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儒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柱,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在封建社会里也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这就必然要提出两者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的问题。既然道学被公认为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生了重大的作用,那么,儒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作用究竟如何呢?本文即旨在对其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作点具体考察。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虽然总体上偏重人文科学.但总在一定程度上包括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孔子认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礼、乐、节、御、射、数,由此儒学认为体现了这些大艺的教材应以《易》、《诗经》、付L记·月令》、《周礼》等为主,而在这…  相似文献   

2.
评《艰难的转轨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艰难的转轨历程》·陈鹏鸣·中国社会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番艰难的转轨历程。在帝国主义国家洋枪洋炮的打击下,中国虽然不是心甘情愿,却也不得不打开长期以来闭关自守的大门,从此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在这转型时...  相似文献   

3.
浅析“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源远流长、影响深刻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从历史上看,最■“贱商”的是孟子,孟子把商人叫做“贱丈夫”(《孟子·公孙丑下篇》).“重农抑商”思想是在战国时期基本形成的,到秦王朝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虽然在一些具体方法措施基本  相似文献   

4.
在封建社会中,山西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地方。尤其是明清以来,山西商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山西商人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研究,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日本学者寺田隆信的《山西商人研究》一书,就是一部在这方面值得重视的学术专著。寺田隆信认为:研究山西商人应当以回答他们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登上历史舞  相似文献   

5.
范锦章 《江淮论坛》2002,(5):124-125
范增故里何处?这本来是明确的,《史记·项羽本纪》中介绍范增时,第一句就是“居人范增”。但中国古今地名沿革情况十分复杂,一名多地的太多了。所以,居究竟在今何处?这就有了分歧:《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称:居巢:①春秋时为吴楚交争之地,旧说即殷周巢国。在今安徽六安东北,或作在今巢县(巢湖市居巢区)东北。一说其时以居巢为名的不只一邑,殷周的巢只是其中之一。②古县名。巢一作,秦置,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南。项羽的谋臣范增即本县人。《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更明确称:范增:(前27…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途的最后一个转折点,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了尚未达到崩溃,但已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的历史阶段。作为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者,中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十七世纪早期启蒙思想家,王夫之的礼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礼》的精神:务实,躬行 以务实、躬行论《礼》的精神,是王夫之礼学对传统礼学的重要突破。虽然,《史记·太史公自序》早有:“《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强调《礼》经的主旨是道德践履。但是,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道德与法二位一体,所谓:“五刑…  相似文献   

7.
周柳燕 《船山学刊》2004,(3):109-112
《三言》、《二拍》通过对明代商业活动的直观再现和商人阶层的真实描述 ,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本末”冲突这一时代主题。一方面 ,传统“士农工商”四民秩序崩溃 ,“农本商末”观念被改变 ,商人地位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 ,商人的自贱意识挥之不去 ,中国古代商业资本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封建体制所吞噬 ,大量耗费在田产购置和跻身仕途上 ,明代商人最终未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并予以定名,时间并不长,它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普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说明”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因为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却是早就存在的。最早的如甲骨文占卜辞,就是用来解释占卜内容的。在中国较早的历史典籍中,如《易经》、《尚书》、《礼记》中也可以见到说明文字的踪影。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形式也出现分工,文章样式有了“文、笔之分”,“文”即是侧重于记叙人物事件、抒发感情的文学作品,“笔”则是侧重于学术研究,说明事物的文章,如《史记·八书》、《汉书·十志》…  相似文献   

9.
释《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倚市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述了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中,贫穷之人要想富裕起来的一条经验,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这条经验,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影响很大,在后世的论著中常有引证。不过,对其中的“倚市门”一词的解释却大不一样,相去甚远。一种释意是指经营商业。《中文大辞典·人部》“倚市门”条的释文云:“谓商人之业也。”并引用了《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这段文字,以及《史记会注考证》、《书言故事·商贾类》中的有关文字作为依据。现今有关论著亦有类似译释。…  相似文献   

10.
提起吝啬鬼,人们很容易想起《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尔巴贡、《欧也尼·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这些都是外国文学中赫赫有名的吝啬鬼,几乎无人不知。中国文学中呢,自然也少不了这类丑角,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三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疆域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很突出,因而封建制经济关系不仅呈现纵向发展的阶段性,而且呈现横向发展的区间性。两种方向的发展互相影响,错综交合,与中国封建社会同始终。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拟以六朝私家庄园作为考察的基本视角,对这一时期封建制生产关系之横向发展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一、江南生产关系的封建化我国早在西汉中后期,随着兼并风潮之愈演愈烈,封建大地产纷纷出现,有的已演化成为有组织的土地经营模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和《后汉书·樊宏传》所载灌夫和樊重的地产,都具有初步的“组织化”的倾向,其特点,一是包括田、园、池,实行多种经营;二是有自己的水利灌溉设施——陂渠,地段比较集中;三是有众多的依附人口——宗族、宾  相似文献   

12.
<正> 出现于西汉的《毛诗·大序》,是儒家《诗》论发展史上继孟子、荀子而后的一篇经典性文宇.它在中国古代诗论史上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这是古文论界所公认的.然而,关于它本身的理论价值,古文论界的意见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代表着否定的一方,郭先生认为:“《毛诗·大序》一篇对后世的文学批评虽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也不出儒家论诗的意见.没有什么新义.”持肯定意见者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3.
如下这条史料,并见于《世说新语·黜免》、《宋书·志·第二十五》、《晋书五行·中》。“世说”云: “司马唏未败四五年中,喜为挽歌,自摇大铃,使左右习和之。又燕会,使人作新  相似文献   

14.
大对卢作为高句丽政权最高官职的设立是在南北朝末期 ,此前的最高官职是相加 (国相 ) ,① 此后为莫离支。了解大对卢设置的背景和原因及其沿革发展 ,对于研究高句丽晚期政治、经济、军事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对卢出现之前 ,高句丽政权曾有过对卢一职 ,是次于相加的一级官吏 ,对卢一职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三国志·东夷·高句丽传》记载“其国有王 ,其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尊卑各有等级”。《后汉书·东夷·高句丽传》有“其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大加……”。可见对卢一职此时还不是最高官职。《…  相似文献   

15.
孟祥才的《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最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近三十万字的专著是孙祚民主编的多卷本《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第一卷。在该书中,作者以生动、流畅和精炼的笔触,勾勒出秦汉四百多年间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历史画卷,对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在此以前,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从野蛮的群婚杂居制到一夫一妻制的进步标志。当我们对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及手工技艺研究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手工技艺的发展与中国家庭的组成结构有着一种血缘关系。汉代荀况曾在《申鉴·政体》中说:“天下之本在家”,可见家庭在社会所承担的职能作用。无论在国家政务、物资生产、民俗生活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强大的作用是政权的强制和宗教的通化都无法取代的。中国封建社会家庭四个社会职能不容忽视,这也是研究手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一,家庭是封建社会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中国人通用的"民主"概念,意蕴为"多数人的统治"、"人民的权力","人民行使权力共同治理国家",等等.这是中国近代新学家在意译英文Democracy时利用汉语固有单字组建的新词.本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出现过"民主",如《尚书·多方》说:"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说:"赵盂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但这些句式里的"民主"是"民之主"的简称,意指"统治者".与Democracy的含义大相径  相似文献   

18.
论《诺桑觉寺》的金钱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简·奥斯丁在 2 0世纪末的复活 ,她死后出版的《诺桑觉寺》开始引起关注 ,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简·奥斯丁的婚姻观中 ,金钱担任了决定婚姻成败的重要角色 ,即奥斯丁的最初金钱考虑论在《诺桑觉寺》中演变成了最终的金钱决定论。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成功尝试──读《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陈荣华最近,有幸拜读了温锐先生的《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一书。据我所知,这是温锐先生对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进行探索的又一学术成果。读来引...  相似文献   

20.
夔路策应使是南宋军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未引起学者足够重视,更未从总体上考察这一军事角色在南宋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迄今未见有专文研究。本文拟就已见资料,从官名释义、设置原因、职能、效果与意义等方面对夔路策应使这一角色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於方家。一、官名释义可能由于史料的残缺和宋史成书的仓促,《宋史·职官志》中既无策应使,也无夔路策应使的官职。其它的重要史书如时人王应麟的《玉海》和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职官考》等也无策应使的条目。当代一些权威性的工具书如《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中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