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词汇语义群"временагода"(一年四季)的组成成分зима,весна,лето,осень在各自的联想成分和范畴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同一词汇语义群具有相似的语义结构,都体现了时间特征、性质时间特征、性质指物特征.除此,在基本特征范畴内派生其它特征,如社会状况、人的生命时期、颜色等.联想成分语义结构的类同性产生联想成分群内部结构的相近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篇衔接手段的省略,一般可以分成三种:语法省略,语境省略和语义省略。前两种省略,读者很容易根据语篇的上下文或语境补出省去的成分,进而释读语篇;而后者迥然不同,仅依赖于语篇的上下文和语境,读者很难做到透彻地理解语篇。在此种情况下。当棍据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语义场理论的基础上,以词义聚合关系、组合关系为主线,进一步分析了词义聚合关系语义场、词义组合关系语义场在语篇中所起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语义场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对保证语篇语义衔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义联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信息具有触发人产生联想的作用,这就是语义联想。它在语义基础上产生,又在内涵下面超出了特定的语义信息。产生语义联想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有心理机制、文化机制、语言机制等。语义联想主要从词义联想和句义联想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把主位结构作为功能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对具体语篇进行主位分析,并利用语义场理论去解读语篇句际间的语义联系是如何通过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建构的。研究表明,语义场理论发掘了主位结构的语义内涵,使研究的范围从词汇层面经由小句层面扩展到篇章层面,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功能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6.
语态作为一种特殊的动词形式,是我们认知与描写周围世界的重要语言手段。主动态和被动态之间的选择涉及到语义、语篇、语境等诸多因素。语态变换或改变句子的语义中心,或影响到语篇的衔接,或直接涉及语体和语域的选择。在描述事物或构织语篇时,应密切注意观察视点,统揽语用中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 ,探析构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手段 ,英语委婉语使用的内部机制 ,即联想意义的运用 ,来说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意义如何适从于语言交际的总体效果 ,以及联想意义的运用所引起的各种语义变化。  相似文献   

8.
对动词复叠式进行了界定、分类和多角度考察。结合标记理论,甲类动词复叠式充当谓语是无标记的,乙类充当状语是无标记的。从作状语的动词复叠式的语义指向看,有单、双、多向语义指向;考察动词复叠式在语篇、语体中的应用,发现动词复叠式作谓语时句子常常表现背景信息,并且主要应用于文艺语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上和学术界一直有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却很少能找到一篇关于含缘分的文化负载词的专门研究。文章主要运用了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以及语义场理论来研究缘分及其变体在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通过分析总结,寻找出两种关于该词及其变体的新译法,它们分别为:词汇空缺填补法和省略法。  相似文献   

10.
联想义,是指在言语交际中,通过对某个客观对象的那些构成义位的义素和那些处于被抑制的、潜伏状态中的义素进行联想而凸现出来的、但尚未成为义位的理性义的言语意义。语义联想的思维机制是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它始终扣住客观对象那些具体、鲜明、生动、可感的形象特征来展开语义联想并产生联想义。这就使得语义联想呈现出发散的、辐射状的特征。使得联想义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极大的灵活性;人们可以运用联想义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歧义是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形式,即同一形式的语言可以表达几种不同的意义,它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为了避免和消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认识歧义产生的原因、情况和特点,掌握其规律,从而在运用语言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和消除它们;除了学习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结构外,还要注意学习习俗、谚语、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知识;多交流、多沟通。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及语意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两者方法的根本分歧是交际翻译法强调表达效果与原文和谐统一,而不是语意的对等.本文以杨宪义、戴乃迭夫妇翻译的《红楼梦》中的文化语汇的翻译为例,简要分析了语意翻译及交际翻译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语义是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决定交际的成败。本文从语义重合及语义错位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英汉动物词联想意义的异同 ,揭示了英汉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及联想意义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英汉文化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存在共性与异性两面。英汉文化词语的翻译可根据他们在两种不同文化中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共性与异性,选择适合不同类型文化词语的翻译方法,使译文中的文化词语在不同层次实现与源语文本的对等。  相似文献   

15.
指称意义相同的人物肖像描写词汇在不同民族中有些可以引起相同或部分相同的联想,有些则仅在一个民族中引起丰富联想,而在另一个民族中不能引起联想,因而造成了汉英翻译中其联想意义的亏损,导致貌合神离,为了将这种文化上的亏损程度降低,在翻译中应采取变通手段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文本的代码和推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英跨文化交际语言系统普遍存在的事实 ,以构建双语语义场作用下的跨文化交际文本的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为突破口 ,描述语言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揭示交际文本作为被控体受到语言系统作用的状态变化 ,进一步探究英汉文化比较和机器翻译系统 ,探究英语语法学和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对源语文本信息的整合与转换。尤金·奈达的信息传译理论在文学翻译的英译汉过程中颇有帮助。其理论认为,信息的传译就是在对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做出分析,即信息分析之后的重组信息过程。而习语的传译、喻义的传译、泛指语义与特指语义的传译、赘语的处理、语义成分的重新分布、上下文的增补等六个方面的语义调整和话语、句子、单词的结构调整是保证信息分析准确有效的双重安全卫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