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博弈分析——以环境污染治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执行难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地方政府逐利行为所导致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是形成政策执行难问题的主要根源.本文以环境污染治理为例,尝试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对政策执行阻滞的发生机理作一分析,并就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出制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博弈论的角度对软件盗版现象进行了分析。根据正版厂商和盗版厂商、监管部门与盗版厂商、政府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支付矩阵,应用博弈理论对各种情况下的均衡解进行研究。最后得出了治理软件盗版现象的对策为政府与执法部门之间精炼纳什均衡为{奖励,努力}以及正版厂商与盗版厂商之间的纳什均衡为{低价,不盗版}。  相似文献   

3.
从博弈论角度来研究退牧还草。首先 ,指出生态恶化的根源是 :由牧区政府与非牧区政府间的博弈 ,及同一牧区内各牧民间的博弈 ,所造成的双重负外部性。然后 ,说明制定旨在矫正这双重负外部性的政策时必须遵守的一个根本原则是 :此政策会导致帕累托改进后的纳什均衡出现。最后 ,根据此原则提出 ,矫正负外部性的一些具体建议或政策  相似文献   

4.
在博弈论制度分析和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制度建构是以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为主体,在“制度安排”层面上的“制度变迁”中具有目的方向的制度创制过程。博弈论制度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在动态环境中分析转型期国家制度变迁和制度建构的重要方法。运用博弈论制度分析的方法剖析制度建构问题,我们会发现纳什均衡在制度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这将有助于我们明辨制度建构的宗旨。而制度建构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嵌入有效的赏罚机制打破原有恶性的纳什均衡建立良性均衡,在制度意义上将矛盾和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5.
政府间松散型横向一体化战略联盟:跨域治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博弈论对地方政府间跨域治理行为的分析,深入剖析了跨域治理的传统逻辑和困境,探究了各自的博弈策略以及形成各种博弈策略的条件,指出地方政府之间要想达成"积极治理,积极治理"这一令多方共赢的纳什均衡解必须取决于七个约束因子,而目前层出不穷的跨域公共事务始终无法得到行之有效治理,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间始终无法达成上述约束条件。在跨域治理的众多路径选择中,政府间的横向一体化战略联盟将是使诸多外部约束内部化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生态伦理政策的构建——以厦门PX项目迁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各种生态伦理问题日益突出.运用生态伦理的理论和原则来指导政府决策,制定符合生态伦理精神的公共政策,就成为实现政府有效治理的必然途径.生态伦理政策的构建就是在传统政策模式的思维中添加新的生态伦理视角,把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和价值现贯彻到整个政策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而进行利益调整的政治和技术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政府是社会不同群体或阶层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公共政策的优劣是评估政府的绩效和能力的重要标准,影响着社会各阶层人群对政府的支持度。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农村贫穷问题是主要矛盾。现代社会利益多元化使利益均衡成了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要防止贫富差距加大、减少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建立利益均衡的公共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运用博弈论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讨论了寻租人和设租人之间既得利益的形成机理:寻租—设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利益关系,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合作型博弈;但是作为攻守同盟的经济人和监督机构之间的博弈常常是一种非合作型博弈,本文通过求解纳什均衡、分析各参数变量的政策含义,期望对治理寻租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设计缺陷,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不利于银行金融机构商业化、市场化。在分析信息披露机制设计及其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基本原理,分析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构造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的协调机制,逐步达成信息披露博弈的纳什均衡,确保信息披露制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规则[1]。公共政策体现了政府的政治行为,是政府活动的产物,其作用对象是社会公众。公共政策制定的目的是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是否具有公信力是一个重要因素。政策公信力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示公众对公共政策合理性、合法性、正当性、科学性、有效性的信任和接受程度。一、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公信力下降的现状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公信力呈下降趋势,对地方政府公信力造…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实行权威性分配的手段.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和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在三类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制定、执行和评估.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引出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博弈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是政府治理实现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信任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关系,信任是编织政府与公众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建构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众参与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参与主体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对公众参与的信任。深化改革、拓宽渠道、培育能力是走出信任困境,实现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公众参与良性互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制定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又是决定一项公共政策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并达到政策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保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有效参与,无疑是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虽然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规范。  相似文献   

14.
从政府注意力配置焦点与公共政策演进特征的匹配关系出发,识别出政府注意力在持续、转移、波动、加持作用下,政策过程呈现四种样态——政策平衡、断续、碎片、迭代。同时,以中国生育政策为例,对政府注意力与中国生育政策样态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四种政策样态间的转换关系,符合由政策间断到再次均衡的螺旋式上升规律;政府注意力配置方式易于演化为一种政策问题筛选机制,从而产生“信号过滤”和“信息排斥”现象;固有的理念与相对稳定的政策架构,强化了注意力转换钝性,政策均衡得以维持恒定;政策精英在引导政府视线,促成政策样态转换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仍无法脱离倡议范畴,只能对政策形成起到间接作用。研究力图廓清政府注意力差异化配置与公共政策样态的匹配关系、政府注意力资源的动态调整对政策实践的作用机理,对理解和认识公共政策样态的形成和演进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各种突发事件实施有效的管理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政府应负的责任。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来实施的,所以研究突发事件情境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很有必要。然而,我国在相关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不足,如突发事件防范意识淡薄、信息披露缺乏公开和透明、预防机制不健全等。对于上述问题,应从政策制定的科技化、系统化、法制化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6.
借由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引入中央政策的发布强度、治理主体的支付参数与行动策略等变量,运用协同治理的博弈均衡,构建决策临界曲线,讨论了中央政策的外生干预、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策略互动对社会治理均衡状态的共同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协同治理水平依赖于政策制定的最优水平、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社会组织的发育水平;而推进政府部门的行政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组织的独立自主性将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演化博弈方法突破了社会治理分析的静态逻辑,提供了一个动态演化的分析框架;揭示了中央政策干预通过改变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行动策略,决定着社会公共领域协同治理均衡的内在机制,描绘出社会协同治理的潜在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经济学理论当中的博弈论为基础,提出了政府与媒体的两种博弈类型: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认为合作博弈作为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常态,在博弈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为公共利益而博弈,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共利益总量成为处理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指导理论,实现政府与媒体之间利益的纳什均衡是处理两者关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多源流模型的重塑和优化,创新性地将网络元素运用于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创新以及政策窗口开启的价值标准探析。网络时代中,公民自由表达权的成长建构起多中心话语权威体系,助推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民主化政治生态的养成,使公共政策决策机制从政府主动、公众被动的模式,向公众主动、政府跟进阶段转变,最后演变为公民主动、政府主动,官民高度互动的决策模式。在互联网信息流对流过程中,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政策的价值标准与互联网多源流析出的价值诉求标准筛选议题,促使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汇合,政策窗口开启。政府应该利用有效的制度途径进一步强化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创新能力和价值标准建设,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新的治理视角和工具。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本质上是对公共政策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是公共政策完整逻辑流程的一个环节.随着当前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开始朝向治理范式变迁,以及各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经历着从政府管理之器到治理之道的转变.治理取向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不仅能有效兼顾公共性和技术理性,还有利于实现绩效评价对公共政策民主化和理性化的“政策学习”功能,反映了公共政策创新所需遵循的人类社会公共生活规律并提供了一条可选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制定是政府与公民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引入制度理性选择框架中行动者、行动舞台等概念来分析特定制度情境下各行动者的行为,有助于分析政策制定中政府和公民的交互作用。构建公共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交互模式,关键在于拓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互作用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利益输入机制;实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序化;以制度化保障交互作用发生的经常化,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