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的文学研究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时尚:非理性化创作的价值被提到了不适当的地位,而重视理性分析、关注社会人生的创作,则往往被派定在很低的价值层次上,或者把创作的理性化同作品的艺术价值置于绝对对立的地位,似乎作家自觉应用理性分析于创作实践,必  相似文献   

2.
过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史视角,始终驻留在以农耕文明 为主体的中原文学板块和以现代文明为主体的东南沿海文学板 块上,以游牧文明为主体的西部文学仅有局部的、表层的涉及, 很多重要的文学现象、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甚至被视为阙如;即 使有局部的、表层的涉及,也仅仅是对中原文学板块与东南沿海 文学板块的一种陪衬,没有展现出西部文学独立的精神内涵和 美学特征。《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丁帆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的学术贡献首先在于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的面 貌置于一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学科研究序列,用一种西部文化 精神的整体观来统摄西部文学中的每一个文学现象、社团流派 和作家作品,从而实现对中国西部现代文学的美学特征和审美 价值的全面、深刻的把握。这一学术成就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 史写作上的一项学术空白,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毕竟处于中西文化剧烈碰撞与交流的时代,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异域文化的移植,必然对作家的文学精神发生深刻影响,从而显现出不同的文化态度和互异的艺术取向。应该说,对每一个作家来说,都会对两种文化有所吸收和融合,这是极其复杂的精神现象。"乡土的"与"异域的"乃是文学精神的两种要素,它们有对立性也有互补性。在文学的辩证发展中,乡土的要与异域的相融合,形成新的乡土特质;而取异域的精华也必得归本于乡土,异域的移植才能有活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家汲取西方浪漫文学思潮,因受西潮影响太快,往往是一种"吞枣式"接受,因此中国现代浪漫文学发育并不充分,同本真意义上的浪漫主义存在很大差距。但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浪漫派"作家徐訏、无名氏创作的"浪漫传奇",因有较深的接受西方文学背景,创作文本蕴有传奇性、纯情性、宗教色彩等特质,拉近了同西方浪漫文学的距离。这一浪漫文学形态的生成,对审视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整体特色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最能体现西部作家文学精神的诸种层面对西部作家的文化精神、心理结构及文本世界进行了深度分析,揭示了西部文学生态的丰富性和独异性。  相似文献   

6.
当文学仅仅是作为人们自由精神意志的表现而存在时,它可以全然无视外部世界的种种要求而充分展示创作者自身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这样的文学往往以艺术价值见长;而当文学创作除了表现作家的心智情感之外,还必需顾及世俗世界的纷繁多样的审美趣味时,文学的精神和艺术价值就势必受到削弱而更显示出商业价值。尽管在工商社会里文学的艺术价值总是在商业价值的咄咄进逼之下显得窘迫与萎顿,也尽管文学的艺术性和商品性是一对通常情况下难以调和统一的矛盾,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文学会随着工商社会的高度发展而最终沦为地地道道的商品。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心态,是指作家在某一时期、或创作某一作品时的心理状态,是作家的人生观、创作动机、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多种心理因素交汇融合的产物。从主导倾向来看,本世纪的中国作家,主要表现为政治型、人文型与超然型三种心态,但因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具体作家的心态又是复杂的,往往表现出矛盾性与多面性。文学作品的成功,必须以自由与真诚为有效的心态保障,而在本世纪,却有这样三种心态影响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即政治禁忌心态、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与宗派心态。就文学创作而言,只有设法排除这些非文学心态的干扰,才能写出成功之作;从研究来看,也只有注重从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家的复杂心态,才能将作家恢复到有着整体生命状态的个人予以观照,才能使文学研究更为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连心锁》出版之前,我们对中国与朝韩联合抗战这样一段难忘的历史很少进行较大规模的文学表现。在这部特殊的作品中显露出的文革文学规范乃至潜规则严重影响着作品真实精神的体现和人物真实性的塑造。一个涉外题材的作品要想生动地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须带着浓厚的具有异域色调的空域背景,而无论是从写作行为还是从人物刻画方面看,《连心锁》这部作品都严重缺失这样的空域背景,致使其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思想把握、生活把握和人物把握都呈现出浅泛性的缺陷,是创作方法意义上的重大缺失。  相似文献   

9.
西部作家集约式地进行生态小说的创作,形成了新世纪文学地理中的西部高地现象.西部小说这股"绿色"风潮的背后沉潜着支配性问题结构.多年来,以乡土为审美标高的西部小说,在新的文学场域中陷入了无人喝彩的境地,作家出于自我认同的身分焦虑而向生态主题转场.对时代主题话语表达诉求的西部文学传统以及西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宗教文化底色,也是引导西部作家进行生态小说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对在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加速形成的流散文学大语境下处于边缘状态的作家及其创作主题越来越鲜明的持续关注,使近期的诺贝尔文学体现了当今多元化视野中的世界文学的基本特征:在对时代精神的全面地深层次表现中,有着对新的生存观和新文学观的大体一致的流散价值取向,以及由流散而必然产生的混杂与边缘特征.流散性是随着一波又一波全球性的移民潮而形成的特点;混杂性是多种文化相互交流、冲突、渗透、交融的产物;边缘性则是文化消费主义对文学原有价值的消解.  相似文献   

11.
杨永  朱娟辉 《云梦学刊》2009,30(1):120-122
美国西部文学描绘的是早期美国开发西部的历史场景以及在这种场景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国精神,是反映美国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特征形成的一种大众文学。西部文学中的灵魂人物——牛仔,成为世界范围的偶像。美国充分利用西部文学效应对西部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成功地打造“西部风情”和“牛仔”城镇,使得美国西部旅游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旅游的热点。我国西部文学与美国西部文学、西藏与美国西部具有相似性,这种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因此,研究美国西部文学对西部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对西藏旅游品牌提升和西藏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晚清重商思想虽源于西方,但它和西欧重商主义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欧重商主义是顺着西欧经济发展的自然轨道而出现的,而晚清重商思想则是在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晚清重商思想带有明显的反对西方军事、经济侵略的特征,要求政府支持、干预,发展近代工商业。  相似文献   

13.
整个秦汉时期,汉匈民族关系是汉王朝民族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联合月氏攻击匈奴,有了张骞出使西域,所以《史记‘大宛列传》是以张骞出使西域为主线,引出西域、中亚乃至更为遥远的西方的民族情况,使中国人第一次将民族研究的目光从汉王朝的辖境放眼到今天的中亚乃至欧洲,从而使《史记·大宛列传》具有了世界史的性质。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认识,于是汉王朝开始对西域部分民族进行治理、设置政区,将之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之中。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对西域各民族文化的记述则是公元前2世纪的民族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是思路。如果西部不能摆脱权力化操作和资源资本化的旧路 ,西部不会有一个有效的发展 ,西部的现代化也难以实现。西部既不能实行机械的赶超战略 ,也不能实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西部总体上应确立建立在可利用优势之上的均衡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的两个大局之一 ,不能孤立地进行 ,必须和另一个大局结合考虑 ,形成开发开放的深层联动。形成三条充分开放链条 ,构建区域化的动态效益格局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在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21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河南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河南在实施“东引西进”战略中,必须转变观念,摒弃消极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自身的弱势,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河南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省份。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已十年有余,目前西部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徘徊期。前一阶段依靠政策扶持、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已渐现瓶颈效应,而集聚经济的引入正好为西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文章采用产业集聚静态指数和产业集聚动态指数对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现状进行测量,指出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存在工业整体集聚水平不高,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集聚受资源禀赋的影响,产业集聚的区际差异较大,产业分散、区域专业化程度低等特征。相应地,文章提出西部产业发展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等优势,创造条件,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聚,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古代怀疑思维具有泛怀疑和反神学性质,这是认知低能和社会动荡的情绪反映。近代怀疑思维突出表现为对知识理解的相对主义倾向以及对人的认识能力的极度关注,具有知识追求性质。怀疑思维由古代向近代转变后形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在认识发展中的创新品格。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历史的、现实的还是长远的角度看,西部开发所蕴涵的国家安全意义都是极为深刻的。明确并充分认识西部开发的安全意义及其面临的安全挑战,深入研究西部开发中的国家安全战略,对顺利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维护国家在21世纪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德与规则的统一——兼评儒家伦理是美德伦理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儒家伦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强调了品格的塑造和个体美德的培养,但是儒家伦理并不像一些西方儒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美德伦理学的类型。相反,儒家伦理是一种整合了美德与规则于一体的伦理学说。这不仅可以显示出儒家伦理对道德理解的独特方式,也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儒家伦理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在建构一种完善道德理论上可能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从西方到中国单向输入为主的理论旅行,促成了体制化的西式基础学科、西式国学和中式的西学,其中存在着必然的文化误读和文化重写,并由此形成体制内外中国学者特有的西方意象。故此,给中西学术的“文化间性”赋予必要意义,对学术符号本身作后现代式的去魅,可能有助于在不乏主体性和主观性的文化意象中,定位当前中国社会思想的各派理论,进而寻取活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