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 意识形态的变革,首先是由社会结构性质的变化所决定的。要探讨意识形态变革,有必要认识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实际变化。就基本特征而言,最近10年中,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变革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结构的目标导向从政治原则向经济原则转变; (2)社会结构的组织形式由机械组合型向有机组合型转化;  相似文献   

2.
从197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此后,中国人民逐渐告别了“广场政治”,重新回归世俗生活。经济体制的变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基层群众微观的经济、政治行为得到凸显,社会结构不断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由单一僵化向灵活多元转变,政治结构由中央集权向有限分权转变,阶层结构由两个阶级向复杂阶层转变,意识形态结构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加速期大学生社会化的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社会化的内容、模式和目标三方面都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社会化模式由单向进行向双向互动过渡、由线性模式向网状模式转变、由真实社会化向虚拟社会化转变。大学生社会化目标由完全的同一性转变为有个性的发展,由个人和社会目标的分离变为个人和社会目标的统一。社会转型加速期大学生社会化的新变化和新内容,对高校就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社会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产业结构发生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社会结构变化,社会以职业来划分的各阶层的比例关系也发生改变,新的社会阶层形成。该文借用西方国家“蓝领阶层”、“白领阶层”等概念,分析了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后社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行为失范型社会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西方城市社会学的有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从社区结构、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变化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我国当前由传统农村社区向城市转化过程中引发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行为失范型社会问题发生的结构性根源。  相似文献   

6.
19世纪40年代中期,爱尔兰爆发了一场因马铃薯歉收而引发的大饥荒.大饥荒造成社会经济的全面崩溃,致使土地占有形式由小农庄占多数向中型、大型农庄占主导转变,经济结构也随之由种植业向畜牧业逐步转移,同时导致爱尔兰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与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近代英国社会由高度分层的五分层等级社会向三层式社会结构变迁,又从三层制塔型结构向中间不断膨大、分层越加细密、难以阶级属性描述的梨性结构变迁。在这个流动与变化的过程中,社会分层的相对性、模糊性、互动性和变化性最为本质。社会上层引领、各阶层参与建构的文化认同新要素,起到了整合分层利益、固着分层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它表现为精英向下吸取各阶层价值观念,全社会向上看齐精英传统理念,从而共同铸就近代英国"绅士文化",在分层结构变迁中文化的牵引作用成为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人们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结构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而人的需要又可以简单地分为情感需要和理性需要 ,与此相应 ,人际关系结构可以分为情感型人际关系和理性型人际关系。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 ,由于受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人际关系结构明显表现为以情感为核心 ,重情不重理是传统中国人行为的普遍逻辑。但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人际交往中理性成分日益增加 ,人际关系结构表现出由情感型人际关系结构向理性型人际关系结构变化的趋势 ,我们必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人口流动和迁移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典型现象,不论是对流出地还是流入地而言,都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组织体系的变化。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5亿,其中安徽省流动人口达1 697.49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4。现阶段安徽省人口流动和迁移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由个体劳动者外出务工转向核心家庭整体流动,流动人口稳定性增强,新生代80、90后流动人口成为社会主力军,人口流动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权力结构是议会主导型。 2 0世纪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政权力的扩张 ,政府权力结构由议会主导型向行政主导型转变。与此相适应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机制也由单一控权模式向多元控权模式转变。现代西方政府权力的结构变化及其平衡模式完善 ,对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