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思想建设对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来说非常重要,中国共产党9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党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在不同的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表现,从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此表达笔者对党的信任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我有幸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参加了建国以后武汉市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这次党代会是 1954年召开的,会上有一项特殊的议程,就是讨论李达的党龄从何时计算的问题。 李达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人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过党的“一大”、“二大”,担任过党中央宣传主任。在党的历史上,他创办了第一本党刊──《共产党》月刊,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上海平民女校。建党早期,他还在长沙和毛泽东等同志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可以说,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建树…  相似文献   

3.
范燕 《现代交际》2011,(12):127+126-127,126
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应基于实际状况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重要命题。从而能有效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丰富内涵以及精神发展实质,由此能以中国发展实际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全党指导实践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践性、人民性、革命性和开放性等重要理论特质是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是其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早期的建党思想,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功地解决了在农民占大多数、无产阶级占少数的国家,建设一个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历史任务,他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对于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为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20世纪初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早期的译介工作,形成了早期的汉译本,并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党早期革命活动提供了理论遵循,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7.
《斗争》(上海版)(1932.1.21-1935.7.5)作为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对中国共产党在组织抗战、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斗争》(上海版)中刊登很多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看,《斗争》(上海版)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8.
孙大为 《职业时空》2012,(4):175-176
西柏坡精神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探索成果。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面对建设新中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先进文化的政治诉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理论武器,是指导我们革命走向胜利的保障。通过对资产者和无产者的认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其彻底的革命精神。邓小平同志将《宣言》作为入门老师,其内容的丰富性,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个理论层面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刘扬  齐晓明 《现代妇女》2014,(1):38-38,44
马克思主义观的树立之所以十分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成败。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人所树立的正确马克思主义观得益于科学的方法——"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指南、坚持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为基础、坚持以与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斗争为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1.
吴雄妹 《现代妇女》2013,(12):I0054-I0054,I0057
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就受到挫折。中国共产党把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工作路线。这一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的结果.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的一条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之所以坚持这样一条路线,是由党的工人阶级政党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所决定的。正因为我们党坚持了这一路线,保证了自己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实现。从而使党的事业和各项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光荣历史,就是一部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孕育的,承载着党初创时的责任与担当。初心和使命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昭示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博大的世界情怀。  相似文献   

13.
世纪回声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9月1日  相似文献   

14.
王肖潇  万小龙 《现代交际》2023,(8):46-53+122
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立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展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涵,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守正创新做出重要贡献,最终形成对历史唯物主义守正创新的重大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充分证明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守正创新的精神伟力。  相似文献   

15.
创先争优,是创出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一脉相承,党因此不断取得成绩和发展壮大。回顾党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和成绩中各级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历史,得出对高校建设的有益启示与深远影响,并提出了高校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石金鑫  孟凡东 《现代交际》2023,(4):38-46+122
《救国时报》是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在法国巴黎创办的海外报刊,旨在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鼓舞和动员海内外同胞联合起来共同抗日。《救国时报》的宣传报道深化了各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其仅存的两年多时间里,为凝聚中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助推海内外同胞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建构正面形象,维护党、红军和中华民族的主体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英 《职业》2013,(24):183-184
本文分析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中首次提出"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一次历史创新。这一思想的提出受到国际、国内以及李大钊本人前期思想的影响。李大钊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到农村去劳作与工农打成一片,同时还担负着对劳动者进行精神改造的使命。"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晋 《现代交际》2010,(8):24-25
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实事求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必须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1929年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建党思想著作的重要篇目,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运用于中国实际的理论成果。其中不仅包括从思想上建设党的观点,也包含丰富的制度治党的思想。这些制度治党的思想涵盖党内法规、组织制度、生活制度等方面,成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20.
纵观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所经历的高潮和低潮、胜利和挫折、前进和曲折,无不同历史的变迁和历史的时间紧密相联。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时期、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同步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与时代同步,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又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