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因收录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再次引发人们对汉语词典可否附字母词的热议。《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是反映语言事实和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对第6版字母词的读音、构成形式及释义领域进行分析后发现:新《现代汉语词典》对字母词的词条处理尚有改善空间,对个别字母词的释义需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广大读者对待字母词应持开放态度,不禁用、不滥用,而汉语词典编纂者在收录时亦要规范用词、解释到位,为读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四字成语进行初步考察,并分别就《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所增加条目、删除条目和修改条目等类别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近30多年来《现代汉语词典》在收录成语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及其意旨。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成语释义的修订主要体现在释义提示词、构成成分义、义位阐释等三方面,体现了《现代汉语词典》关注词语的发展演变、吸收相关学术成果、编纂原则更加科学严密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1978年版和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在方言语词的收录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1973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方言语词2427条,而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方言语词2732条。其中,二者都有的方言语词是2037条,1996年版新增方言词有483个,新增方言义有137个,1978年版是而1996年版不是方言词、方言义的有218个。但从总体上来讲,《现代汉语词典》在收录方言语词时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量,一是因为方言语词在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因而不会突然大量地增加;二是因为“普—方”之间隐润现象的存在,因而也不会突然大量地减少。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接触,必然会引起语言关系的变化.极具特色的地域方言为共同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资源,《现代汉语词典》是共同语的集中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中,总会增加一些新词.从《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第5版、第6版的对比中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东北方言词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其中新增加的东北方言词为例,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分析东北方言词的特点,以此来探讨东北方言词强势进入普通话的原因,进而说明方言词逐渐向共同语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量词进行穷尽式地统计研究,指出有些常用的量词或量词义《词典》并未收入,同时一些陈旧的、极少使用的量词也未删除。  相似文献   

7.
数词缩略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特殊形式,是汉语中构造新词的重要方式。但是迄今为止,数词缩略语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现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第6版)中的数词缩略语为研究对象,从中获取278个数词缩略语,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从来源、特点、流变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现汉》(第6版)中数词缩略语主要来源于古代汉语,外来语最少。在音节分布上,以双音节、四音节为主,三音节和多音节为辅。在结构上主要以偏正式为主。从抽取方式上来看,主要有取头式、取中式、取尾式和统括式。从数词缩略语的发展变化看主要有词性改变意义不变,整体意义代替原词语意义和旧词新用三种。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每一次变革和人们的每一个新认知都会反映在语言中,包括词典编纂。作为在学术界较有影响力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些变化也在其编纂中有所反映。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和第2版进行研究,阐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中新增词语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下简称《现汉6》)中的人名用字作了考察,认为《现汉6》在处理人名用字时有一定的标准,可分为三类。通过对其标准的分析,指出了《现汉6》在处理人名用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入"字条目,总体上处理得不成功。"入"除了作文言词使用外,在现代汉语中,根本没有充当词的资格,可是该词典将其前面两个义项都当作词解释。在现实中,公众对相关词的确认,还存在词意识误区。  相似文献   

11.
许慎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他为了保存、宣扬、捍卫古文经学,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伟大意义。许慎在编纂其书时,由形到义说明汉字结构的原始真意,力求做到“信而有征”,充分反映了他文字观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 ,中国现代文学萌生的界碑 ,应建立在 1 9世纪 2 0世纪之交。在以文学观念更新为启动发力点的文学革新运动中 ,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等各个领域几乎是齐头并进 ,各显神通 ,虽然成败不一 ,但就总体而言 ,已初具文学现代化的新貌 ,而变革时段的“公约数”是“世纪之交”。作者还从通俗文学的角度 ,分析了文学如何与市场结合 ,这也是标志现代文学形成的一个界碑  相似文献   

13.
英汉双语习语词典的释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双语习语词典的释义,是将英语习语用准确精练而又有高度概括性的汉语来释义,既能表达语义,又能体现形象,而且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因此,释义决不单纯是技术性的工作,而是一种艺术上的再创造。一部双语词典质量的高低,很主要的一个方面便体现在释义上,释义准确不仅增强词典的科学性,而且也提高词典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分行是诗歌不可忽略的文体标志,是有意味的形式.诗句的分行增大了语句之间的跳跃性,从而形成巨大的张力场,使诗的意蕴无法穷尽.20世纪末的现代汉诗在分行方面显示出相当的随意性,古典化、先锋化、平民化、图形化等等,纷纭复杂,从而消解了分行的意义和作用.分行不是率性而为的,应体现出诗情的流动,并适应诗人内在节奏的要求,以这个评判的标准探究90年代诗坛的具体作品,对20世纪末现代汉诗的分行的情况作整体地扫描和透视,提出现代汉诗应从传统中吸收营养,以获得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上海,是中西文明与文化碰撞激烈的地方。而词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如何认识新的时代与旧的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学界一直思考的问题。《申报》是近代上海文明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早期《申报》共刊载词作一千三百余首,涉及词家近三百五十人,由此着眼,可以考察上海词坛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这样一段新旧交替时期中的词学生态,厘清媒介变化对词家词作的影响,探索近代社会中词这样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从"白话文学"的倡导到试图建立白话诗格律的努力,中间有一条清晰的线索,那就是对白话文学自身形式问题的关注,以及从形式上完善白话文学的努力。现代文学中围绕文学形式与技巧问题的争论,应当被视为五四文学修辞论层面的展开,而不应当是五四文学精神的反动。在后来对五四文学的解释中,其修辞论层面要么被漠视,要么被曲解,这与人们对五四文学精神内涵的片面理解有关。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特定的社会机缘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学观念的变化,使得试图从形式上完善白话文学这一努力被边缘化并最终被迫中断。对于中国白话文学自身的发展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辞通》是一部类聚古代异文别体同义的双音词词典 ,全书收词近 4万条 ,连说解共约 30 0余万字 ,是我国 2 0世纪 30年代汉语辞书中少有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其收词、书证及诠释方法均颇具特色。本文从现代辞书史和学术史的角度对此作了全面检讨 ,以期为当前语文性辞书的编纂提供某种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年谱、日记和书信等材料,可以了解20世纪上半叶陈寅恪与西方汉学界的交往情况,他对西方汉学界的熟悉与把握情况以及他与一些西方汉学家之间的相互评价。整体而言,陈寅恪对西方汉学界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西方汉学界对他的了解程度。毫无疑问,陈寅恪在长期留学西方的过程中受到西方汉学界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尽管受到西方汉学界的影响,陈寅恪在建构现代中国学术体系过程中却不拘泥于西方汉学思想的束缚,既以西方近现代学术为衡量标准,又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特殊性对建构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深远影响,其视野最终超越了单纯的学术研究,上升到重建现代中国文化体系以求再现中国文化辉煌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典》多义词处理指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一部权威性、规范性语文词典,其使用对象是语言学习者,其任务是尽量全面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的状貌,所以从收词、释义、用例等各个方面都要求科学严谨。本文将我们在使用《现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希望能对词典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运用现场统计、数理统计等综合研究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女子排球39场比赛的临场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可找出中国女排在扣球、拦网、接发球等技战术上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排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