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资本是个体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相比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研究而言,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研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青少年的心理成熟需要心理资本的积累,青少年发展的危机应对与潜能开发需要心理资本的支撑,一方面,学校教育改革呼唤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另一方面,教育向本体价值转型为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提供了条件。学校教育要重点开发青少年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这四种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2.
对"95后"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积极心理资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后"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积极心理资本总体状况较好,心理应激反应在学习成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学习成绩、家庭收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应激反应存在显著负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35.5%)。因此,对"95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可通过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有效控制其心理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3.
论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中的心理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本通常指你拥有某种经验、你的教育背景、你掌握的某种技能或者某种知识和理念等,说的是你知道什么(whatyowknow)。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有一个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状况是优良还是糟糕,对工作业绩至关重要。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1.希望。希望是一种积极的与动机有关的状态,建立在目标导向的主观能动性和为实现目标成功实施计划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在职业生活中,从来都没有希望的人,也不可能指望他对你的企业组织有什么贡献,员工自己是个自暴自弃的人…  相似文献   

4.
心理资本也叫积极心理资本,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学习和生活对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并且大学生的心理塑造能力很强,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有助于其更好地完成学业,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通过介绍积极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开发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途径,提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强烈竞争,让人们意识到不仅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企业成功和发展的保障,员工心理资本也是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又一重要来源。本文试从人力心理资本的定义出发,探讨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以及管理开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于青年教师。对256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特征及两者关系。结果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在不同性别、年龄、教龄、岗位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职称、教授课程及岗位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其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闫国君 《职业》2014,(32):53-55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效果。以往研究多强调改变外部因素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忽视了辅导员自身所拥有的心理资本。本文在借鉴相关实证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提升辅导员的心理资本(包含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达到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心理资本"的研究起源于本世纪初,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管理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特征的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心理资本提升的途径,有助于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增强参与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心理资本进行充分的挖掘,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推行心理资本管理,能够提高人才的竞争优势,提高工作质量。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资本的相关论述,指出了积极心理资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一期的专栏中,我介绍了高心理资本的个体在职场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更容易生活得幸福和健康。所以很多父母十分关心心理资本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以及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开发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心理资本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心理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堂效果的可测量性的观点,运用问卷法对某成人全日制教育133名在校生进行调查,探讨偶像崇拜和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偶像的个体对偶像崇拜有非理性的认识;有偶像的个体,偶像崇拜处于娱乐社交维度时心理资本水平较高。建议院校可以在思政课程中融入理性崇拜内容,以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促进思政课堂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心理贫困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影响脱贫效果的最根本原因,研究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从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出发,探究贫困户心理贫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贫困户提升心理资本,从而实现心理物质双脱贫。  相似文献   

13.
蔡海珍 《现代交际》2011,(10):31-33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问题需要与时俱进。论文在回顾心理资本和激励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心理资本的新激励模型,并对该激励模型的要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青年志愿者心理资本对志愿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者心理资本包括感恩感戴、责任使命、乐观希望、坚强韧性和自我效能5个维度,且各维度正向影响志愿行为。在对18名青年志愿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志愿者心理资本影响志愿行为的机制模型,即社会支持和志愿动机在心理资本与志愿行为关系中起链式中介效应,角色认同在其关系中起调节效应。为促进志愿行为可持续发展,就要培育志愿者"为国谋发展、为民造福祉"的价值理念,赋予其更加崇高美丽的价值形象;培育志愿者理性强烈的需要动机,促使其坚守"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初心和使命;培育志愿者积极乐观的心理预期和理性的归因方式,涵养强大的心理复原力;构建完备、体贴、温馨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志愿行为产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10,(13)
4月16日,由中国国际应用心理学研究院主办,零点零国际心理资本管理机构承办的"中国首届心理资本管理应用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美国著名导师、台湾优秀实战派管理专家、企业总裁、企业人力资源总监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当下的变革年代,如何发挥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如何运用心理资本提升体系提高企业心理能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心理资本的概念、结构、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最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心理资本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够导致个体特定的、变化的积极心理状态。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有着自卑心理和矛盾心理,学习惰性严重、自主性和沟通能力不足。通过大力开展体育教育,能够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乐观的心理,使高职院校学生充满希望感并促进学生抗逆性的形成,对当代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最低工资价位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越高,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越高,大学生去农村的最低心理工资价位越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去农村更愿意选择从政。  相似文献   

19.
王博 《老人天地》2010,(6):39-39
猜疑和嫉妒是某些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在正常情况下,老年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心理活动.往往与青壮年时期的心理状态有关.有些甚至是过去心理状态的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一民 《老年世界》2010,(8):38-39
绝大多数人的疼痛是躯体疾病,往往通过治疗可以清除或者缓解。但有些久治不愈的疼痛,令医生们头痛不已,因为这种疼痛多数与心理和情绪有关,所以被称之谓“心理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