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深层结构性变化。这一时期,中美经济实力、贸易总量、双边投资水平等迅速升至历史高位,双方经贸关系相互依存空前紧密,结构性变化也日趋显著,如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双边投资不对称性显著增强,两国贸易总量、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模式等呈现新特征。但中美经贸关系协调机制落后于这一变化进程,致使双方贸易摩擦经常化、相互依存不对称性强化、经贸议题政治化等问题,阻碍两国经贸关系的拓展和深入。中美亟待建立政治互信,以务实、包容、渐进的方式消除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障碍,将经贸关系纳入互惠、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经济的互补性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之间的互补与竞争,是决定和制约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中国-东盟各国在经济发展阶段,要素秉赋、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市场规模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而这种多层次的经济互补性有利于双方通过进出口贸易获取比较利益,取得贸易双赢.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双边贸易进入高速增长期,与此同时,其发展也交织着不和谐的音符。导致了中俄贸易过程中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贸易摩擦程度不断加深,中俄贸易摩擦进入显性时期,这给双方都带来了危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俄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及时调整中俄贸易政策,规范双方的边境贸易行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及完善贸易救济法律等措施应对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4.
中美贸易差额新估算及中方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逆差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双边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给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对1994~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差额的分析研究,剔除统计不对称及增值率因素,重估十年来双边贸易差额范围,进一步全面探讨中美不平衡贸易政治、经济等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为了平衡中美贸易,中方应采取的对策为:应推进新贸易统计方法的研究实施;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技术贸易;企业应该采取措施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关系中"贸易与汇率问题"已成为焦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到了历史新阶段,不论是贸易规模,还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双方的摩擦从未停止过。2008年,全球遭遇了全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压力。为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在采用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  相似文献   

6.
当下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这个大前提下,我国和泰国双边贸易的发展无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与泰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中泰双边高度重视的重要领域,农业贸易对双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两国农产品贸易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概况,总结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在2005年再度成为双方经贸关系的热点问题。我们用一个自动出口限制模型说明加强行业自律和政府出口控制对解决此类贸易纠纷,实现进出口双方帕累托改进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朝俄三国是图们江地区开发的主要参与国,自从2000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以来,该地区的经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朝韩经济合作开始启动,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朝鲜外贸恢复较快,中朝贸易开始出现增长势头,对朝贸易出现新的变化;中韩双边贸易持续高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俄与图们江地区周边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趋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贸易已达到相当规模 ,总体发展趋势令人乐观。但同时两国贸易摩擦增多 ,双边贸易关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中美双方应该在相互增进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以平等协商、积极务实的态度 ,解决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以促进中美贸易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美经贸关系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美国对中国输出产品的反倾销日益频繁 ,双方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经常发生纠纷 ,对中国的技术壁垒不断加强等等 ,这些严重阻碍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因此 ,需国人给予重视 ,以便使中美贸易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及中韩自身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两国贸易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结构。通过对中韩贸易整体概况及走势的分析,并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竞争力指数对中韩贸易的具体结构和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韩产业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两国贸易模式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性。今后要进一步发展中韩经贸关系则应加快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中欧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由于中国和欧盟双方的重视和努力,双边经贸关系在良好的气氛中稳步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1998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达488.6亿美元,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1999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557亿美元,增长、14%,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进口255亿美元,增长23.2%。欧盟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居美国、瑞士和日本之后。  相似文献   

13.
着眼于21世纪,研究中英投资与贸易发展战略,增进双方友好、理解和相互信任,对促进中英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报告基于对苏格兰和福建省部分企业的调查,分析研究中英企业投资与贸易发展机会及其主要障碍;并基于中英企业的经营实践,得出中英企业合资经营是建立双方友好、理解和信任关系、克服文化障碍、拓展中国市场、英国市场和欧共体市场的较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库经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展望──纪念国共首次合作建立七十周年杨恒源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尤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双方经贸额有了更大的突破,大陆成了台湾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外汇累存的主要来源之一;台湾则成为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伴伙...  相似文献   

15.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喀什特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经贸关系的国际环境之下,喀什特区具备了地理位置优越、与周边国家贸易潜力巨大、通道基本畅通以及国家扶持等一系列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在产品结构、贸易结构、企业实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因素。针对这些情况,喀什特区应从改善外贸环境,转变贸易方式、构建物流平台、加大招商引资等方面着手,深化喀什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辽野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2):16-18,44
朝鲜与韩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很快,其原因既有双方经济的互补性,也有政治上的相互需要,但制约因素也很多。双方合作的前景是好的,但也难免起伏波动。朝韩经贸合作对中国与朝鲜、韩国的经贸关系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积极影响更多。中国应支持朝韩合作,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进而推进中朝韩的三方合作。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后,朝鲜对外贸易在中朝贸易和韩朝贸易的带动下快速增长,不仅缓和了朝鲜的经济危机,而且也形成了以用韩国贸易顺差填补对中国贸易逆差的中、朝、韩三角经贸关系为特征的贸易结构。但是,中朝贸易的增长主要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一般贸易"的增加所带动,而韩朝贸易的增长主要是在政治利益的驱动下,以韩国对朝援助和投资的增加所带动。因此,朝鲜能否继续维持中、朝、韩三角经贸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中朝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1992年中韩建交15年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中韩两国领导人倡议双方开展中韩FTA的可行性研究.然而,尽管中韩贸易发展迅速,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但仍旧存在两国各自经济发展特点、贸易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原因制约着双边贸易合作的步伐,有待两国此采取更多实质性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在彼此的贸易投资结构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这种经济关系对双边日益重要.但从双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问题看,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相互贸易结构雷同,增加贸易机会的促进作用小,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双边投资关系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不对称投资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作为海外华商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东盟国家的华人华侨资本在我国利用外资比例中仅占很小比例,随着投资来源的多元化,预计其资金份额在我国利用外资的总规模中还会继续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双边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文明的两个发源地,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在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进程中,相似的历史遭遇更使得中非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交往密切,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诸多领域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合作.面对蒸蒸日上的中非贸易,西方大国和非洲国家给与了不同的回应,全球金融危机更使得人们对中非关系产生了质疑.应对种种挑战,中国企业唯有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才能有力地推动中非关系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