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大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居民消费既是内需的主体,亦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关键性基础,而公共消费因对居民消费具有乘数效应、消费挤入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和再分配效应成为居民消费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机制。当前公共消费总量不足、不充分、不平衡及结构差异已制约了居民消费效应,需要进行需求侧改革,优化以公共消费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和预防性储蓄,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将宏观政策从投资转向消费,促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外需旺盛内需不足,投资旺盛消费不足,政府消费相对偏多而居民消费不足.这种经济发展格局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诸多矛盾,从长远来讲必须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分配体制不合理,使得居民整体消费倾向不高.所以根本措施是调整分配格局,包括初次分配中提高个人收入比重,进行税制改革,再分配中压缩政府投资规模,加大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和力度,使居民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既有消费需求能力,又能产生消费需求欲望.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要解决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应该从调节收入分配入手。而收入分配的调节要从初始要素的占有、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节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4.
刺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有效增长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扩内需、保增长”战略的关键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改变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环境等因素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在分析税收政策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作用机理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特征,提出了运用税收政策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有效增长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来自于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与居民相关的公共服务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影响了这一动力机制的形成,并在消费主体、政府消费、主体支出结构及供给服务类价格形成四个方面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在短期内,要修复公共服务与居民消费的动力机制,促进居民消费,应从改变政府支出结构偏向、调整税制与降低公共服务类价格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倾向较高,消费相对不足。就居民消费行为而言,其又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即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消费目标,消费升级过程呈现分段上升趋势。因此,通过消费引导为居民设定消费目标可以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盛玉明 《理论界》2010,(11):57-58
危机后,我国高储蓄-低消费的原有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国要想保持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必须在扩大内需上有所作为。为此,本文首先对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源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消费结构升级的国际比较,最后对我国今后的内需政策和发展战略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变化的重要因素。1999年我国开始了以扩大招生规模和收取学杂费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结构突变检验表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发生了结构性突变,同时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居民年消费量以及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居民年终储蓄余额的协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5年挤出消费并拉动储蓄,1970—1998年拉动消费并挤出储蓄,1999—2010年挤出消费并拉动储蓄。由于高等教育学杂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人们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均衡,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不会在短期内扩大内需。必须在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才能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来有效扩大内需;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减少高校收费,并加大对低收入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变化的重要因素。1999年我国开始了以扩大招生规模和收取学杂费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结构突变检验表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发生了结构性突变,同时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居民年消费量以及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居民年终储蓄余额的协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5年挤出消费并拉动储蓄,1970—1998年拉动消费并挤出储蓄,1999—2010年挤出消费并拉动储蓄。由于高等教育学杂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人们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均衡,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不会在短期内扩大内需。必须在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才能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来有效扩大内需;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减少高校收费,并加大对低收入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出发,扩大内需所指向的关键性目标应当是增加居民消费;消费需求是一国稳定增K的基础;当前消费需求不足与居民收入和支出结构不合理关系密切;要提高消费在增长中的作用,必须创新公共政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升级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预期与居民消费倾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毓铭 《学术研究》2002,(12):35-38
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调整与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居民消费倾向或是储蓄倾向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社会保障机制的整合性,居民社会保障预期偏低的直接效应首先是消费需求增长的信心不足。依据消费理论与社会保障的有机关联,加大社会保障的改革力度,增加社会保障财政预算支出,改善居民心理预期,对于拉动居民消费增长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刺激内需方面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具有一定的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主要举措是:适当提高居民购买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保持适度的政府公共投资,重视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经验和做法,我国在扩大内需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从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来看,应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整体扩张型货币财政、政策;从近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来看,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从内需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来看,应立足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来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3.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对内需产生影响得到众多研究结论的支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规模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与气候两类因素影响,其中,在综合消费支出方面,部分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较高,超过大部分中部地区;在部分地区中,影响衣着支出增加的原因除了气候以外,还可能有时尚元素。决策层在制定内需政策时,要依据不同地区的消费结构特征,通过出台差异化政策来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以便增强消费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总体而言,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引致效应,并且,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要大于农村居民.居民收入和消费习惯会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时.政府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行政管理支出则一直存在挤出效应,社会文教和福利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汤美芳 《理论界》2010,(4):48-50
对我国当前内需不足之原因,学者们的研究已很多,且分析的视角也很广,有的从需求探析,有的从供给分析,也有的从公共服务和消费环境入手。这些论述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有一定的说服力和理论指导意义。但本文认为,这些分析都是从现象入手,其实在我国,内需不足有其更深层的本质原因,那就是行政性垄断以及和其相关的特权。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动力从靠投入转向靠创新,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为主的内需驱动,从效率优先转向更加注重公平,其增长特征具有创新性、内需性和公平性。公共服务通过人力资本机制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和配置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型增长,通过缓解预防性储蓄和推动人的城镇化进程能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推动消费主导的内需型增长,通过调节收入差距能推动公平型增长,因此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增长动力。通过公共服务视角寻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或路径,而不是将公共服务仅仅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有的内容,这一观点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而且公共服务不仅是内容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及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长期低迷,如果消费需求得不到提振,我国经济增长将缺乏持久动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体制性障碍,包括收入分配体制、投资体制、政府官员考评体制机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和反腐倡廉体制等,所以,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卢萍 《北方论丛》2008,(3):134-137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消费倾向弱化是产生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居民有效消费需求和消费倾向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对预期保障的不确定迫使人们抑制当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及财政政策调节功能的弱化不利于整个社会消费需求的提高.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方面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19.
内需不足一直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亦是我国政府宏观政策取向的主旋律。然而,由于行政垄断的普遍存在,抑制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内需不足之痼疾。所以,目前急需制定完善的有关控制行政垄断的法律法规,以期对行政垄断实行有效控制,为国家运用宏观政策有效解决内需不足问题排除障碍。  相似文献   

20.
消费力是一种链.消费力链是购买力、使用力、安全力三个主要节点的统一.消费力使消费需要成为消费需求.消费需要是消费需求的内在根据,消费需求是消费需要的外在表现.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使用力和安全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和消费需求不足规律是扩大消费的理论根据.提高消费主体的消费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共同富裕.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二要进行消费教育,提高居民对消费品的使用力;三要使个人、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提高居民消费安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