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玄学与道教丹鼎派(包括外丹派与内丹派)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全真南宗理论中不仅有"重玄思维"、"重玄境界",而且其内丹心性论中的"辟中"、"粉碎虚空"、"忘忘"等亦透显出"重玄"意蕴,折射出内丹学与重玄智慧的交融。当然,由于全真南宗与重玄学分属于不同的道教哲学思潮,它们在性命观、工夫论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全真道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世俗社会生活在全真成仙过程中的价值问题.王重阳创立全真道之初,将世俗社会生活与全真成仙的宗教目标相对立,完全否定世俗社会生活在全真成仙过程中的价值,其社会思想具有明显的出世特征.而至丘处机执掌全真道时,突出强调"外日用"在全真成仙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参与符合儒家伦理规范要求的各种社会活动有助于修行者积累福行,为证道成仙奠定基础,其社会思想有着鲜明的积极入世特点.全真道社会思想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变化,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时势的变化及全真道主动适应这一变化使然,入宋以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发展大势使然,统治者与官僚阶层的推动使然.  相似文献   

3.
内丹学是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生命哲学,也是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修道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是:何以通过内丹修炼能够超越个体生命限度,达成长生,以及如何通过内丹修炼达成长生的问题。关于内丹学理论,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内丹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方面犹有所未及者。因此,从思辨逻辑的视角来考察钟吕系金丹派经由对历史上长生众术的批判、内丹学轴心范畴和逻辑起点范畴的确立以及内丹学体系的自我论证四个环节建构内丹学理论体系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辽金元时期出现的道教新道派——全真道以不灭的心性为修仙之本,以“全真而仙”相号召。这种对修道不必外求,只须反身内求的强调,不仅使神仙的内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对道教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曾跟随丘处机西行觐见成吉思汗的十八位弟子之一,全真道士宋德方信仰坚定,道行高超,为金末元初全真道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不仅凭借其坚定的信仰,带领全真弟子,开凿了山西太原龙山与山东莱州寒同山两个大规模的全真道石窟;而且还以其渊博的知识与卓越的组织才能,主持了《元玄都宝藏》的编纂与刊布工作。由他带领开凿的这两大石窟在全真道教史上是空前的,对于今天研究元初全真道的信仰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他对《道藏》的编纂、补充、整理与刊布,不仅对保存早期全真道典籍做出重大贡献,而且还昭示出元初全真道向传统道教回归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南宋中后期、金元之际所产生的"新道教"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比以往更加注重融摄儒、佛二教的思想资源来充实和提高自己。主张"三教融合",既是它们顺应时代思潮发展的必然,也是它们各自理论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净明道较侧重于融合儒家理学,在强调伦理实践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心性之修炼。净明道还深受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在心性论和修道方法上都受佛禅较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闵一得是中国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融儒释道于一体,创建了自成一体的修炼理论和修炼实践,在该理论中,"真一、真元"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闵一得提出"三教同修"、"性命双修"等理论,为道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闵一得强调内明与济世之学为一体,通过内炼外养,培养真气,先治以身,次治以心,最终修真珔果,达到治世宁之目的,体现了道教济世利人、服务社会之"真精神"之思想,折射出闵一得之道学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孙功进 《东岳论丛》2014,(2):102-105
易解丹道是李道纯内丹炼养论的重要特色。李道纯以先天乾坤到后天坎离的丹道"卦变"说符示内丹炼养之基—"药物",以卦气说晓示内丹炼养之时—火候,以取坎填离、三家相见喻示内丹炼养之方—性命混融,构建起较为完备而详明的易学视野下的内丹修炼论,在道教易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庄道家的养生观对于后世道教养生学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尤其体现于内丹学。具体而言,老子"归根复命""复归于道"的养生逻辑构成道教内丹学"逆反成仙"理论的原理基础,成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以及"结圣胎"型构的滥觞。而老子"致虚守静"、庄子"心斋""坐忘"等心性修养思想对后世内丹学修炼的方法论以及境界论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宋代大儒杨慈湖与道家思想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他对先秦道家老子、庄子学说的批评与肯定;由其晚年所撰青词,可以见出他对道教科仪的娴习,及在道教斋醮活动中汲引儒家义理,援心学人道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慈湖曾长期讲求内丹修炼,《慈湖遗书》所收《内丹歌》为其自述之作,表现了他在内丹修炼方面真实深湛的体验。慈湖的案例表明,儒、道两家在身心体验、证悟境界等方面,具有沟通、交流与对话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道教全真龙门派开山祖师丘处机在金泰和年间,结集了他主要于"硒溪六年、龙门七载"和山东等地咏道畅怀作品,真实地反映他在此间修真悟道,隐居和传道演教的生活及感受,本文试从该诗集中丰富的道学思想,虚静、清淡、冲和的美学追求和文学艺术上独特的风格及承上启下的价值作分析,力求从全真道见素抱朴的道风、真功真行的教诣和随方设教的演教等方面中获得对当代全真道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周立升 《文史哲》2006,(3):71-74
全真道是由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的。在山东半岛,他度化了七大弟子即后来的北七真,山东半岛遂成为全真道的重要阵地。全真即全有形之物的本真,这个本真就是万物所蕴涵的道,道也就是真。人的本真就是人的本性,亦即人的道性。故全真道因倡导保全人的本真、纯粹人的本性而得名。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中国之本土宗教,最为殊胜之处当是其内丹修炼,这是最具中国气魄的独特的生命探索现象。在全部内丹学中,玄关一窍是内丹修炼之枢纽。例举丹道史上著名丹家对玄关一窍的体验,并以当代学术视野予以新的诠释,可以得出一些系统的结论。独特的内丹玄关体验对西方哲学、宗教的启示,对于西方语境下的本体论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包括道教内丹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未来人类安身立命有着无可限量之裨益。  相似文献   

14.
司马承祯是道教学者,也是养生家,他对养生有精到的论述,撰写了《坐忘论》、《修真秘旨》、《修生养气诀》、《服气精义论》、《天隐子》等养生专著,创建了一套以三戒、五渐、七阶为内容的养生理论体系。在《坐忘论》与《天隐子》中,他以《老子》、《庄子》和其他道教经典为依据,并吸收了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炼方法,自称为"安心坐忘之法",其中心思想是"守静去欲",对后来的道教理论和宋明理学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并为此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船山所生活的衡岳地区具有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受道情渔鼓的熏陶及友朋唱和的影响,船山对道教经籍曾颇事涉猎,于道教内丹修炼之学更是尤为究心,不少诗文也散发出强烈的丹道气息。从学理上剖析,船山的易学研究和对“老氏”的批判对其从事道教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综观船山对道教的态度,虽说有个别肯定的成分,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真经”与道教《真经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中的"真经"与历史上唐玄奘所取得的"真经"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它有一些谜是运用文学、历史和佛教知识都不能够解答的.实际上,<西游记>"真经"是脱胎于道教内丹经书<真经歌>中的"真经",其实质就是道教内丹学中的"真金"(即元气).  相似文献   

17.
《封神演义》政治宗教寓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昌渝 《东岳论丛》2004,25(3):71-77
创作于明隆庆、万历年间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是明朝政治、思想发生严重危机时的产物.作者站在道教"三教合一"全真派立场,用魔幻形象的方式演绎商周革命的历史,对明朝压制孟子民本思想的专制政治提出挑战,并抨击了当时执掌道教的正一教派"助纣为虐"的行径.  相似文献   

18.
金代全真道的创立者王重阳及其弟子“北七真”,都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能文之士,他们以教团组织为纽带,组成一个创作群体,运用诗歌形式表现宗教生活,抒发宗教感情,描述内丹修炼的过程和感受,把宗教体验与审美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具艺术风貌的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19.
黄剑 《河北学刊》2023,(2):87-94
宋元之际,全真道南宗五祖白玉蟾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悉心取法儒、释,促使全真道南宗修真方式由外丹学向内丹学转向,力图恢复到提倡形而上学的黄老之术中来,对该宗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大量明清史志中,白玉蟾多被构建成雅好文词、法力高强的术士。此类单一面相的不断构建过程,反而使明清史志中的白玉蟾形象略显单薄。这一构建过程正是“历史层累说”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在明清皇权高度集中的态势下,宗教已逐渐丧失了独立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女丹功法,又称"坤诀",是指妇女修炼内丹之法。女性之内丹修炼活动虽可追溯至唐代,但其学说成熟则较晚。男女两性存在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因此,内丹修炼在功法和步骤上也应有所区别。传统中医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阐释女丹修炼程序及"斩赤龙"的特殊机理及其意义。女丹功法的关键步骤为"太阴炼形"之术,其关窍为膻中穴和血海;"阳神出壳"是女子丹功炼至最高层次时所出现的现象,炼功者此时要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