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贵族阶层是英国社会等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变与英国历史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本文从英国贵族的婚姻状况入手,具体分析了在不同历史时期贵族是如何利用婚姻嫁娶维护家族利益,从而达到提升社会地位和聚敛财产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财政供养率是研究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不同的财政供养率会造就不同的社会财富积累模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16世纪明朝的高财政供养率阻碍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都铎王朝的低财政供养率则促进了英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社会,农民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对自己的生活有基本的预期和掌握,而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农民受到来自新技术、国家和市场等因素的冲击,身处一种波动的环境之中。市场使农民的收入和支出面临着风险,加之多变的国家政策带来的不稳定,农民的生活处于严重的波动中,并且由于农民缺乏控制这种波动的能力,而成为这种波动的被迫承受者。认识和理解当下农民的真实生活,从历史反观现实,是我们反思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4.
1348年,黑死病由欧洲大陆渡过英吉利海峡传入大不列颠,并迅速蔓延开来,造成英国人口锐减、社会环境急剧恶化、社会群体心态被改变。在微观视野下考察,瘟疫过后,社会迅速恢复,民众生活实际比之前得到改善,并为英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段建国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6):31-35,148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国艰难地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振兴中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一直是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新的社会阶级力量决定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影响这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演变.推动这个社会逐步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型.中华民族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一直被称作是"黑暗的时代",在英国这一时期指1066年诺曼征服到都铎王朝建立,历四百余年。英国在中世纪时期和欧洲大陆国家一样,由于受到基督教女性观的影响,妇女的地位一直比较低下。然而进入14世纪以后,英国妇女的地位有了显著的变化,由于瘟疫特别是黑死病、战争以及沉重赋税等因素影响,英国妇女有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英国妇女经济地位的改变对英国中世纪后期社会的转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黑死病的影响问题上,以往学者在某种社会与人口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必然性的推论,从而忽视了黑死病的爆发具有偶然性的一面。这种偶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发生学上看,黑死病的爆发和扩散对于欧洲来说不具有必然性;黑死病之前的人口发展并非“过剩”;黑死病前人口发展减缓与黑死病导致的人口锐减之间并无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8.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它是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对农民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是一批农民流离失所的祸首,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农民翻身的机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核心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国家,重商主义作为英国社会传型期的主要理论形式,其发展特点直接影响英国的社会发展。本文认为,在奉行重商主义国家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成为工业化国家和海外殖民帝国,其重要原因在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嬗变取得了成功,而其成功的秘密在于重商主义从早期向晚期的演变发展与 社会的变革及国家的政策走向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和协调。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转型时期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的一个重要追求目标。文章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视角,分析了当下农民有效政治参与不足及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呈扩大趋势的现状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并探索了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一场巨大的瘟疫—黑死病 ,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它不仅流行极为迅猛 ,而且破坏力非常之大 ,致使欧洲人口损失惨重。黑死病冲击了西方文明的差不多一切方面 ,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等方面都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对其后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甚至为之发生了改变。它令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关系 ,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服务社会的三大传统职能的产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下,高等学校“第四职能”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激烈的讨论中形成了改造社会说、文化交流(交往)说、创造新职业说、国际合作(国际化)说、技术创新说、社会良知说、社会阶层再生产说七种主要的观点。高等学校“第四职能”的讨论应首先确立一套评价标准,第四职能不应是对三大传统职能简单的拓展或细化,而应是与其同位的关系。高等学校“第四职能”应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多样化将成为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民本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和历史作用。从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概述了民本思想的形成、转化和超越,并对民本、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略加分别和定位,以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民主制度的进程中,吸取历史的精华,借鉴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形态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农村生活形态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循着农村生活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轨迹,将农村生活形态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传统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农村生活形态、现代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生活形态的具体特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就是城乡统筹的社会,城乡统筹发展必然促进农村生活形态从同质性向和谐的异质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迁,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不断的转变过程之中,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使得公共文明的范围、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社会积极变迁视阈下,公共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明中汲取道德精华,更要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当下社会公共文明屡屡缺失,其根源就在于社会评价机制的弱化和国民素质的不高.只有当人的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相一致时,这样的社会才达到真正现代化的公共文明.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转折点 ,它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应该说是一次胜利的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必须肯定其历史地位和贡献。辛亥革命后一个相当时期 ,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 ,保守与发展并存是历史的必然 ,它有一个消长、整合过程。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7.
在镀金时代,美国社会经历了由农业为主导的静态社会向充满活力的工商业社会转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社会中传统的竞争话语发生转变,“适者生存”被资本家频繁使用。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一些知识精英把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美国社会传统中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进行重新阐述,造成自由放任式竞争的盛行。这种竞争不但没有实现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利用的目标,反而引起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经济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