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台湾近代文化界有过一位光彩照人的人物。他不仅在史学领域披荆斩棘,苦心孤诣,写出一部开拓性的巨著《台湾通史》,而且在诗坛上纵横驰骋,慷慨悲歌,留下一部振古铄今的《剑花室诗集》。他的同时代人胡殿鹏称“其人奇,其气奇,则其诗亦无之而不奇。”章炳麟读了他的《大陆诗草》,“叹曰:此英雄有怀抱之士也。”他虽然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台湾度过的,但是,在他胸中始终跳动着一颗“中国心”,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树结出的一颗硕果,他是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这个人便是连横。连横的《剑花室诗集》,…  相似文献   

2.
论台湾移民社会的形成对台湾文学性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学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和人所生存其中的社会并生和并行的。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评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十分强调种族、环境、时代对艺术生产的决定性影响。他特别指出:“的确,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地位。……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道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他改弦易辙。”这就是说,历史环境和时代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精神状态,制约着作家的精神趋向,也制约着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从而形成与这一社会相呼应的具有群体特征的文学性格。文学社会学的这一条基本规律,无疑有助于我们开启台湾文学殿堂的门扉。什么是台湾文学的特殊性格?是什么因素形成台湾文学的特殊性格?这是所有台湾文学研究者都首先关心的。台湾著名作家和批评家叶石涛在《台湾文学史纲》的序言中说:“我  相似文献   

3.
论七等生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家都知道我叫七等生,其实我的本名是刘武雄。”(《七等生小传》) 七等生,台湾通霄人,一九三九年生。一九六二年开始创作。他以写小说为主,也不乏诗歌、散文创作。他先后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僵局》、《来到小镇的亚玆别》、《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中篇小说集《放生鼠》、《沙河悲歌》、《离城记》,长篇小说《削瘦的灵魂》、《城之迷》、《耶苏的艺术》,综合集《白马》、《情与思》等。一九七七年远行出版社出版七等生小全集,共十册。七等生的两篇小说  相似文献   

4.
事实与共识     
这几年,台湾文学界出现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有的作家、评论家在谈论台湾文学时,总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谓“独立性”、“自主性”,而否认“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988年,羊子乔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让我们自己来》的文章,对我的《台湾现代文学简述》一书提出“质疑”。他认为:“台湾文学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性”,在台湾,“中国、日本文学是台湾文学的一部分”,而我却站在“有利于‘中国统一’的立场,来从事台湾文学的研究”,“视台湾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视台湾文学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因而是“大中国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5.
<正>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下旬,第三届全国台港、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在深圳大学隆重举行。四十多位台港与海外代表同一百多位内地代表欢聚一堂。会议热烈和谐,学术气氛浓厚,较有成果。 一 对研究现状的估价 本届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六十多篇,显示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成果。与第二届讨论会相比较,目前的研究已表现出很好的发展趋势: 1.从微观的研究向宏观的研究发展 如对台湾文学的研究,已有学者站在美学的层次,研究“台湾当代小说的审美追求”;或站在时代的层次,研究台湾八十年代的政治小说,评价“台湾现实文学的再开发”及近期台湾小说的创新;或站在历史的层次,“观今古之通变”,对台湾  相似文献   

6.
王德威将台湾文学置于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的整体观坐标系中,以此“想象”台湾文学的独特风貌.其“后遗民”论述在与现实主义对话的基础上有意开掘“幻魅现实”主义的叙事学,其“后遗民”想象和“抒情传统”想象开掘出的“第三空间”,为深受身份问题困扰的文学者提供了归属的另一种可能,也为整个中国文学文化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王德威的文学批评具有探索、无结论、不确定的随笔精神,对其台湾文学研究,应基于福柯式的后现代历史观,做出深入的辨析与对话.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叶石涛先生《总是听到老调》一文的观点,并非一时激动之辞,而是他深层的历史观和文学观的反映。尽管个别观点可能与他以往的观点有出入,但就总体说来,是其以往学说的重申与实现。它代表了台湾一部分作家对于“边疆文学”、“支流文学”这一假想中的台湾文学定位的忧虑与恐惧。因此,当两岸学人各自站在不同的公理系统来对话时,往往说不到一块去。就“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这句话而言,其中“台湾”与“中国”的概念内涵,在两岸学人的认识和使用中,就有着细微的差别。前者涉及对具体文学现  相似文献   

8.
提及中唐文学,人们很容易想到“诗到元和体变新”,想到元稹、白居易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白居易初以“兼济天下”的极大热情关注着社会,他诗歌主张的核心,就是要求诗歌为政治服务,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认为文学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具有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同时,他在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将内容放在主要地位,要求语言形式为内容服务,他反对盲目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按照这样的文学主张,他创作了不少讽谕诗,并且很看重这类诗歌。应该说,这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社科院刘红林研究员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光复前后的台湾新文学”(项目批准号:01BZW039),2005年通过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该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风貌》(台海出版社2005年12月版)。当前台湾地区“文学台独”之声甚嚣尘上,企图利用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割断台湾文学与“原乡”(大陆)文学的血缘关系,否定“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一环”这一客观事实。本课题正是针对这一严峻局势,力求通过文学史的梳理和作家作品的研究,澄清是非,把被“台独”分子遮蔽、歪曲的真相揭示出来。本课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台湾文学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最受评家议论的,是五、六十年代有过一段“横的移植”的发展历史。冷静地回顾一下台湾文学走过的这一段坎坷的历程,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于发展我国文学艺术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横的移植”旋风刮过之后 五十年代中期台湾文学界那股“横的移植”的旋风,首先从诗坛上刮起。三十年代即已接受现代派艺术观的纪弦,从大陆去台湾不久又重新打出“现代派”旗号,认为“新诗乃是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是来自欧美的移植之花”。这种文学主张,当时受到许多同行的批评与反对。“蓝星诗社”的覃子豪对“现代派”的“六大信条”提出两点怀疑:一、“怀疑完全标榜西洋诗派,是否能和中国特殊  相似文献   

11.
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较好地实现了“将传统融于现代,借西洋揉入中国”的艺术追求。小说在叙述体态、叙述结构、人物塑造、审美意义等层面上与中外文学都存在着对话性。对话是解构与建构同时进行的过程,小说作品是“众声喧哗”的场域。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台湾老作家叶石涛在《自立晚报》上发表了两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一篇叫《谈退休生活与白色恐怖》,另一篇叫化总是听到老调》。文章的题日迥然不同,但却贯穿着同一意图,那就是否认“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环”,为他的“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文学”论张目。他毫无掩饰地说:“不要常说台湾人是附属于中国人里面,我们台湾人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学”,“我们台湾人一定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日本、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人的文学,让台湾文学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占一席之地,建立一个可以代表台湾人民、代表这块土地的台湾…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每年都举行几次“双月谈会”,定期邀集会员共同研讨台湾文学有关问题,交换彼此看法。近日,研究会针对台湾文学界出现的某些倾向,召开了一次“台湾文学与中国母体文学关系”的座谈会,现将几位学人的发言整理发表于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两岸文评界都常可听到这样的说法;“搞港台文学的都不是一流学者”,“其实台湾文学由台湾学者来研究最合适”。对前一句话,我们不妨将它作为一种激励和鞭策;但后一句话,却不能不引起我的诸多联想和思索。台湾文学由台湾学者来研究,自然是合适的,但如果说台湾文学只能靠台湾学者来研究,即不尽然。这正像北京文学未必全靠北京学者来研究,上海文学也未必是上海学者的专属领地一样,何况俗话还说“旁观者清”呢。其实,大陆学者在这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中,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存在着海峡两岸研究界的…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乡土文学研究,实际上包括两个内涵:一是台湾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即所谓“本土文学研究”,另一是台湾古典文学研究。两者在学术内涵和政治取向皆有明显的不同并产生激烈的论争。近年来,台湾乡土文学研究这一传统的学术概念逐渐为“台湾本土文学研究”这一带有政治倾向的术语所取代,致使海外不了解内情者产生诸多误解。本文即针对这种现状,对台湾乡土文学的内涵、若干特征和演进历程作出归纳和寻绎,对演进过程中产生的论争及其趋向也作一些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6.
赵小琪 《河北学刊》2003,23(1):125-129
本文在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双重格局中论述了台湾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三种不同的接受方式,试图通过对台湾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异”与“同”的比较,发现台湾文学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时呈现出的共同规律,并深入论述了这种规律性运动对台湾文学的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及其存在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和时政:政治文学的发展轨迹解严、强人消逝、反对党建立、“统”“独”议题摆上桌面……80年代的台湾经历了政治上变动最为激烈、快速的年代,相应地,也成为“政治文学”空前繁荣的年代。进入叨年代后,“解严”所释放的政治能量已渐衰减,政治“抓征”现象有所沉淀,“政治文学’咱然也有着相应的潮起潮落,但80年代所开启的一些议题或主题,则延续下来且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统”与“独”仍是叨年代台湾文坛不能回避的议题。其中较集中、明显的对抗有:1995年间台大教师陈昭瑛得到陈映真、王晓波、林书畅等呼应的、与若干具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透过福建文人叶明勋、王新民、欧坦生等20余人之赴台或涉台活动的史实,简要描述了台湾光复初期福建文人与台湾文学关系的三个层面:福建报人与台湾文坛、福建学者与台湾文学研究、福建的作家和艺术家与台湾的文学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执编《联合文学>的台湾诗人初安民,在该刊1992年元月号以《文学文化化>为题,首次明确提出a文学文化化"的口号,称之为未来两年<联合文学>所要追求与努力的方向,并引用维克多·赫尔所著之《文化理参>为“文化”下了如此定义:所谓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模式及心态,以及为经营某种生活所酝酿出的种种精神及物质层面的活动。”无独有偶,1992年6月,在另一重要文学期刊<中外文学>创刊纷周年纪念专辑上,总编辑廖成浩撰文表白其办刊宗旨亦写道:“我们也意识到文学与文化的不可分割。因此,探讨文学的文化意义,实践文学的文化使…  相似文献   

20.
距今20多年前的1977年,台湾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乡土文学论争”,它是台湾文学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在当时对台湾文学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其重要意义在今天也愈发彰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