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再到今天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了迂回和曲折,140多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的实践到多国的实践的历史。这一段历史表明:作为人类历史至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相似文献
2.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于健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明显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笔者就此作以如下探讨。一、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的改革进行了一些大胆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是由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内在驱动所必须迈出的艰难一步。但是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涉及的问题重大而又复杂 ,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错 ,因此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必须慎之又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党和国家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下 ,从国情出发 ,从解决业已成熟的问题着手 ,由点到面逐步展开 ,全方位推进 ,才能不断走向胜利和辉煌 相似文献
4.
关于经济新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它涉及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及流通、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范围十分广泛。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社会传播信息,提供各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英明决策,同时也是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上的重大飞跃,它必将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多样化的问题。分析价值多样化发生、发展的土壤;总结多样价值之间对话、交流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明确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区别对待非主流思潮,坚持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 市场经济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市场经济,如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瑞典的福利市场经济、日本的官僚市场经济、法国的混合市场经济以及韩国的开放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没仍处于初级阶段,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和轨道,有领导有秩序地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首都北京的实际出发,依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两年来对北京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转变观念,影响北京社会和谐的紧迫问题、全局问题、重点问题、基础问题等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北京市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赵林茂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较普遍出现了“粮食生产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现象,严... 相似文献
11.
去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体现了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尖锐对立,也是几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未能协调发展的结果。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状态,既是当前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的迫切需要,也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正确理论是正确实践的先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正确的透视和反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基本方针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他在创建这一理论过程中,紧紧抓住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世界的高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动力、步骤和目标。本文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核心、特点及意义做一哲学思考。邓小平坚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看待社会的经济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一观点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的召开,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这件事情很重要,而在今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实践。现在我国全党和全国人民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在提高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在讨论中,经济体制的总的方案在研究和拟定中,一句话,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准备中。我们搞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全面的考虑,要有计划地进行。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事情,不应该等到把理论问题都弄清楚,总的改革方案定下来,大家的思想完全一致后才行动。我们要抓紧时间来实践社会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势头很猛,卖难买难已成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后顾之忧,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已迫在眉睫。一、农副产品购销政策和办法我国农业长期处于自给半自给的落后状态,许多农副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在这种状况下,为了确保人民生活基本稳定和国家工业建设顺利进行,对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和派购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过去那套做法有许多弊病,主要是统的范围过宽,统得过死,往往陷入越统越少,越少越离不开统的恶性循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放宽了农村政策,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使许多农产品供应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改革农产品购销办法的时机也日趋成熟了。(一)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产品供求矛盾的缓和,作为统派购对象的一、二类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应继续减少。一、二类产品计划外部分要允许农民自由处理,允许跨地区运销。(二)统派购任务要落实到基本生产单位(户)。农产品按计划牌价收购必须与紧缺农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和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都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一、理想和现实:改革的必然趋势理想是一种动态的、具有鲜明层次性的科学范畴。对于不同历史时代的人或阶级都曾经历了从现实到理想,再从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再转化为理想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认真总结十年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治理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尊重事实讲客观,正确评价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 我国十年金融体制改革走了曲折的路,但其主流还是应该肯定的。尊重和肯定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迈入昭示新的一千年的21世纪 ,哲学在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诸多方面的困境 ,而市场经济的篷勃发展又为哲学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条件。在这样一种既有危机又有机遇的环境中 ,哲学在中国如何发展 ,或者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哲学 ,这个问题的解决此刻就显得尤为迫切。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性实践 ,实践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不同 ,市场经济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在这种情况下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