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就是家庭。”接着,在指出了“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就“在历史上起着作用的”“三因素”之后,又说:“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是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3—34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又指出,作为历史中决定因素的“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似文献   

2.
(一) 马克思主义是极其丰富的科学体系,两种生产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基本精神是,两种生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一起构成人类的“第一个前提”和“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为满足人们生活所必须的衣、食、住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第一个历史活  相似文献   

3.
<正> 一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时谈到,马克思一生有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伟大发现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5——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开始详细地阐述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到了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个理论给以准确、精密的表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它涉及到了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即生产力),但又超出了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引起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构成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4.
一、直接生活的生产和两种生产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观点,对建立社会主义人口学极为重要。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所说的“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人口学界的理解不尽相同。如梁文达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几个问题》发表后,我很受启发,但也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历来认为社会除了物质资料生产之外,还有人类自身的生产。他们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人类自身生产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这两种生产是客观存在的,在  相似文献   

6.
<正>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然而,长期以来,这个理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阐述,反而受到种种责难。在苏联的经济学和哲学界都曾把它斥为“二元论”。我国学术界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根本没有什么“两种生产”理论,只是为了适应“两种生产一起抓”的需要,才强加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文拟就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些探讨,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并求教于学术界。一“两种生产”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 一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应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中去理解。也就是说要完整地、系统地,准确地去领会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而不应该强调一个方面否定另一个方面。根据我们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体会,两种生产理论基本内容的概括,至少包括如下五个要点: 第一,“两种生产”指的是物质资料和人类自身这样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生产。这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是同时存在的。第二,“两种生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在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的“直接生活和再生产”上。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第三,“两种生产”的统一体形成人  相似文献   

8.
<正> “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人口问题的重要依据。深入开展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有其现实意义。一、“两种生产决定论”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不少同志认为:在任何社会状态下,“两种生产”都对社会历史发展平行地起作用,即“‘两种生产’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并且认为,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坚持的“一元论”唯物史观。主要理由有二:第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两种生产决定论”的思想;第二,所谓二元论,是指将物质和精神并列为世界的本源。“两种生产”都是物质性的生产,都是社会存在,所  相似文献   

9.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按消费主体不同,生活消费又可分为家庭消费和社会消费。家庭消费是最基本的,它是社会消费的基础。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这种小型化趋势对国家的产业调整、消费引导及企业产品定位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重论…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对于恩格斯的这一段话,有着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基础。可是,长期以来,有一种片面的认识,即把物质资料的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说成是唯一的作用,否定人口的增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由于对人口因素的作用重视不够,曾给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各方面的工作带来损失。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溯本求源,不能不说这与联共(布)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错批了恩格斯的杰出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第一版《序言》中的一段话有关。恩格斯在序言中写道:“依据唯物主义的理解,历史上的决定要素,归根结蒂,乃是直接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不过,生产本身又是两重性的。一方面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底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及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两种生产”的观点是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贯思想?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的问题,目前学术界一般都是指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序言”中的如下一段论述: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研究人口理论和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人口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许多重大问题的看法已渐趋接近。但仍有一些基本问题,如怎样评价两种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看待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否共有的人口规律等等,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学术界,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有的同志指出:如果说“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的话,那么,为什么在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中,却只有对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二个因素的阐析,而找不到两种生产的论据呢?因而对“两种生产理论”提出了质疑。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统一在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物质资料生产这一概念大家是比较熟悉的,而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个概念的认识则不大一致。为了回答上述质疑,首先有必要从如何理解人类自身生产这一概念说起。要全面理解人类自身的生产,就必须将它作为统一在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的一个方面,并与物质资料生产紧紧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正> 韩非子是战国未期韩国人,是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被秦始皇所采用,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可是,关于他的“两种生产观”,却被人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生产就包括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这“两种生产”。既然自古以来就有两种生产,反映在古代思想家的头脑里,就会产生关于“两种生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任何社会都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人口和经济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人口的状况,而人口的状况对经济发展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口的再生产,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这是一八八四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所指出的“两种生产”的观点,也是他历经三十八年来成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要有生活资料,没有生活资料,人类就无法维持生命;另一方面,就是人类自身种的蕃衍,没有种的蕃衍,人类就不能延续后代。要解决这两个条件,就必须进行这  相似文献   

18.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否定两种生产理论的错误观点,认为两种生产的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至多不过是恩格斯后来对唯物史观的“补充”和“修正”,实质是“二元论”。这种错误观点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造成了莫大损害。粉碎“四人帮”之后,两种生产理论的本来面貌,开始得到恢复。但是,我们认为,还有必要在肯定物质资料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地肯定人类自身生产也是“历史中决定性因素”,对社会制度起着制约的作用,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适应理论研究和“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仅就如何认识人类自身生产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谈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正> “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人类自身生产包括在社会生产条件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在调整人类自身生产方面,也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调整人口生产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调整人口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口生产及其规律不是孤立地存  相似文献   

20.
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观点,并对其中的若干争论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并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观点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提出来的。他说:“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恩选集第4卷第2页)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论述,它明确了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