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纯民族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规定性的社会主义,即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关于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支配地位的世界历史时代中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着重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范畴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设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戴世平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历史与理论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提出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进...  相似文献   

3.
世界进入文化软实力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世界开始进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仅具有清晰的演变轨迹,而且具有明显的判断标志。面对世界进入文化软实力时代的新形势,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抽象思想理论与感性实践情感的统一体。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理想和崇高追求,成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题思想最本质的体现。把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实践,是历史进步的必然、时代前进的必然、实践发展的必然。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指向,充分体现了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凝聚力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总结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对传统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思考、修正与发展。邓小平从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等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行了阐述。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而且必将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反复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邓小平正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视野,把当代中国的矛盾和问题置于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时空中加以考察,将中国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把握,在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大坐标系上找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在当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选择,则尤为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种“世界历史”性的规定。因此,也只有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才能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发展的“世界历史”性特点以及它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发展,这是当今中国和世界普遍关注的时代主题,也是当代乃至21世纪人类社会运动的趋势。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迈向21世纪,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体。因此,探索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这是实践摆在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20 世纪终结、全球化时代来临: 人类在这个世纪之交面临一个多重历史演进的聚合点。从最近的重大历史变革回溯, 我们会发现冷战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欧美大国传统的霸权之争的继续、顶点和终结。20 世纪是充满战乱、灾荒、革命和反动的世纪, 又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全面铺开,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亚非拉各民族的现代化努力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世纪。中国在20 世纪终于从睡梦中醒来,实现了急剧的历史变革,通过辛亥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级跳”, 跃进到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主流中来。中国与西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是21 世纪历史演变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再认识张安弟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它是决定这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历史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弄清楚这一“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因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不同时期对十月革命的纪念与阐释呈现出不同的主题.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十月革命表达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关系协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世界和平的维护方面的政治诉求.改革开放后,十月革命的纪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构起双向话语支撑,既明确了中国改革的政治方向,又建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中国共产党对十月革命的纪念与阐释呈现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服务现实、彰显主体意识的鲜明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为本位对这一道路的发展与创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强调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历史进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在20世纪,中国共产党对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新局面的认识形成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思想,对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认识形成了“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对冷战后世界发展潮流的认识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使社会主义在适应20世纪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认识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引领21世纪世界交往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民主社会主义.也称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考察民主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变.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观”的历史演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马克思的交往观及与之相关的世界历史观出发来理解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为:与生产力和分工密切相关的交往的发展,必然使民族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进入全球化时代;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的世界历史性事业,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开辟,但最终将由社会主义主导。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批判“两个凡是”错误的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这一提法,旨在强调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抄别国经验、照搬别国模式,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主题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邹积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摸清、摸准中国的国情,同时也要准确把握全球的"球情"即时代主题。建设体现时代主题特征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之一。他同志在《邓选》第三卷中指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一个是和平...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站在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前沿,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使命。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为中国人民服务,也要为全人类服务;要为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服务;也要为推进全球共同治理服务,为推进中国和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民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历史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身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立足中国国情中国实践,又要立足于时代,立足于世界实践,揭示一般规律,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引领21世纪世界经济学发展的新潮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世纪之交,欢送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时候,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各族人民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建国五十周年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多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建设得到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大幅度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全面地向前发展。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依然是探索"时代精神的精华"、建构"时代文明的灵魂",阐释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凝结出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共同意志,凝聚亿万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理性指引。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论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在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取无穷的营养,才能跃上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真理和道义之巅的新境界。发展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总结和凝练中国道路中蕴含的"中国智慧"——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二者的有机统一贯穿于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统一的基本逻辑,以便在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中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9.
世界社会主义诞生已有500余年,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走向高潮又跌入低谷,在21世纪迎来复兴的历史机遇,这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在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形式是各具民族特色的、多样的,推动生产力发展是现实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政党和左翼力量坚持人民立场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与此同时,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同位置的社会主义政党和左翼力量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才能赢得发展的空间与机遇。当前,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正在发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紧跟时代发展和变革的步伐,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必然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时代。世界上存在着两条社会现代化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道路。1、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时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根据这一原理,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时代:(1)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一阶段,以手工工具为标志。手工工具是人直接操作的,人体是动力。手工工具受到人的体力的限制,劳动生产率很低,生产的剩余产品很少。生产力的第二阶段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