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战国策·燕策二》)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雨”是名词用如动词。查《说文解字注》:“雨,水从云下也。段注:引申之,凡自上而下者称雨。”按:雨,甲骨文写作“(?)”,上象云,下象雨滴。用作名词,指所下之雨,如甲骨文(南明四二六)“有大雨”;作为动词,则指下雨,如甲骨文(京三六五)“甲子不雨”、甲骨文(佚一一○) “壬戌  相似文献   

2.
《异苑》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笔记小说 ,久受重视。中华书局刊出范宁先生校点本 ,甚便读者。由于此书向乏善本 ,可资旁证的参考材料也不多 ,校点尚有可商之处。本文针对标点方面存在的“当断而不断”、“不当断而误断”、“句号逗号不当导致层次不清”、“叙事语误为引用语”等四类问题分别举例并提出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3.
“以”是古代汉语里一个用法较多的虚词,它的一些用法在现代汉语里仍在沿用。值得注意的用法有下面四种: 一、用在动词前面的“以”用在动词前面的“以”,它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它前面可有逗号,也可无逗号。如: (1)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团结抗战以求解放……(《毛泽东选集》第二卷,537页) (2)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  相似文献   

4.
政治意识笼罩下的原始五行观——对《洪范》“五行”概念的性质及其思想史意义的再认识胡新生《尚书·洪范》是中国古代最早将水、火、木、金、土列为“五行”并系统论述五行特性的重要文献。准确把握《洪范》五行观的内涵和性质,对于理清古代五行学说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史勘误     
《晋书.五行志中》有一段话;“明帝太宁初,童谣曰:‘恻恻力力,放马山侧.大马死,小马饿,高山崩,石自破.’及明帝崩,成帝幼,为苏峻所逼,迁于石头,御膳不足.此大马死小马俄也.高山,峻也,又言峻寻死.石,峻弟苏硕也.峻死后,硕据石头,寻为诸公所破.复是崩山石破之应也.”《宋书.五行志二》作“恻侧力力,放马山侧.……‘石’,峻弟苏石也.峻死后,石据石头,寻为诸公所破也.”《世说新语.方正篇》第37条注引《灵鬼志谣征》曰:“明帝初,有谣曰:‘高山崩,石自破.’高山,峻也.硕,峻弟也.后诸公诛峻,硕犹据石头,溃散而逃,追斩之.”《世说新语.方正篇》和《晋书.五行志》都言苏峻弟为苏硕,而《宋书.五行志二》说苏峻弟为苏石,究竟孰是孰非,或者皆非,让我们来考查一下.  相似文献   

6.
《宋书·五行志》拾误刘黎明中华书局点校之《宋书》,广泛吸收了前人的校勘成果,成为当今较好的读本。但是,其中《五行志》误漏仍时有所见。兹举所抬,供《宋书》再版时参考。一、《宋书·五行志》:“晋惠帝元康元年七月,雍州大旱,殒霜疾疫。关中饥,米斛万钱。”(...  相似文献   

7.
根据党中央加强古籍整理的指示,我校最近成立了《八旗通志》校点组,进行该书的校点工作. 《八旗通志》初集是清乾隆四年修成的官书,共十六函八十册二百五十卷,约三百万字.全书主要取材于《清实录》、《清会典》、《上谕八旗》等书,也收录了许多有关八旗的文书档案.内容包括旗分志、土田志、营建制、兵制志、职官志、学校志、典礼志、艺文志、封爵世表、世职表、八旗大臣年表、宗室王公列传、名臣传等  相似文献   

8.
郑红、曾祥明两同志在《而——名词作状语与作动词的“试金石”》(见《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第9期,以下简称《“而”文》)一文中,认为“凡是遇到‘名词+动词’的组合,而这种组合又不是主谓结构而是名词作状语与作动词难以区分,便可用‘而’这块‘试金石’去试一试。如果可以加上‘而’,即是连动;如果加不上去,则是名词作状语。”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动词作动词的状语,语法学家作过不少的研究。动词是否可以作别的动词的状语,认识不很一致。有的认为能作状语的动词很少,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说:“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其他动词很少做状语”(下册,第343页);《汉语知识》也认为要:“动词有时候也可以作别的动词的状语,如‘他微笑地看着’”(第174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有的认为个别的动词必须带“地”才能作状语,华宏仪的《实用汉语语法》指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五行角度分析《说文解字》中五行字“金、木、水、火、土”以及五行部首字下众字所反映的文化意蕴。《说文解字》所反映的五行文化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许慎释义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说文解字》所反映的五行文化,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及社会生活、增强民族自信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诗经》五首篇名试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共有305首诗。其中299首诗均是截取诗中词、句或略加改动以名篇。但其它六首,即:《小雅·雨无正》、《小雅·巷伯》、《大雅·常武》、《周颂·酌》、《周颂·般》、《周颂·赉》的篇名为另外拟定,颇为特殊。对此,诸家说解各异,迄无定论,故很有必要作一番考证。现就其中的五首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一、《雨无正》此篇名“雨无正”最难索解。“雨”无所谓“正”与“无正”,而名“雨无正”岂不怪哉!《诗序》:“雨自上下者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此属强解,实迂曲难通。陈奂云:  相似文献   

12.
俗语,古时称谚。《礼记》记述:“谚,俗语也。”《汉书·五行志》记述:“谚,俗之善谣也。”《说文解字》记述:“谚,俗所传言也。”谚,古代就是广泛流传的俗语。探讨一下扬州民间流传的俗语,这对研究俗文学和扬州乡土风情是有所裨益的。据笔者所阅资料,扬州地方俗语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兹略举例证明。  相似文献   

13.
1.1 《诗·大雅·桑柔》:“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毛传:“菀,茂盛貌。旬,言阴均也。劉,爆烁而希也。瘼,病也。”《尔雅·释诂》和毛传的这个释义是把“劉”看作“剥落”的意思。我们认为这个释义不确。我们对《诗经》中由动词“采”组成的结构的用例进行了统计,共得52例。除此用例外,其余51例都是述宾结构,宾语是表植物名称。那么作为述宾结构的“捋采其劉”中的“割”,电该带表植物名称的宾语,而不该带“爆烁而希”这种意义的宾语。  相似文献   

14.
《祖堂集》二十卷,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师所编语录汇集,长期失传,八十年代初才由日本传网国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禅宗史资料之一。《祖堂集》比较接近五代时期口语,是研究唐五代语言的宝贵资料。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和志村良治的《中国中世语法研究》都引用了《祖堂集》中的大量例证。①国内学者也作了一些研究,蒋绍愚先生就诠释过其中的一部分词语。②本文也对《祖堂集》中的“了”、“造”、“若子”、“取”、“好”等几个词语试加解释。了王力先生认为,“了”字最初是动词,是终了、了结的意思,这种“了”字东汉时代出现。到了南唐以后,逐步发展为形尾“了”。发展为形尾的标志是,“了”紧贴着动词而且放在宾语的前面,五代大概是形尾“了”开始出现的时期。③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心”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最系统完备的文学理论专著,刘勰以“文心”名题,并释曰:“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誉人则“五行之秀”、“天地之心”;并曰:“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吐露出对“心”的深爱之情。作者在《序志》篇的“赞”中写道∶“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  相似文献   

16.
早在《尚书》《左传》《国语》等典籍中就有了五行说的记载,战国时随着天文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五行说也更为发展和流行.五行是以木、金、水、火、土五种物质为概念解释客观事物运动的学说,用五行的相生相克说解释宇宙.这就使人们意识到有一个客观规律支配着世界,因而五行说是含有某种朴素唯物论成分的.五行说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历史学、音乐和医学等发展都起到一定历史作用.战国晚期一套完整的阴阳五行学说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进一步的结合.”(任继俞《中国古代医学和哲学的关系》,五行说反映在自然观的主流是唯物的,当战国晚期邹衍用它来说明社会历史时则陷入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7.
《庄子.大宗师》中“简”字释义历来歧见纷出,主要归为三种观点。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中数处提到了“简”,其义为“不以小害大,不以轻害重”。此义和《庄子.大宗师》中“简”的意义极相符合,只不过在《庄子.大宗师》中“简”用为动词。简的“不以小害大”义是由其本义“大”引申来的。  相似文献   

18.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大千世界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把物质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的形态,《国语·郑语》载史伯的话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古希腊、古印度也有类似看法。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  相似文献   

19.
帛简《五行》中的“五行”观念 ,代表了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早期理论形态 ;但帛简《五行》中的“五行”观念是否源于原始的“五行”学说 ,学术界很少论及。本文记述了作者对帛简《五行》篇与原始“五行”学说之间联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五行》有一个重要范畴“和”,“和”又有一个等值的范畴即“时”。二者关联的是,仁、义、礼、知(智)四种德之行跃升为“善”,仁、义、礼、知、圣五种德之行跃升为“德”,以及德行达到最高境界时的践行方式。“和”一般被解释为“和谐、协调”,这种认知有悖于《五行》体系给出的界定,也背离了该范畴的历史渊源。《五行》之“和”乃取义于跟《洪范》“五行”中的五味关联甚深的“和羹”、“和五味”,以及由此滋生的“和五声”等观念,意指参与其中的各元素的个别存在被超越而生成新的同一体,因此并无“和谐、协调”可言。《五行》“和”(或“时”)深刻继承了《洪范》“五行”说蕴含的五味和的结构框架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