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羽,可以说是过去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从《三国志》及其它史籍记载中,人们知道他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从遍布各地的“关帝庙”中,人们又知道他是一个光耀尘凡的“武圣人”。从文艺作品及舞台上,人们更知道他是一个红脸美髯的英雄。即是说事实上存在着历史人物、被神化了的和艺术形象的三个关羽。今天历史研究和文艺研究对这三个美羽,应该具有不同的任务与要求:对于历史上的关羽,要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于武圣人关羽,则应揭示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进行恰当的批判;对于关羽的艺术形象,就必须具体分析,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予以批判继承。本文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历史上的关羽其人  相似文献   

2.
要对关羽的历史事实作考证,应该以<三国志>等史书为重要资料,不能以小说、民间故事、传说为依据.从历史考证的角度看,李存葆的<东方之神>所说的关羽仗义杀人、桃园结义、为保刘备夫人而降曾等均无史实根据,都是美化或神化关羽的产物.关羽被神化的原因主要是历代统治者的着意打造,此外还有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和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需要.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将这个被神化的关羽作某些改造后继续供人崇拜,而是将它还原为一个人,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造神的由来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与历史人物关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结局更是被赋予了宗教色彩:皈依佛门。这不是作者的凭空构想,而是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将关羽纳入佛教体系,改造成为佛教中的护法伽蓝神。这种改造反过来又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文学领域,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美化、神化都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人物,达四百多个,揭示了“人才为兴帮之本”的思想。而在这众多的人物之中,关羽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作品通过对关羽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其“忠义”观的描写与揭示,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与人生理想。而“忠义”思想则贯穿了关羽这个人物的一生,成为千百年来“忠义”的化身。而“汉家节”成了其“忠义”根源。以品德、气节写忠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作品所集中表现出的关羽人物形象的核心品质,通过其高尚的品德、气节写出了他的“忠”与“义”l、桃园三结义小说一开始,通过“宴桃园豪杰三…  相似文献   

5.
诸葛壳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在他27年的政治生涯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误,他是兼功过于一身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代统治者的一再褒奖,由于一些史学家的溢美,由于罗贯中的精心虚构与夸张,由于民间艺人的辗转粉饰和渲染,逐渐把他塑造成为一个完美无缺、一贯正确的神圣人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简直成为智慧与正义的象征了。这个经过美化并神化了的艺术形象,虽然颇合“高大全”的创作标准,但却有失历史真实,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依据真实的史料,对历史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近年来,史学界同仁写了不少重评诸葛亮的文章,笔者也不揣浅陋,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誉满天下,乃具千古风范的历史人物。有关他的各种文学作品、戏曲、电视、成语、谚语等,老百姓耳熟能详。诸葛亮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不仅是治国的贤相、打仗的英雄,而且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范式,因而成为千百年来民众崇拜的偶像。然而,历年来,随着志人小说、讲史话本、戏曲、民间传说、评话等过分的渲染和夸张,偶像成了未卜先知的神人,诸葛亮被神化甚至被异化了。鲁迅先生曾批评著名的小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即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位贤相,北京印刷学院教授贺准城先生凝多年研究的心血,对历史记载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关羽、鲁肃等艺术形象的分析,肯定了作者借历史故书的再现抒发自己思念故国的传统“汉家节”思想。  相似文献   

8.
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在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中的确有诸多的虚构或曰“篡改”,但非“歪曲历史”;在关羽和诸葛亮的形象塑造上,自不乏美化和神化成分,但非“胡编乱造”;“无情和残暴”,并非“英雄”的“必备条件”,英雄也绝不是战乱的必然制造者;曹刘的正统及政权合法性问题本来就是一个陈年旧账,亦无必要非得厚此薄彼;至于《三国演义》书中所存在着的职官、地理方位等方面的错误,当不应成为全盘否定此书之价值的主要依据;而该书之所以被尊奉为“文学经典”,则更是数百年来经受了时间老人严格考验和广大读者反复筛选的结果,因之,也就当然不是由某一个人所能说了算的!  相似文献   

9.
清初统治者在历代帝王庙中专门建造关帝庙奉祀关羽 ,并不断加封 ,彰其忠义 ,使关帝崇拜在清朝发展到极盛。这进一步说明作为少数民族的清初统治者为维护皇权、笼络民心而极力倡导关帝崇拜 ,正是由于关羽的仁、义、礼、智、信符合封建统治者所需要的道德规范 ,是统治者利用神权进一步加强统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三国》全书,其中能够受到人们(包括普通人民和统治者)普遍敬仰的英雄形象还要首批关羽.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上的欠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谈到关羽时,却说“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清代小说评论家毛宗岗也于《读三国志法》里说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那么,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形象生,为何独数夫羽的声誉最为广大呢?我想莫过于下列三种因素.一、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尊崇.二、小说本身的传播.三、戏剧的表演不息.作为小说,该者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关羽形象呢?我认为必须抓住关羽一生中的两个主要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猛将如云的三国,关羽的功绩比不上东吴的周瑜,也比不上魏国的张辽.即使在刘备麾下,他也未必能超出张飞、赵云和黄忠.但是,在后世的民间传说和艺术作品中,关羽的形象却大放异彩,关羽的名字家喻户晓,世代传颂.他曾经被人们称颂为扶困救危的江湖义上,后来又被美化为大义凛然的一代忠臣.明清以后,关羽竟被尊崇为“武圣”,成为帝神,与文圣孔子并列,关帝庙、关帝神像遍及全国.一介武夫,被后世人塑造为义士、忠臣、圣人,既受到劳动人民的拥戴,又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成为全民族崇拜的偶像.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注目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2.
湘军在晚清历史上声名显赫.作为湘系官宦子弟,谭嗣同最初对湘军有着一种朴素的认同感.他赞颂湘军的功业,崇仰湘军人物并以之作为偶像.但是,到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谭嗣同开始打破偶像,对湘军及其人物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与否定.发生这一转变的深层原因在于谭嗣同放弃了他早年尊崇的"圣人之道",转向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在这种情况下,湘军作为清廷维护其封建专制主义"私天下"的工具,自然遭到了谭嗣同的唾弃与痛恨.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在前代对关羽神化的基础上 ,再次加封神号、提高祭祀规格 ,由于统治者的造神运动与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戏剧等的传播 ,故在明清二代世俗社会掀起崇信关帝的热潮。凡助战斗、佑科举、祛灾害、保商贾、结盟会等 ,遍及世俗社会的各个阶层与活动中。明清时期的关帝崇信不仅是世俗社会的民间文化活动 ,而且它是封建统治者统治民众的精神工具  相似文献   

14.
皇权政治背景下的奇特景观:忠文化与关羽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文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以后的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采取各种手段,大力推行"忠君"文化,倡导关羽崇拜是其重要环节。历史上,关羽一度是以"义""勇"形象出现在世俗社会中的。后来被塑造成"忠"的典型而加以顶礼膜拜。明代对关羽的崇拜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清代则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在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之后,忠君文化终于伴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而谢幕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大凡宗教,总是有一些清规戒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其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关于安拉独一的观念和人们对安拉内心的信仰、神秘的体验和情感,因而严格禁止一切形式的偶像崇拜。由于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的阿拉伯人大多数是偶像崇拜者,要把他们统一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就必须废止过去五花八门的偶像崇拜。这些偶像绝大部分是神化了的人物和动物。因此,毁弃偶像并禁止画制人物动物像便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颇具影响的艺术形象,长期以来,围绕这个形象的思想意义,曾经有过充分的讨论,但这个形象本身的美学意义,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试图对关羽形象的悲剧美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以期说明关羽形象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我们把杂剧、评话中的关羽形象和小说中的关羽形象作一比较,就会发现,虽然杂剧中的个别关于关羽的剧作曾经点染过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但总的来说,杂剧和评话中的关羽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而小说中的关羽则是一位悲剧式的英雄。罗贯中塑造关羽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民间传说中的昭君与史书中的昭君截然不同,也不同于文人墨客笔下的昭君.从民间视野对昭君传说进行分析,认为在民间传说中,昭君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被神化的人物,才成为当地劳动人民的保护神.昭君的神奇能力是昭君神化的主要体现,有些神奇能力是昭君自身具有的,有些则是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感动神灵而获得的.昭君的神化体现了劳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散布的极左思潮的干扰,在太平天国史上,一些人物被神化了,而另一些人物则被鬼化了。北王韦昌辉就是被鬼化了的人物当中的一个,什么钻进太平天国内部的阶级异己分子”啦,“投机革命的阴谋家”啦,等等,仿佛他一出娘胎就是个坏人,好象他是有计划打进太平天国专门搞破坏似的。我们认为,这不是学术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应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事实上,韦昌辉在太平天国史上发挥过重大的作用,有过一定的贡献,当然也有不可饶恕的罪过。本文不打算全面的论述韦昌辉,只想着重谈谈他对太平天国所作的一些有目  相似文献   

19.
近代关羽和岳飞祀典在官方塑造国家“忠义”典范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时期,清廷为激励将士在内外战争中为国尽忠,将关羽祀典的规格从“群祀”升为“中祀”.由于参加关羽祭礼的官员敷衍与懈怠,这一祀典的“神道设教”功能并未得以有效实现.民国初年,关羽和岳飞被塑造成军人“忠义”于国家的楷模,并同时进入国家祀典.不过,关岳祀典无助于解决北洋时期不同政治集团以武力操控中央政权的格局,反而激起了有识之士对“武治主义”的批判.南京国民政府废止了关岳祀典,但其又被日伪政权扭曲性地改造成粉饰自身正当性的文化工具.近代关羽和岳飞祀典的变迁,表明传统“忠义”符号在近代中国政治语境中具有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浓厚感情,表现在人们对于自己及其祖先出生的那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疆域土地、山川河流的一种天然眷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评价历史人物或流派,爱国主义是一条重要的政治准则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其表现层面之一是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来侵略和骚扰。作为历史范畴的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南宋浙东学派所体现出的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同样应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十二世纪一、二十年代,金奴隶主贵族在灭辽过程中,已经看到了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外强中干的本质,引起了金奴隶主贵族南下攻宋、问鼎中原的政治野心。金在反辽战争后,对宋发动战争,由原来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逐步转变为对宋的掠夺性的侵略战争,其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朝统治者对中原地区人民所施加的种种暴行,激起宋辖区内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这种反抗金贵族以及后来反抗蒙古贵族民族压迫的斗争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