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拉康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改造。拉康认为,无意识不具有实体性,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主体是空无,"我"不断被他者建构,不断走向异化。  相似文献   

2.
一、无意识理论无意识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尤其是早期理论中占着核心地位,是整个精神分析学的基础,弗洛姆首先充分肯定并极力推崇这一概念,认为“在弗洛伊德的发现中,确实没有比无意识这个发现更为重要的了。”从而,弗洛姆在基本层次上接受并继承了先师的无意识概念,主要包括:第一,人的心理活动不仅有意识的部分,还有大量的无意识,而所谓无意识,便是指没有被意识所觉察,在意识阈限下活动的东西,它是意识活动背后的一种最底层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不包括无意识,那就不能成为完整的系统”。弗洛姆也打  相似文献   

3.
简论无意识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的心理构成问题,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第一次把它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且认为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的深层结构,是主体部分。他的学生荣格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又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研究无意识构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看作是先天的本能行为,同时又把本能仅仅归结为性本能。荣格虽然克服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倾向,看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作用,但他又片面强调无意识中的先天遗传因素,因此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无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庞大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如果从产生的条件来看,可把无意识分为先天无意识和后天意识;如果从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自觉地蕴含和使用了语言学维度,他认为语言作为使无意识置于意识控制之下的一种治疗手段,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个系统,可以说弗洛伊德预言了索绪尔的结构。他发现的无意识的运作机制——压缩和置换——后来被用于解释语言的运作机制。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强调了象征的作用,并在之后的案例分析中意识到语言是在象征中被建立起来的,最重要的是他无意中发现了语言在被制度化之前的重要阶段:牙牙学语。  相似文献   

5.
(一)弗洛伊德的悲剧学说 弗洛伊德的悲剧观主要是通过他对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悲剧杰作的分析和评价体现出来的。 (1)关于“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的一大支柱。它与“性欲”和“无意识”关系密切。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曾经指出精神分析的两条“定理”是“无意识”和“性冲动”,他说:第一条定理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页)第二条定理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  相似文献   

6.
深入研究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当首推无意识表现说文艺学思想体系的创立。他对文学艺术的一切贡献,都可以纳入这一体系的创立之内。尽管弗洛伊德在自己的论著中没有直接用过“无意识表现说文艺学”这一范畴,但他对文学艺术的各种论断表明,他的文艺学思想正是无意识表现说文艺学思想。本文仅就此说的有关依据及对现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几点必然导向谈几点探索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德里达对意识的在场形而上学的解构,所诉诸的正是不在场的无意识,因此他的整个解构哲学可被视作对无意识的阐明。但德里达认为无意识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名称,精神分析的无意识概念依然处于启蒙进步主义的框架中。因此,对无意识的考察应该通向书写及其延迟和差异效应。一方面,胡塞尔的无意识概念只能在发生现象学中获得理解,它被理解为意识活动中的一种"被动性"现象,这种无意识或者是"意识之前",或者是"意识之后",但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意识。据此德里达有理由认为,胡塞尔并没有通向真正的无意识,对无意识的准确刻画应该是"被书写的无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对弗洛伊德的解构分析,德里达表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是断裂的和不可转译的,两者之间具有延异和充替的关系,而这意味着无意识是不可分析的,因而这种无意识概念也构成德里达对弗洛伊德的批判和对精神分析的抵抗。但"无意识现象学"并不是绝对矛盾和不可能的事物,一种无意识的现象学要得以可能,必须以对"力"进行更彻底的现象学还原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如果不从个体心理而从集体心理的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显得比他的老师在思想史上更为重要一些。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荣格修正和丰富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为人类的无意识打上了社会的印记。这样,他的美学思想也就呈现出了与弗洛伊德的不同面貌。卡尔·古斯塔夫·荣格(GaH Gustav Jung,1875——1961)生于瑞士。他于24岁转向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当他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时,将其称之为“灵感的源泉”。1907年,他与弗洛伊德在维也纳一见如故,并在此后保持了6年的私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以来,语言哲学成为欧美各国哲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与英美语言哲学派别的思路不同,战后法国结构主义突出语言在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基础作用。在法国结构主义者中,雅克·拉康(1901—1981)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同当时巴黎流行的对青年马克思的讨论一样,拉康也强调对弗洛伊德早期著作的研究。早期弗洛伊德通过梦及其他心理行为“猜测”到无意识的存在。在他那里,无意识是人的本能欲望的领域,包含有延续种族的性冲动(里比多)和保全个人的“我”的冲动。它的呈现只是间接的、隐蔽的,它是人的根本动力能源。弗洛伊德这一基本概念遭到新弗洛伊德学派的反对,因为它无法直接从经验上加以证实,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正因为如此,拉康提出“回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梳理,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对道德心理学的贡献有以下二点:一是把道德心理研究延伸到无意识领域;二是强调人格的统整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还对弗洛伊德的道德观进行了评论,并认为其道德观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埃利希·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以其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和理论上的独树一帜而蜚声世界,被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并享有新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的殊荣。他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综合”起来,建立和论证了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其中“社会无意识”思想就是他的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石之一。一、社会无意识的界说系统集中地阐述社会无意识理论的是弗洛姆1950年出版的与玲木大拙(D·T·Suzuki1870—1976)合著的《禅与心理分析》,以及1963年出版的《在幻想锁链的彼岸》。而其具体的分析的实例在他的三部巨著《逃避自由》、《自为的人》、《健全的社会》以及其它一些著作中,到处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艺观认为文学艺术是无意识的原始冲动升华的产物;艺术的动力来自性欲,而根源是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的性本能冲动在儿童时期所形成的"俄底浦斯情结"(恋母情节).弗洛伊德开创了运用心理学研究文艺现象,把心理学和文艺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向,是对文艺学新发展的一个贡献.但他把文学艺术活动的动力完全归结为原始的性要求、归结为"俄底浦斯情结"的作用,把文学艺术活动看作是纯粹的无意识的活动,是十分牵强的.  相似文献   

13.
无意识·“人”·现代派文学──再论弗洛伊德学说的突出贡献杨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埃里希·弗洛姆认为,西·弗洛伊德和马克思“都是现时代的设计师”。“他们为建立一门新的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1]。的确,弗洛伊德以他对人类内心奥秘的卓越发...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通过改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提出了“爱欲解放论”。这一理论不仅在西方社会,而且在我们国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不少人把它理解成一种主张“放纵性欲”的理论。其实,这是误解。本文根据马尔库塞提出“爱欲解放论”的主要著作——《爱欲与文明》中的论述,对它作出介绍和剖析。“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马尔库塞认为,精神分析学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学,而且是一种哲学,其主要哲学价值在于向人们揭示了人的心理结构的秘密,并由此在一种新的的意义上规定了人的本质。他的《爱欲与文明》一书的副标题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哲学探究”,所谓“哲学探究”,就是通过剖析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提炼”出人的本质是“爱欲”的思想。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他在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的底部,发现了一个一直被人忽视的“无意识”领域。  相似文献   

15.
周谷城的艺术创作理论在六十年代被朱光潜等学者认为是克罗齐表现主义艺术理论乃至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中国翻版,这是一种不确切的论断.周谷城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他吸取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表现论艺术创作理论,他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原理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进行改造的尝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20年间,一系列重要著作重新形成了对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看法。这些修正性著作既抨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陈述的有效性又抨击它的科学地位。埃伦伯格(H.Ellenberger)用他里程碑式的《无意识的发现》(1970)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进一步地开创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这种整体重估。他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了弗洛伊德是多么深受19世纪动力精神病学先驱的影响。在他所说的历  相似文献   

17.
罗伯-格里耶的诗学明显地受到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基于弗洛伊德学说,罗伯-格里耶把"意识"视为不值得关注的"虚假世界",而将"无意识"视为值得重视和探索的"真实世界";罗伯-格里耶强调创作的个人动机,认为文学作品的主角不是对他者的摹仿,而是作家"自我"的化身。罗伯-格里耶剖析了自己作为文学家的特质,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文学艺术家有如精神病患者的假说。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无意识——拉康理论评述夏冬红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分析学家。他是带着一股叛逆精神而跻身于法国精神分析舞台的,他有许多大胆的假设与有说服力的实践。拉康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他的任务便是...  相似文献   

19.
麦尔维尔小说《白鲸》中人物意识和无意识的多层次描写使得他的小说在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刻画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对人的心理的研究与弗洛伊德有许多相合之处,因此,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以更立体地把握麦尔维尔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对心理疗法这一工作经验推广,导致在战后时期形成了批判弗洛伊德的一定的框框。(1)许多人除了赞同弗洛伊德主要的、深刻的精神分析的思想外,还认为必须“克服”弗洛伊德学说的片面性。(2)认为弗洛伊德的自然科学观点及其唯物主义和纯理性主义,是他的学说片面性的原因。(3)弗洛伊德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