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英文称赞语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DCT形式收集数据 ,研究中文称赞语的分类特点、句法结构、词汇特征及称赞答语的情况 ,并与英文称赞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除了显性称赞占主要地位外 ,还包括隐性称赞、非称赞和零称赞 ;显性称赞的句法结构与词汇呈现出公式化 ,与英文称赞语研究既相似又不同。称赞答语的结果表明多数人采取英文称赞答语中的接受策略 ,与中国传统规范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兼顾形式(focusonform,FonF)的导引手段如何影响青少年英语初学者对请求策略的习得。极端显性的FonF操作为显性教学,除了输入输出活动外,还提供元语用知识;隐性的FonF除了输入输出活动外,还对输入进行视觉强化;极端隐性的FonF只提供输入输出活动。学习者参加了一次前测和两次后测。结果显示,对总体策略使用来说,不同的FonF同样有效;但对策略分布来说,隐性的FonF无效。从长期效果看,只有极端隐性的FonF在总体策略使用和策略分布两方面部有效。这表明,虽然注意有利于二语习得,但注意所诱发的认知机制受形式特征和学习者特征的影响,在青少年初学者中,并不是越外显的导引手段就越有效。  相似文献   

3.
语用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课堂语用教学对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藏族大学生作为三语习得者的语用能力现状,并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了开展语用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两种语用教学方式,最后,提出了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藏族大学生英语听说课语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目标语,对四川成都西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显性语用教学条件下学习英语请求策略的情况作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性语用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显性语用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目标语,对四川成都西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显性语用教学条件下学习英语请求策略的情况作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性语用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记语习得是我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构建和语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具有独特的习得规律和发展特征。结合语料库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的类型和频次呈渐进性增长具有层级性,但与本族语者相比,我国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使用频次较少,且习得类型上存在倾向性。同时,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不足制约了其话语流畅度及语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Pomerantz研究的美式英语称赞语的模式为框架,通过会话分析法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称赞语进行分析,研究称赞语在中美两种文化里的不同,并对称赞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指导下,本研究以某高校英语专业三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比显性和隐形形式教学对英语学习者的善意批评语用能力的培养作用。研究发现:对于课堂外很少使用英语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用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显性形式教学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更有效,但也不能否定隐性形式教学的价值,最理想的方法是显性和隐性相结合使用;显性和隐性形式指导对英语学习者的培养作用可以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9.
英汉称赞语之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英汉称赞语之比较石宁(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在讨论英汉称赞语存在的差异时普遍认为,中国人感情比较含蓄,不善于直接称赞对方;西方人感情外露,称赞语和其它客套语被他们时常挂在嘴边,在很多场合都能使用。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称赞时,总表...  相似文献   

10.
汉语称赞语的应对话语、称赞形式、称赞话题和场合与英语称赞语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提出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有明显不同的侧重。这与东西方“礼”的传统价值观念、“礼貌”言语行为的认识层面和东西方所持有的合作观念与礼貌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从中西方礼貌原则入手,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恭维语回应中言语行为的使用,分析这一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类型,并分析导致语用迁移的因素,从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12.
隐喻听辨障碍一直是隐喻习得研究当中被忽略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借助实证方法,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究隐喻听辨障碍具体表现以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隐喻词性、隐喻密度、隐喻深度以及信息语境对于隐喻听辨均存在显著影响,这对于一线教学以及测试研发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语用意识相对薄弱,从而影响了其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基于Thomas关于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理论,借助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率进行统计,发现跨文化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汉英词汇逐字翻译、英汉词义等同、套用母语表达结构三个方面,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中西文化差异和传统英语教学以及母语负迁移对目的语产生负面影响等。因此,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与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多了解西方的文化,并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英语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方法,以降低或消除跨文化语用失误率。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成功地进行交流。传统英语课堂仅满足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具备了某一目标语语法,并不一定具备了语境条件下恰当的语言行为能力。语际语用能力具有可教性,表现为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如何习得、发展和理解语用。课堂语际语用教学可以是提供元语用信息的显性指导,也可以是通过目标语的输入和使用的隐性指导。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语际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国外大量的及国内为数不多的对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中受到启发,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探讨L2学习者实施和习得请求言语行为的模式,为促进学生中介语语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启示。根据话语填充测试问卷的调查结果,通过对两组大学本科生的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的横向研究,发现两组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实施和习得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时,表现出与ESL学习者相似的特征和习得顺序。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技术考察二语非限时写作中四词词块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大多数本族语者笔语词块在二语写作中低频输出或零输出;学习者在写作中大量使用高频四词组合,但其中有些为本族语者口语词块,绝大部分则在本族语者语篇中相对低频。鉴于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词块产出水平差距较大,教师应重视词块教学,并可将语料库引入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运用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来对比分析不同层次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发展的趋势以及特点。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语块的重复使用减少,丰富度提高。但是与本族语者相比,在语块的储备和丰富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按照语块的结构进行分类后,学习者在从句类和惯用法语块的使用上呈上升趋势。在介词类语块的使用上,学习者之间差异较小,但与本族语相比,使用的比率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8.
以"注意假设"理论为载体,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显性的形式加工输入和隐性的形式强化输入在中国语境下,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Wish型虚拟语气的作用.借助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显性的形式加工输入能促使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WISH型虚拟语气;而隐性的形武强化输入在这点上没有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以拒绝请求言语策略选择为例,通过语篇补全测试考查了两组不同语言水平受试的语用能力发展情况,并与一组外籍教师的作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并未随其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两组受试在拒绝策略使用基本相同且作答时会受到自身相对社会地位高低的影响,与外籍教师组的作答均有一定差距。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课程设置会对其语用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英语学习不仅关涉到交际性工具的掌握,也直接或间接地触及了学习者的文化认同。本文在Hofstede文化价值维度的视角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交际风格着手,探讨了校园情境下英语学习者交际风格变化和文化认同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外语学习者在保持母语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有了新的"英语化"的认同;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批判性、多元化、生产性的交际风格取向对这一认同现状起到了推动作用。外语教学上应加强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的对比分析,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