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来到才溪乡,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一方面,才溪乡根据地是毛泽东苏区经济建设的实践地,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中央苏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才溪乡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党和毛泽东关于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的体现。新时期,对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中的经济建设经验进行解读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庆祝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暨“古田会议”五十周年,推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的发展,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厦门大学历史系、上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联合倡议,于六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模范区——上杭县的才溪公社,举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和历史系、江西省展览馆、江西大学、江西财  相似文献   

3.
上杭縣才溪鄉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战爭时期中央苏区的著名模范鄉。1927年才溪人民就在党的領導下進行了革命斗爭,1929年6月建立了苏維埃政权。到1934年10月紅軍北上抗日为止,才溪人民在保衛苏区發展生產的艰苦斗爭中,以无比的革命熱情取得了輝煌成就,因而獲得中央苏区第一模范鄉的光荣称号。当时苏区中央为表彰才溪人民斗爭的丰功偉績,还在該鄉建立了“光荣亭”。才溪也是我國農業互助合作發源地之一,1931年在这里建立了苏区第一个“劳动互助社”,同時还組織了消費、粮食等合作社,把全鄉經济生活組織到很高的程度,对發展生産、保衛苏区、支  相似文献   

4.
一、“四人帮”一笔抹煞三十年代文艺的伟大成就,是一个政治大阴谋。 所谓三十年代文艺,是指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到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这一历史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艺,也称十年内战时期或“左联”时期的文艺。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英明领袖华主席发出号召:“一定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今天,我们回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科学文化事业,学习毛主席为我党制订的一系列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于批判“四人帮”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党在千锤百炼中,从幼年的党走向成熟的党的伟大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党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  相似文献   

6.
(一) 叶紫原名余鹤林,1912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的月塘湖乡。他是我国“左联”时期有过显著影响的革命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6年湖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叶紫叔父、父亲和姐姐都参加了革命斗争。这时叶紫才十四岁,正在中学读书,他自己也参加过宣传工作。北阀革命军占领武汉以后,叶紫离开了当地的中学到武汉军事学校第三分校学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地主武装重返益阳,进行了翻把倒算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年五月,叶紫因听到父亲、姐姐被捕,从武汉赶回家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人们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运动,早存中国共产党成立和领导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就开始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就是在我国推行共产主义运功光辉的一页。斗争中,无数共产党员和志士仁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抛头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开展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4日至5日,校党委书记郑祖宪带领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学校各分党委书记到龙岩才溪、古田,就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行集中学习研讨,这是我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旨在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和才溪乡调查精神,学习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9.
《才溪乡调查》所蕴含的苏区调查精神为我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共产党人赓续奋斗,砥砺前行.建党百年来,才溪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经济实力和民生福祉显著增强,居民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但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化、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为了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才溪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迈向高质量发展,福建省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秉持苏区调查精神,在多次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新时代才溪发展状况,提出了"制度为先、速度为基、温度为本"的发展理念,为推动才溪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调查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派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而遭到失败。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帝国主义策动和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法西斯黑暗统治,大规模地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这时候,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单独地领导群众进行这个革命。“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  相似文献   

11.
圹坊、大株是广昌县的边远山区,离县城有百里之遥,与福建却只有一山之隔。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这里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这里的群众曾为保卫中央苏区、保卫中国革命付出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解放三十多年来,这里的面貌虽然也有较大的变化,群众生活也有许多改善,但这种“变化”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这种“改善”与老区人民战争年代的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努力相比,则远远不能令人满意。一九八一年到八三年,圹坊乡人均年收入只有62.48元,大株也只有79元。这样一点收入当然无法解决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不仅给苏区党和红军的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失,也使党的白区工作遭到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作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参加者、组织者,  相似文献   

13.
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唯物辩证法大纲》三部论著,分别代表了我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受到了毛泽东和理论界的赞誉和肯定。这三部论著写作的目的、开创性的研究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学风,至今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不朽榜样。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一九三一年春至一九三二年冬,闽西苏区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肃反”运动——“肃社党事件”(“社党”指社会民主党)。近年来,党史学界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也发表了一些评述文章,但对这次事件发生的根源则较少涉及。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试作粗浅的分析。为了阐明这一问题,我们先简述这次事件的始末。一九三一年一月初,红十二军召开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卜克内西、卢森  相似文献   

15.
绍兴有“名士乡”之誉 ,鲁迅为众多名士中的典型代表。以鲁迅为个案研究 ,可发现越地名士的若干“文化基因” ,此种基因最早形成于史前时期 ,此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 ,隐性的文化基因得到了显性的张扬 ,而良性的循环形成了越地特殊的文脉 ,多年流淌 ,终于造就了特殊的“名士乡”。  相似文献   

16.
我看到的关于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武装暴动的文章,都认为阳谷县坡里暴动受了当时在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或指导。有的甚至说,坡里暴动等是贯彻执行中央“左”倾盲动主义的结果。这是值得商榷的。能否正确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坡里武装暴动,关系着是否全面正确估价当时中共山东省委工  相似文献   

17.
“抗日反蒋”是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个历史阶段的口号和策略方针,目前在党史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今就教学中接触到的问题,谈点意见。 一、是“抗日反蒋”,不是“反蒋抗日”。 有的文章把我党“抗日反蒋”的口号和策略方针说成是“反蒋抗日”,①这是与历史实际不符的。“九一八”事变后,在我党的文件和我党领导人的文章中,使用过“反日反蒋”与“抗日反蒋”,但未提出过“反蒋抗日”的口号和策略方针。1933年10日26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十分熟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肃反工作中,有一场称之为肃清AB团的斗争。AB团是什么组织呢?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AB团是国民党潜伏在红色区域的反革命特务组织,AB是英文Antj——Bolshevig (反布尔什维克)的简写,AB团的头目是段锡朋、程天放。今天,实事求是地搞清楚AB团的问题,对于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结我们党在肃反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教  相似文献   

19.
政策问答     
老干部的含义及范围是什么? 问:有不少人询问老干部的含义及范围是什么,请贵刊给予解答。 吕梁老干部部门一新兵 答:根据国发[1982]62号文件规定,老干部的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目前我们所称的老干部,一般是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离休条件的干部。其中: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干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干部;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干部;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干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干部这个概念所指的对象会逐渐变化,会不断产生新的老干部。  相似文献   

20.
大茅山位于铜都德兴市境内,地处闽浙赣3省交界的怀玉山脉中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烈士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就是以这里为中心,对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数以千计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这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为挽救民族危亡,从瑞金出发经闽浙皖赣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