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以及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所提出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规则和行为规范。历史成本原则就是对会计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它是指在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的情况下,对资产物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即按取得的实际支付(已付或应付)的货币总额计价,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既使物价发生剧烈变动,也不得调整其帐面价值。在现代成本会计管理中,企业的财产物资仍按历史成本计价,至少有以下几点理由:(1)历史成本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记录下来的,或者是企业在财产物资的购建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具…  相似文献   

2.
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冲击及其对策□肖文进物价变动,会使以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编报的财务报表受到强烈冲击。如何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计量的影响,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一、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冲击(一)物价变动对会计理...  相似文献   

3.
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社会环境影响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必须适应环境的要求。当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必然要求会计对此作出反应。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动态的经济环境中,对会计的要求尤为明显,物价变动便是一个较好的例子。物价变动是市场经济下不可避免的现象,会计理应对这一现实作出反应。自80年代以来,我国至少已出现了三次通货膨胀,研究和制定物价变动会计准则具有现实意义。一、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局限性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是建立在货币价值不变的假设基础…  相似文献   

4.
谨慎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计惯例,它因其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而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约束力量,为各国会计界所认可。但又因其在实务操作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而引起会计界的反省和沉思。本文试图讨论谨慎性原则的内涵、产生、发展及我国的实行情况,从而找出在我国使用时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产出成本会计框架结构与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出成本会计(TA)是一种基于限制理论的管理会计方法,它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由许多链条组成的完整的系统,通过分析和控制诸多链条中的最薄弱环节来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产出成本会计的框架结构:计算各产品单位产出、模拟计算找出最大产出、产出最佳衡量指标、产出成本会计与传统财务报表的整合.产出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是限制理论.  相似文献   

6.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将管理与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源于成本会计并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构成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由于历史、社会、环境、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体系还是在实际应用中,较之财务会计均凸现出其较大的不成熟性和不完善性.直到今天也尚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就针对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阐述一些个人看法,然后提出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若干设想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变动成本计算法隋丽茹变动成本计算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加深,要求企业实行科学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更有效地进行计划、控制及评价企业内部的工作业绩和效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  相似文献   

8.
在管理会计中,根据成本性态把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也叫经营能力固定成本,它是指同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固定成本,如机器、厂房的折旧费和保险费等。这类成本的发生及其数额的多少直接受到企业已形成的经营能力和已建立的基本组织机制的制约,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它们与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获利情况以及未来的业绩没有直接关系,它随着会计期间的到来而发生,随着会计期间的结束而结束,为典型的期间费用。 酌…  相似文献   

9.
经济核算这个名词从苏联学来以后,一直没有彻底搞清楚。究其原因,看来还是俄语翻译造成的。 俄文的经济核算,原来有两个词:一个是,有时也译作经济计算。单用一个词,就有核算、计算、统计三种译法。是指记账算账。国外把会计分为理财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后,管理会计已触及到统计和业务核算的范围,所以英美会计学者也有把列宁、斯大林说的计算和监督译为Acco unting and Control,即会计和监督的意思。 另一个是或简写为,这个词有时译为经济核算制。苏联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就逐步把国营企业的管理由“供给制”转变为“经济核算制”。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国营企业,由国家拨给一定的资金,供其独立运用,让企业按照以收抵支的原则独立经营,并取得盈利。列宁认为,这样的原则是无产阶级国家有计划地管理社会仁义企业  相似文献   

10.
物价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面广,牵涉的因素多,能够反映出较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对物价的研究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关于北宋物价的变动,已有不少文章作过论述。但是关于物价变动的原因尚没有人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拟就此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11.
徐焱军 《学术论坛》2012,35(5):131-134,199
与历史成本会计相比,公允价值会计具有理论上的优势,但实践中公允价值会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这既有来自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身的原因,也有一些利益集团干预的原因。文章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优势,从内外两方面归纳了公用价值会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后就我国推进公允价值会计的总体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整国民经济、改革经济体制,我国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调节的关键是扩大流通渠道,产品实行多渠道流通后,商品的价格主要有国营牌价、议购议销价格和集市贸易价格。这三种价格变动的规律并不尽同,因此,如何利用物价指数,制定正确的物价政策,切实加强物价管理,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是当前物价统计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早期成本会计思想探析□胡小闽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成本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成本发展史,不难看出,成本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每次经济的飞跃都为成本会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人们普遍认为,成本会计出现于1...  相似文献   

14.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一项好的举措。通过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 ,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 ,加强会计的监督职能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和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财务会计是以对企业财富(包括资产和负债)及其变动情况的静态记录为其主要特征。如果用W(t)表示企业一定时点上财富状况,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W(t)[W(t+1)-W(t)]来表示将定期间的财富净变动,这实际上是我们日常所讲的期间收益。传统财务会计为了探寻财务变动的原因,将形成期间收益收入和费用作一个详细地分项,用此分项的收入和费用的变动来解释期间财富的变动。这样,蝴间财富变动一期间收入一期间费用”就构成传统复式簿记的基础。著名会计学者、美国卡内基海伦大学会计学教授伊夙雄治在对传统会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物价总水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动过程.物价变动表现为波动上涨与相对稳定的外部特征以及价格体系内部的不平衡性.日伪的破坏、掠夺和经济封锁造成的供求失衡是形成晋察冀边区物价问题的根本原因;晋察冀边区政府为了筹措抗日经费,迫不得已超量发行货币是形成晋察冀边区物价问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廷娟 《理论界》2006,(11):208-209
在我国,战略管理会计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所在。虽然我国企业还处于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使大多数企业树立了面向市场的经营意识,这就为实行注重市场环境的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求企业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成本和效益,还必须注重竞争者的经济信息和发展情况,从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过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对整个传统会计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析物权法公示公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各国民法大多实行公示公信制度,这对维护物的占有秩序和交易的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公示公信原则作为物权变动的基本原则,其在物权法中有着极高的价值定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公示公信原则为核心的物权变动制度模式。本文着重就公示公信原则的概念、起源、适用和二者相互间的关系及我国公示公信原则的完善发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刘青  戴经跃 《理论界》2004,(4):290-291
《企业会计制度》的突出特点是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这对我国企业更好体现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对一项新制度从出台到形成惯例需要适应和磨合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主要围绕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分析入手,系统阐述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引发的利润操纵行为,就规避其负面效应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等诸因素决定了会计具有二重性,这些因素的国家性差异导致了会计国家性特征的产生会计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它赖于存在的诸多环境因素。一方面,会计作为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具有显著的技术属性。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会计在技术性方面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会计的计量属性为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历史成本几乎成为会计唯一可供采用的计量属性。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历史成本才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但是,历史成本并不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