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委托-代理关系下第三方物流中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化第三方物流中物流服务外包方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并通过对物流服务外包方代理成本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激励报酬强度系数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指出构建物流服务提供商激励机制必须反映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特质、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外包方代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的产生有其内在机理,为有效规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道德风险,应当建立信息批露与评价机制,缓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代理方道德风险行为的收益,弱化代理方道德风险行为的动力;健全监督机制,增大博弈成本,规范代理方的博弈行为;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的产生有其内在机理,为有效规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道德风险,应当建立信息批露与评价机制,缓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代理方道德风险行为的收益,弱化代理方道德风险行为的动力;健全监督机制,增大博弈成本,规范代理方的博弈行为;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的产生有其内在机理,为有效规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道德风险,应当建立信息批露与评价机制,缓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委托一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代理方道德风险行为的收益,弱化代理方道德风险行为的动力;健全监督机制,增大博弈成本,规范代理方的博弈行为,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和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政府加快了社区居民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在该体系中,居民作为最终需求者与政府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多元委托代理关系。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首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社区居民医疗健康保障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其次分析多元委托代理关系各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再次揭示社区居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中由于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道德风险行为;最后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两个角度提出降低我国社区健康保障体系中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3G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开展,移动通信网在带宽和覆盖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网络在满足忙时业务量需求的同时,又造成了非忙时资源的闲置。本文在对移动运营商收入和成本的分析中引入了时间的参量;通过实际数据分析了忙时和非忙时的业务差异和资源占用差异;对移动运营商分时定价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需求和供给层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移动运营商主动降低非忙时段的价格,能吸引SP/CP开发出更多的业务以及用户加大在非忙时段消费,使运营商、SP/CP和消费者在使用量增加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电信运营商开始转型,加强产业链合作,服务提供商(SP)、内容提供商(CP)等互联网企业和终端制造商是电信运营商寻求合作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开展产业链延伸合作的动因;提出了平台开放型、股权投资型、战略联盟型等三种电信运营商和SP/CP的合作模式,以及合约合作型、深入定制型、运营商自建型等三种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的合作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电信运营商与SP/CP以及终端制造商合作的模式选择策略,以期为中国电信运营商开展产业链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必然存在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可能产生过度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如道德风险等问题。本文通过设计一个最优的规避风险和激励机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诱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在积累不断扩大的前提下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活动中,项目委托单位、高校和项目负责人三方之间彼此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本文使用博弈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应用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实际问题,分析了项目委托单位、高校和项目负责人各自追求的目标具体内容以及彼此掌握的信息。而他们彼此目标的不一致和信息的不对称正是导致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道德风险”问题爆发的原因,这与委托代理理论的规律相符。并依据该理论从限制、激励和劝诫三个角度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出具体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道德风险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其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努力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等。探讨在证券投资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存在的道德风险成因问题,并设计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契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产生。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的道德风险行为,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影响道德风险行为因素的分析,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道德风险问题现状、层次及表现形式,提出了明晰产权、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外部监管、加大惩罚力度、塑造企业诚信文化等对策,从内外部、制度和人、道德风险的各层次等方面来防范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2.
企业销售人员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道德风险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定量地讨论了均衡状态下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给出了基于最优博弈策略促使销售人员努力完成销售任务的激励契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双边市场理论,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淘宝在线交易平台企业解决信任问题的机制:平台企业提供的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平台企业运用权威治理机制监控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行为并作出奖惩;平台企业还设计了相应的担保制度,防范委托人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淘宝的案例不仅为解决网络社区的信任问题提供了范例,也对"韦伯命题"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企业家能力、道德风险和自有资本的分析,并结合两种监督模型,给出了企业家融资中的企业家自身影响因素与不同融资来源之间的关系.企业家能力的增强、道德风险减小和自有资本的增加都利于企业家融资.资产状况较佳、企业家能力较强的企业更适合通过市场融资,承担相对低的融资成本;而资产状况差、企业家能力较弱的企业则更多地通过中介机构融资,并承担相对较高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5.
在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的道德风险表现多样,成因复杂,危害严重.作为人身保险的副作用,受益人的道德风险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防范和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在保险危险的保障和道德风险预防的激励之间寻求平衡,兼顾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与保险人多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由于三大运营商都成为全业务运营商,竞争更加激烈,运营商为应对竞争细分的市场层出不穷,电信细分市场的评价方法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更加精确地制定营销战略,找出细分市场中的重点培育市场,本文对电信细分市场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多指标的电信细分市场评价体系,并引入可拓学优度评价方法对某运营商的细分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运营商寻找其重点培育市场提供了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关系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及激励机制。针对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均可产生影响的事件A(如贪污等),通过分析委托人的风险回避模型和代理人的期望效用模型得出结论:国家监督职能部门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的有效性、适当成本花费及强有力的惩罚程度有利于委托人的风险回避。将代理人的工资与企业利润挂钩,注重分配代理人长期努力工作的未来收益是减少代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中介业的市场绩效。文章针对现有研究只可虑了房地产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倾向,忽略了客户同样有发生道德风险可能性,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分析了引发我国房地产中介市场上中介和客户双重道德风险的因素,提出合理的佣金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减少中介和客户双方的道德风险倾向的角度入手,对不同的佣金制度进行了比较,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