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句町四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句町的问题,很少引起学者的重视。近年来,西南民族学界和历史学界讨论夜郎问题,常提到句町,有的说句町是受夜郎控制的小邑;有的说是与夜郎毗邻的国家,①但都未介绍句町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要说明夜郎与句町的关系,不能仅从夜郎方面看,还必须弄清句町方面的情况。句町的材料虽少,却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加之解放以来的考古发现,就为探索句町情况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笔者根据现有资料,探求句町的位置,政治中心与势力范围,社会经济与青铜文化,句町与夜郎的关系等四个问题,抛砖引玉,深望学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
"句町"本义应是"红色的藤蔓".通过对"句町"及西林部分地名的考释,认为广西西林曾是古句町国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3.
南朝任昉《述异记》载“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这是我国史籍中关于盘古祠和盘古国的最早记载。据查证,文中所指的盘古祠在右桂林郡治所在地今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盘古国则是岭南历史上形成的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以盘古祠为标志的古国,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目前初步查实来宾市境内的盘古庙遗存就有28处。从本期开始,将连载反映壮学学者关于盘古国与盘古神话的研究文章及田野考察的系列照片。  相似文献   

4.
宣统<盐井乡土志>在汉文史志中最早记载了在西藏盐井定居的么些人及其来源和迁入时间,文章对此作了介绍并考证其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宣统<盐井乡土志>的记载,对于纳西族历史研究和滇藏毗邻地区地方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南朝任昉《述异记》中记述的"盘古国",应是岭南历史上越人建立的古国之一.往昔学者对任昉《述异记》中说的"盘古国",多是从"神话盘古国"的角度来研究,未有人从"历史盘古国"的角度来探讨.笔者经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以为,盘古国与苍梧国一样,是岭南越人建立的众多古国之一,是盘古国民众最早创造了盘古神话,其神话来源于他们生活经历的回忆."洪水遗民"是盘古神话的核心内容,是发生在最后冰川期洪水泛滥成灾的历史回放;神话中的"垂死化生"应是岭南越人"碎胎化生"、"吃人葬骨,灵魂再生"观念的反映.考古发现的"肢解葬",应是"吃人葬骨"之俗的具体表现.《述异记》中所指的盘古国不是苗瑶族所建,而是岭南的原住民族越人及其先民所建立.  相似文献   

6.
从古国到方国--壮族文明起源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文献史料和考古学资料,论证了壮族古代社会曾经历过古国、方国阶段.最早的古国是苍梧古国,与中原华夏集团的尧、舜、禹等古国同时并存,并且有了文化交往乃至战争.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峡文化和石铲文化等,应是古国的文化遗存.壮族古代的方国产生于商代,它们与商周王朝有纳贡关系,是小国与大国的关系.壮族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向北流动,岭北文化向南传播,这种互动的文化交流在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前就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7.
百越族系人名释要李锦芳百越的活动时间大致为春秋至两汉,其支系较多,春秋时有句吴、于越,秦汉时有东巨、闽越、南越、西瓯、骆越、滇越、越裳等。汉代西南夷中的夜郎、且兰、句町(町)、漏卧也是百越支系,①至少其主体属百越。百越语言与华夏语言大相径庭,(吕氏春...  相似文献   

8.
高句骊国是两汉至唐王朝时期我国东北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个别学者一直把高句骊看成是独立于我国历史上各王朝之外的政权,把高句骊和我国历代王朝的关系纳入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范围之内,甚至近期出版的一些书仍然沿用这种观点,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从两汉至唐王朝时期各王朝对高句骊管理的角度,依据史书,包括朝鲜的汉文史书的记载,并结合一些考古资料,对高句骊和各王朝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探讨。认为高句骊国是西汉王朝时期高句骊县境内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西汉王朝玄苑郡和高句骊县直接管理。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各王朝分立,高句骊一度称雄东北边疆,但和各王朝仍然保持着臣属关系。至唐王朝高宗时期,高句骊又重新回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由安东都护府管理。因此我们可以说,高句骊自始至终都是我国历史上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和“中韩关系史”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概说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历来有关于少数民族研究的历史传统,在二十四史中不管它带有什么样的民族偏见,对周边民族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记载。这种历史记载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传统,毕竟它把这些人类共同的活动记载在整个国家多民族的大范畴之内。然而,中国民族史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很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从所记载古代传说来看已有数千年历史,即使从博杰王朝算起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自赞普松赞干布以来所记载的佛教传入、宏佛史及王朝史等大量文献史料至今尚存。这些是研究西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是世界其它地方所没有的无价之宝。要想对西藏古代历史事实进行科学的研究,一定要参考这些文  相似文献   

11.
南朝梁人任昉《述异记》记载:“古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为姓。”长期以来,对于任这一地理方位清楚、地点明确、内容翔实的记载,被一些神话研究者视为“伪作”而忽略不论或避而不谈。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在《述异记》中所记载的桂林郡及盘古国故地——来宾市及其相邻地区发现有大量的盘古庙,当地壮族民间至今仍流行对于盘古的信仰与祭祀之俗,保留有许多盘古地名和“以盘古为姓”的居民,印证了任昉《述异记》记载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进而实证了珠江流域是盘古神话的发源地,珠江流域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是盘古神话的始创民族。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尔沁部的历史,史书上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载。在清代史家的著作中,虽有些片断记载,但其范围只限于清代之历史,关于其形成和演变过程则很少论述。由于史料缺乏,过去国内外学者对科尔沁部的历史研究甚少。 近几年米,随着蒙古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对蒙古各部的研究亦有进展,发表了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严寅春 《西藏研究》2005,(2):101-102
崔河图于唐大历十四年受诏出使吐蕃告哀,这一历史事件,史书上有记载,然而后世学者多未注意,偶有提及,表述也多有误记。文章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考证,清理还原,以弥补唐蕃往来使者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赵蕤 《民族学刊》2015,6(1):85-90,124-128
灾害人类学关于社区应急研究迄今为止较为薄弱,竹泽尚一郎通过对岩手县大槌町在3·11大地震后的回应研究发现即使在同一町也存在三种风格迥异的避难所。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地方团体、乡村祭祀、行政区域变迁等社区活动有很大联系。《应对海啸破坏的社区——大槌町避难所的地域原理及与他者的关系》一书既是对社区回应更为细致和具体的补充,也为日本的防灾减灾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历史记载和现代研究表明,大禹治水存在真实的历史背景,相传5000年前的华北、华中与华东地区水患严重,大禹治水汲取前人治水失败经验,采取修河建道、疏渠堵沟的办法,治理了以黄河为主的多条河道和各种洪水。历史记载,发挥治水作用的河道有五条在德州境内,但由于地质变化和历史因素,徒骇河、马颊河、胡苏河、钩盘河、鬲津河早已与史书中记载有所不同,而是命名了后期形成的河道,但依然担负着防洪灌溉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6.
马强 《民族学刊》2018,9(5):1-10, 97-99
明清时期的乌江流域为川、黔少数民族聚集区,有一定数量涉及土司历史纪事的碑刻保存至今,对研究西南土司制度及其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些土司碑刻纪事具有早于正史记载的先前性与地方性,有正本清源的意义,与传世文献记载多可互为印证,同时又可补充正史文献记载的阙略。其次,乌江流域土司碑刻为研究西南土司历史地理问题提供了不少实证资料,对于探讨西南民族地区政区的早期状况、政区调整变迁、汉夷畛域纠纷及其解决等有一定认知意义。同时,乌江流域土司碑刻对黔、滇古代方国地理多有考证,其学术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草木纪年的自然历法 蒙古族的纪年最早是从自然历法的草木纪年开始。但是有些记载认为:“蒙古初无历法”或“国初(成吉思汗时期)未有历”,不承认有草木纪年的历史发展阶段。而实际上史籍中记载了早期的自然历法的草木纪年,例如:“蒙兀……不知岁月,以草青一度为一岁”,“不云几岁,而云几草”,“人问其庚甲若干,则例指而数几草青。”这些资料  相似文献   

18.
据我国史书记载 ,公元 1— 2世纪时 ,曾有一个叫做“掸国”的国家先后几次遣使向东汉王朝朝贡。由于首先提到“掸国”贡使的史籍中记载他们是从“永昌徼外”来的 ,而今天云南西部境外又恰好是缅甸掸族的聚居区掸邦 ,故许多学者都认为 ,这个“掸国”的地理位置就在今天缅甸的东北部地区 ,“掸国”是由掸族的先民建立的一个古国。因此 ,在谈及缅甸古代历史、缅甸民族史和早期中缅关系时 ,人们总会提到这个“掸国”。又由于缅甸的掸族与我国的傣族本为同源民族 ,他们在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经济等方面至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属于“跨境民族…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日哈尔王,也称乃穷大护法是原西藏地方政府所供奉的最重要的护法神之一。关于此神的来历,藏文史料中多有记载。但是,这些记载或语焉不详,或层次不清,或相互矛盾,而且带有很浓厚的宗教传说色彩。因此,历来的研究者在提及白哈尔王的来历时,一般都把这些记载当作传说加以引用,而很少有人作为信史来认真加以研究。事实上,只要我们把这些记载置于它所反映的历臾背景中去分析和考察,仍可发现它们是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通过对一些史料的分析和归类,有关白哈尔王来历的记载大…  相似文献   

20.
藏文史籍《红史》中不仅记载了蒙古黄金家族的人名、家谱,还附有部分汗王生卒年代和在位年代,以及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年代。虽然有的记载难免出现偏差,但作为14世纪70年代以前的史籍,其相关内容也为研究蒙古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明确了藏文史籍中记载蒙古的史料在蒙古史研究中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