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废弃物回收的多层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包括选择中转站和处理站的地址,确定将产生点的废弃物分配给中转站以及从中转站运送到处理站的最佳策略,确定处理站的容量.考虑了在满足公众的意愿的情况下,建立了一个多目标的纯整数规划模型,最小化总的建设费用和设施对公众产生的负效用.设计了基于启发式的两阶段分解算法求解,从而构建一个废弃物回收的多层逆向物流网络.最后的算例仿真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产品回收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为了在传统正向物流网络基础上扩建产品回收逆向物流网络,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一种单产品、有能力限制的产品回收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据此确定物流网络中各种设施的数量和位置,并在由此构成的各条物流路径上合理分配物流量,以使各种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之和最小。给出了提高模型求解效率的Benders分解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一个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选址模型,以确定网络中设施的数量、位置及规模,并在由此构成的各条物流路径上合理分配物流量,以此解决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回收拆解中心和再制造中心的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级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初始回收点以方便客户、提高回收速度以及建立集中回收中心以负责产品的收回、分拣并统一运送到相应的生产商或分销商修理地点是一种节约、有效的多层次产品回收模式。本文在即存研究基础之上,加入了考虑初始点回收成本、回收产品中再销售品的收益和可再利用品的收益等变量,提出了能够优化连接客户、集中回收中心和生产商三级逆向物流网络数学模型,最后灵敏度分析表明遗传算法对于求解这类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意识增长与政府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下,电动汽车在物流领域得以快速发展。为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文中研究了考虑顾客服务策略的电动物流汽车服务设施选址与配送路径问题。采取顾客自行取货与配送人员送货上门相结合的多样化服务策略,使得服务站点的建设成本、顾客点配送路径成本以及服务站点补货路径成本之和最小。建立了整数规划数学模型,允许配送车辆在服务过程中前往服务站点接受充电服务。其次,提出了基于改进节约算法和禁忌算法的混合启发式算法MCWSA-TS。随后,在小规模算例将CPLEX运算结果与MCWSA-TS进行对比,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多组算例探讨了顾客取货半径对运营成本的影响,并对分离配送策略与联合配送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样化服务策略有助于企业满足顾客取货时间和取货方式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兼顾运营成本与顾客满意度,促进电动汽车参与的物流服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EPR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47,自引:6,他引:47  
在生产商延伸责任(EPR)的约束下,产品的回收模式较传统的回收模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EPR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主要有三种:生产商负责回收(MT),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PT)和第三方负责回收(TPT)。在构建了EPR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实例验证对不同回收模式下的最优零售价p*和生产商利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为生产企业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单一产品、有处理能力约束的回收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的二阶段随机规划模型.该模型借助于抽样技术给出了连续型随机参数的有限离散数值,利用混合遗传算法计算并比较了不同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费用,从而避免了网络设施数量和随机向量维数对模型求解效率的影响.为得到稳健的回收物流网络,利用大样本对计算获得的可行网络进行了评价.考虑到样本随机性的影响,给出了基于随机模型的回收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步骤.另外,通过算例说明了随机模型的有效性,证实了确定性模型近似处理随机规划问题的不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逆向物流网络的多期动态选址方法.不同于静态的、单期模型,考虑需求变化的不同时期下,计算机相关产品逆向物流网络的多层设施定位方法.基于遗传算法,采用二进制十进制混合编码的染色体来表示回收点、回收点的回收期及回收中心相关的决策变量;设计顾客对回收点、回收点对回收中心的两个子分配算法来保证所有约束的满足性,并进行拟合度函数的评价;提出的特定遗传进化操作使得模型求解方向趋于回收点、回收中心和生产点相结合的最佳逆向物流网络;最后的仿真实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突发疫情环境下基于服务水平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突发疫情环境下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问题,本文定义了一类创新的应急服务水平函数,刻画了决策者对疫区应急物资需求满足程度与应急救援总成本控制之间的偏好侧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疫区的人口流动特性、不同疫区的人口密度特征、政府部门的二级环形预防策略以及应急配送的服务半径限制等现实因素,建立了基于服务水平的疫情应急物流网络优化模型。以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为背景进行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模型能够为疫情应急管理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卫新 《管理科学》2004,17(1):76-80
随着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逆向物流的管理,逆向物流的回收模式分为三种,即第三方负责回收、零售商负责回收、生产商负责回收,以再制造为研究对象,对这三种不同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具有初步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邮政网络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邮政网络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本文通过对省际转运网、市内转运网和特快邮件投递网进行优化设计,以求邮政网络在整体上实现优质服务和成本的优化。这三个网络的优化设计分别是带时间和容量限制的网络设计问题(CNDPTC)、带时间窗口的车辆路线问题(VRPTW)和带时间限制的K人旅行售货员问题(K_TSPTC)。我们分别采用拉格朗日松弛法(LagrangianRelaxation)和列生成法(ColumnGeneration)求解,并给出了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12.
优化商品交易市场选址方法有利于提升城市规划布局模式,促进城市有序发展。在分析现有选址模型在应用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构建了商品交易市场选址模型。上层规划从决策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考虑修建商品交易市场的总费用与购买者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使总的收益最大。下层规划描述使用者的选择行为,对应于最大效用值选择商品交易市场。同时,针对所建模型,设计了启发式求解算法,并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例进行初步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轴辐式网络因有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产生范围经济等作用越来越多的受到各方面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轴辐式网络进行优化分析,改进轴辐式网络的多重分配多枢纽中位问题模型,得到无容量限制的单分配多枢纽中位问题模型(USApHLP)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改进的禁忌搜索智能算法来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禁忌搜索算法可以有效的求解单分配多枢纽中位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协调的奖励与奖惩机制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设计了政府的奖惩机制,建立了7种情形的决策模型,研究了5种情形下激励机制对于引导回收商提高回收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制造商对于回收商的奖惩机制不能有效协调逆向供应链;政府对于回收商或制造商的奖励机制均能有效协调逆向供应链且效果相同;政府无论给予制造商还是回收商奖惩机制均能有效协调逆向供应链;政府给予制造商比给予回收商奖惩机制更能调动制造商和回收商的积极性;奖惩机制与奖励机制在引导回收商与制造商的作用方面相似,两种机制下的均衡价格相同,但受到奖惩机制的回收商或制造商的利润与奖励机制相比有所减少,减少量与奖惩力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Jaya Singhal 《决策科学》1998,29(1):87-103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 develop Singhal's (1990)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a two-level hierarchic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nsisting of a trunk or primary link and several feeder or secondary links. Secondary links are perpendicular lines from each of the given points and the primary link is a straight line or curve connecting the feet of two extreme perpendicular lines. The problem and the associated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such as cost, time, feasibility, and preferred regions for the primary link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highway planning are discussed. Two-level networks are also common in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pipelines, and telecommunication design. The core of the framework is a model for finding the path of a primary link such that a weighted sum of the lengths of the perpendicular lines from each point to a linear primary link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eet of the two extreme perpendicular lines is minimiz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for almost every problem there exists a wide range of solutions for which the total cost is only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ptimal solution. This offers considerable flexibility to the decision maker. These solutions can be evaluated in view of the broader objectives and constraints that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model. The use of computer graphics and the option of a nonlinear or piecewise linear primary link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