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静波 《职业时空》2008,4(9):64-65
“通识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829年,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而不是片面的人,是培养一个通达的人而不是闭锁的人;通识教育是一种手段,通过实施通识教育而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还是一种课程体系,它与“专门教育”相对应,是一种“全面教育”、“普遍教育”。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对公共性的研究立足于希望通过对“新公共性”的探讨来构筑“公”与“私”的新关系,借助“活私开公”来实现对“公”和“私”的重新认识,最终达到两者相互补充和改善.一起前进.共创幸福的目的。这也意味着,此探讨过程是与我们对自身的知识、对社会的知识以及构筑这个社会的形形色色的知识进行再次探讨和反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大学教育,要担负起如此职责。大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是对专业知识进行再生产的重要场所,因此,大学还应该是对知识所包含的“公共性”的意义进行思考和反思的重要场所。大学应该而且必须把对此的教育作为重要的一环纳入到教育计划之中去。  相似文献   

3.
皮锦华 《现代交际》2013,(9):212-213
“高效课堂”不仅是现实的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改变,是教育对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的改变。本文立足于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对在高等师范院校建设“高效课堂”问题展开议论。  相似文献   

4.
高竟玉 《现代交际》2010,(9):138-138
新生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做好新生教育必须注重首因效应、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注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也要善察于微,重点关注“假性适应”等隐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单克胜  叶会乐 《职业》2015,(4):21-23
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永远是脚踩大地,仰望星空。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著于人类的理想、理想的人类,而“德育银行”的新德育理念正是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的理想而在实践中的探索。“德育银行”模式希望借鉴经济形态,化灌输式德育为活动式德育,弃结果性考核为动态性激励,转学校德育为社会德育,最终实现“解放教育对象”和“提升教育对象”的双重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6.
如今大学生“考证热”在高校是很普遍的情况,而且越演越烈,很大一部分在校大学生都加入了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大军中。市场经济是务实经济,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使得大学教育有变成“考证教育”之嫌,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炎 《职业时空》2008,4(9):114-114
高校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始终牢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工作宗旨和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不断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8.
一、大学教师职业角色扮演的理论与法律规定大学是国家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结构。大学教师则是组成这一最高教育机构的“第一要素”或主体力量。我国学者陈永明博士的研究表明,1943年,西南联大常务委员会主席梅贻琦主席主持建立了“清华服务社”,开始了我国大学直接为当地经济服务的先河,这一行为,标志着我国的大学开始真正成为现代的大学,由此具有了现代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探索“教学做合一”办学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建光 《职业》2013,(15):96-97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构建中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在中职教育中如何做到“教学做合一”,并针对中职教育的特点构建范式,论述了范式的实施过程、范式教学的功效和范式教学在实践中的呈现。探索“教学做合一”教学范式结构。  相似文献   

10.
薛涌 《中外书摘》2006,(10):68-71
如今中国赶上个大学扩张的时代。扩招不说,中专升学院,学院变大学,大学城拔地而起,一个大阶梯教室就可以容纳几百名学生。同时,教育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最近竟有大学毕业生的市场“价码”和民工接近的报道。我在2005年初出版的《谁的大学》一书中,要求把北大这样的大学分成几个小大学,并提出大学不能“大”的理念,至今如同对牛弹琴。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阿联酋自1971年独立后,教育发展迅速,尤其在扎耶德总统提出“人是国家的第一资源”,“唯科学技术才是进步和繁荣的途径”这一理念后,阿政府视教育发展为未来的希望,始终置教育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黄瑛 《社会学》2007,(3):62-64
“啃老族”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啃老族”的出现,有三大原因:一是观念上的,中国的父母觉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让年轻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第二,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生活成本急剧攀升,客观上形成了他们向父母和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第三,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没有显著提高。帮助“啃老族”走出人生误区。一是要抓思想教育,教育年轻一代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尽快走出及时行乐的“游戏时空”;二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啃老族”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与“社会即学校”、“做中学”与“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比较。文章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固然受到杜威的影响,但两者又有质的差异。生活教育理论不是对杜威学说的简单沿袭,而是陶行知批判地吸收、借鉴,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王莉 《现代交际》2012,(12):237+236
新媒体技术培育了一种“参与式”媒介文化范式.大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也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对象.遵循“认识-理解-过滤-批判-近用”的阶段性教育模式,对其具体目标进行阐释,探讨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重点是当下培育公民社会、完善社会管理是促进个人-媒介-社会“三位一体”共生关系良性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教育成败的一个标准,常言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方法必然会给教育带来危机,“亲其师,信其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应牢记的真谛。 一、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及目标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对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化与所学语言国文化关系的看法。情感对学习有动力或阻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吉安 《职业时空》2008,4(10):133-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这就规定,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是有其他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有其它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的;它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些特殊的属性,就确定了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其它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7.
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一项常规化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历,阐述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是:环境适应教育、军事技能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  相似文献   

18.
肖建英  刘源 《职业》2012,(14):114
实行“三自教育”、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行感恩教育,“防惠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新升格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升本之初,“先天不足”;二是就业竞争的社会环境压力;三是教学目的迷失,教育工作者急功近利。主要对策是:提高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加强课人文程体系建设;改革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李炯 《职业时空》2008,4(7):25-26
这些年来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似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都在格外地强调彼此问的独特性。从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论坛上发出的呼吁是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尽快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不要把心理健教育的层次“降低”到政治思想教育的水平;而从学校德育机构发出的呼声则是“我们不懂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