原则,在句、篇两个层次上对译文实施适度外部补偿和内部补偿,以有助于全面转换原文意义,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