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春无悔十年路──记江苏省统计工作先进个人、淮安市七洞乡统计助理孙林文/李海俊淮安市七洞乡统计助理孙林同志在统计工作岗位上,已辛勤工作了10多个年头,从20岁到30多岁,把青春献给了平凡的统计工作。1984年,孙林从朱桥镇苗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岗位上,被...  相似文献   

2.
全国首次农业普查,锡林郭勒盟13个旗县市区共抽调培训动用了四千多名农业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在这支普查大军中有一位身患癌症,忘我无私的女普查员格外令人敬佩,她就是太仆寺旗宝昌镇妇联主任陈有林。对梁上阵当农业普查员宝昌镇管辖有三百多农普调查户,分6个普查小区,镇政府决定从镇干部中选调熟悉农村情况,思想文化素质高,工作认真肯吃苦的同志当农业普查员。陈有林了解农村情况,做群众工作有经验,尤其是妇女工作很有一套,是农业普查员的最佳人选之一,领导欲抽调;又担心她的身体。陈有林知道后主动找镇长,要求担任”普查员…  相似文献   

3.
在苏联,统计工作人员,像所有其他各类工作人员一样,充满了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自豪感。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做了十几年、几十年统计工作,愈做愈带劲,并且愿意把一生的全部精力献给统计事业。在工作中,他们虽然也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但是他们从来不怨天尤人,而总是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  相似文献   

4.
《统计与预测》从她1982年呱呱坠地起,就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爱护和支持,也深得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更可贵的是她始终自强不息,奋力搏击,历经17个冬夏与春秋,一步一个脚印,表现堪称不俗。记得八十年代初,各地统计刊物顺应时代之需陆续问世,《统计与预测》也应运而生。她独树一帜,把当时人什1还颇为生疏的"预测"二字写在自己封面上,把预测与统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宣传和普及预测的科学知识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实和丰富了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的内涵。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既传播统计科学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数海人生     
今年正值本人从事统计工作20周年.心有所感,写成文字,给自己,同时献给广大的统计同仁。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在省、市统计系统,还是在市政府有关经济部门,参加工作仅三年多的何晓红同志都算得上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她主要从事绍兴市统计局GDP数据的核算工作和对绍兴市经济形势的分析工作,多次受到省统计局和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表扬与肯定。年仅26岁的她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靠的是什么?何晓红的回答非常简单 :勤奋、用心、刻苦。何晓红1976年出生在绍兴县马山镇,有着农家子弟共有的勤劳、善良和坚毅的品格。她求知欲强,心存大志,经过刻苦努力,以优良成绩考上了西安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从此和统计数据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浙江统计》2001,(12):28-29
一位哲人说过 ,不论做什么工作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最大的动力。正是凭借对统计工作的热爱 ,激励着楼萍在统计这片热土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耕耘 ,用她的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统计工作者的奉献之歌 !楼萍是60年代的独生子女 ,出身在农村 ,由于祖父成分富农 ,小时候她一直生活在“家庭成分不好的”阴影之中 ,初中毕业虽品学兼优入了团 ,但没被推荐上高中。于是面对现实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 ,在生产队的三年中 ,插秧、割稻、挑栏肥、推车 ,不论多繁重的农活 ,楼萍都干。三年的艰苦劳动 ,不仅磨炼了她的身体和意志 ,更使她懂得了人生的…  相似文献   

8.
<正>25年,9000多个日日夜夜,她不满19岁就走上统计工作岗位,把初心种在马河大地上,把青春奉献给马河镇人民,她忠诚履行使命职责,练就了过硬的统计业务能力和扎实勤恳的工作作风。她是领导眼中的“模范生”、同事心中的“老黄牛”、同行口中的“老炮儿”,先后被评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省级先进个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市级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获评荆门市、东宝区统计工作先进个人、服务经济发展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9.
在浦江县郑宅镇堂头办事处,有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热心统计事业的统计员,自1987年担任现职以来,在交通不便、通讯落后、需翻山越岭的艰苦条件下,他走遍了堂头的山山水水,跑过了堂头14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的家家户户,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统计事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镇先进工作者和县先进统计工作者,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他就是堂头办事处会计辅导员兼统计员杜新建同志。热爱统计事业,工作扎实勤恳堂头办事处(原堂头乡)地处浦江东北部山区。有14个行政村2700多农户,7300多人,18个自然村不通公路,是浦江5个贫困乡之…  相似文献   

10.
勤奋敬业不让须眉记韶关市统计局严惠兰事迹刚过不惑之年的严惠兰同志,她已在统计战线上奋斗了二十多个春秋,是一位统计“老”兵。1975年她从企业调到计委生产统计科从事统计工作,先后干过综合、工业、农业、基建等统计专业。20多年过去了,她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统...  相似文献   

11.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将全部的情和爱献给统计事业的老领导——陈明。陈明是陕西省统计工作的开创者,又是西安统计院校的奠基人,在全国统计界颇有名望。为祝贺中国统计机构创建10周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西安一家医院的病房里采访了他。七旬多的陈老神采奕奕,爽朗健谈。一提起统计工作,陈老的话语就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2.
她中等身材,40出头,现任祁县统计局副局长兼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主任,泼辣的性格和高度利落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在兼任祁县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主任期间,她一:想着名查,一C为了普查。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了这次意义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上。1996年11月份以后,正是祁县基本单位普查进入关键阶段,170O多张基层表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部处理完毕,进机前的数据质量审核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否则将会影响到年报和农普工作的正常开展。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她没有妥协,她要求普查办全体专业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加班加点,晚上不到十点不准回家,一…  相似文献   

13.
献给祖国     
张燕 《青海统计》2006,(9):41-41
十月的金风吹拂着五星红旗,让她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招展在神州大地;十月的金风扣动着我的心弦,奏响着激动的欢歌和美妙的乐章;十月的金风吹散了乌云阴霾,招来了彩云霞绯,展示晴空万里。看!山清水秀、龙腾虎跃;听!唢呐声声,凯歌阵阵。千歌万曲献给伟大的祖国、亲爱的祖国!呵,祖国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象建设高楼大厦一样打好基础,贸易统计工作也不例外。我从事这项工作时间不算很长,满打满算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克服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和干忧,理顺了工作中许多不顺畅的渠道和环节,纠正了不少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基本理清了大同市贸易外经统计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操作规程,尤其是对大同市贸易餐饮经济一些主要指标的定位数据,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销售和有关销售的各种结构性的数据以及商品交易市场的成交情况等等,做到了心中有数。能做到今天这一步…  相似文献   

15.
早就听说江西省浮梁县三龙镇有一位叫程美荣的妇女,她孝敬公婆、爱护子女、热心助人,受到乡邻们的一致夸赞。联系采访多次均被推辞,她说:"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做的,也没做什么大事,不值得宣传,你还是去报道别人吧!"经不住记者的耐心说服和软磨硬缠,她终于答应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不写她,或许大家还不认识她。她不是名人,也不是英雄,更不是地位显赫的大人物.然而,恰恰就是她——陈慧芬,浙江黄岩罐头食品厂的统计员,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人,在统计这块园地里,艰苦耕耘,辛勤实践,用劳动的汗水实现自身的价值。于细微处见精神陈慧芬同志一九九0年因患胆病,做切除胆囊手术时发现肝区生瘤。几年来肿瘤越长越大,到一九九五年上半年已达七公分,非手术不可.几次联系去省外手术,均因工作繁忙,无人接替,无法脱身不得不推迟治疗。九月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开始,台州市黄岩区工普办考虑到黄罐厂陈慧芬…  相似文献   

17.
“脸上长皱纹不要紧,只要心里不长皱纹,我们就永远都不会老。”这是刚跳完广场舞的姚大姐常说的一句话。姚大姐退休已有10年了,她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爱好广泛。退休后不仅包揽了所有家务活支持丈夫和孩子工作,还积极参加了老年大学,练剑法、跳舞、做绢花,每天吋间排得满满的,见了她的人都说她越活越年轻了。我也被她的乐观、豪放和进取精神深深打动了。  相似文献   

18.
戴秋华大姐在漳州调查队系统工作了30多年,与我做同事近20年,在同一个办公室共事7个年头。回忆她的职业生涯,虽然是用年做单位,其实也就弹指一挥间,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留下的脚印太少,仿佛才迈开步子,就走到了退休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9.
杨建国同志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把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全部献给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为党旗增添了光彩,为农业普查事业的辉煌倾注了全部心血。  相似文献   

20.
晋城市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汝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元月11日6时10分不幸逝世。我作为一名在他身边工作并相识27年之久的统计工作者,感到万分的悲痛。刘汝筠同志呕心沥血地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山西,特别是晋城的统计事业。他是天津人,毕业于南开大学,1954年分配到山西省统计局工作。1958年8月至1985年6月间,曾先后在原晋东南地区统计局、晋东南计委工作。市管县体制改革后,他任晋城市统计局副局长(主持工作)。刘汝药同志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他严于律己并严格要求同志。他曾主持召开局务会并提出,上班时间不准看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