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就那样走了.毅然决然地走了。最后一次吻了吻我的手.带着盈盈的泪光走了、留我一个人在风中仁立.风又起时.吹动我已经剪短的头发。当他说道别的话时.我的心里什么感觉也没有。所以就出奇地平静、平静得反常。而他却拉着我的手黯然落泪了。那会地竟想起来人柳永那首凄美柔婉的《雨霖铃》中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无语竟凝咽。嗅.我为什么不哭呢?问自己.他也问我.而我却平静得让他害怕。终于,他走了,就那么毅然决然.头也不回地走了。当他终于从我的视野中消失.我一个人在夜色中静默,杨然的感觉却忽然一f子袭击了全身,泪水象…  相似文献   

2.
茅于轼 《老年人》2007,(3):49-49
再过两年我就八十岁了.人生的旅途也快走到尽头了。这几年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年,答案慢慢浮现.越来越清楚了。我很后悔.到老才认真地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如果我早几年想,早几年找答案.我的人生会少犯许多错误.自己会过得更顺利一些.  相似文献   

3.
2002年1月11日凌晨,一辆沙漠风暴越野车在沈大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般朝北驶去。中午时分,汽车来到吉林省的吉林市,很快拐进一个家属大院,没等车停稳,从车上跳下个孩子,朝着楼上大声喊叫“妈妈!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要不是被随车来的两名警官拉着,孩子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控。孩子父母听到喊声奔下楼去,妈妈一把搂住孩子的同时,竟一下昏倒在地上。为什么一个孩子的归来,会惊动这么多人呢?我们从头说起吧。2001年10月上旬,吉林市爆  相似文献   

4.
行歌     
鞠躬时的歌手,象一棵在岁月的风雨中艰难挺立的树干。我不会唱歌.可我十分的喜爱歌,我有时会在歌声里奉献出我的滚滚热泪。于是,当有一天一位大西北的朋友来信,告知他的一个歌手的朋友要来北方,要我到火车站接站时,我怀着一股少有的兴奋爽快地答应了朋友的请求。路上人多车多,当我约另一位朋友欧阳到了火车站时,接站的人流已散去了,站台空落落的。我和欧阳急急地向站台里走去。正当我和欧阳前后左右地搜寻时,忽然一股悠美的琴声轻轻地震动着我的耳鼓。我和欧阳循着琴声,找到了站在站台一根大柱子后边的歌手。歌手操弄着一把破旧…  相似文献   

5.
冬来的时间我突然问云:“你将来喜欢嫁一个什么样的老公?”云狡诈地眨了眨眼:“就嫁给多愁善感的你。”云肯定是在说假话。我知道云在安慰我,做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我们的交往宛若闲云野鹤,自然得很。虽然说云快30岁了,依然待字闺中。但我知道,她也许谁都肯嫁,但断然不会下嫁于我。想起来,大约是5年前一个十分美丽的黄昏,那天的太阳好象比往日都要圆,红艳艳的,象颗捧出来的心。云和我依在棵老大老大的树上,等着夕阳落山。谁知不巧得很,圆圆的太阳缠缠绵绵的,下落得很难,云急了.竟然恼怒地对我喊:“怎么象你?”我先是一…  相似文献   

6.
山民     
湘西黄狮寨,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多是奇山异石、苍松翠柏。这是自然之景观。但是,自然之景若没有人文的因素,就会象一个漂亮的人没有文化内涵一样,让人觉得还是浅薄。从山脚上山,天激激下起雨来,于是在小摊上买了一次性的雨衣,又从山民那里买了根自制的拐杖。山脚下,排列了许多轿子,出60元或更多的一点的钱就会有人把你抬上去.从山脚到山顶,一级不损。原以为,坐轿子的必是些老弱病残的人,沿途才发现好些年轻人也坐在轿子里,由年纪比他们往往要大的人抬着。轿中人,由于付了钱,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另外两个人付出很大艰辛而得的舒…  相似文献   

7.
缘起缘落     
总想在不期的某一日会有一个你悠悠的走来,就在我的身边。我们一同去看雨后的天,雪后的地.在清新的世界里.在纯白的天地中.只作我二人。而这一切似又需要一个“缘”字。古语常说人要惜“福”.而我说人更要<昌“缘”。绿中之人常常看不清“缘””起“缘”落.常常以为会是一份永远。当正值盛年的父亲卧于病榻,日日虚弱下去时.我隐隐觉得,我们父女相处的这份“缘”似乎就要尽了。悄然地我问父亲还有什么嘱托于我,父亲视我却不语,只淡淡地笑了笑.当父亲辞世而去.伤悲之后我了请到,临铃还用何嘱托?在以往这二十几年的“缘”中时…  相似文献   

8.
我与同学小华,外形极其相似,同样的瘦高个,外加近视眼。在大学念书时被同学戏称为“一双筷子”。外形相象的我们,个性却迥然不同。一个内向,一个外露;一个不善言辞,一个舌生莲花;一个以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个信奉朋友多多益善。大学毕业,我选择了一所学校,做了与世无争、安份守己的教书匠。她则看中了一家企业的销售员职位,当了个八面玲珑、四处奔波的推销员。真所谓各得其所哉!从此,我一如既往,与书为伴。生活的轨迹简单至极:备课、上课、上班、归家。生活虽清寒,但正*于校园这方如土中,我自温旧.小华呢,在*的岗位…  相似文献   

9.
田夫 《金色年华》2007,(11):20-21
在许多年以前,我曾作为一个富翁而裘衣肥马。那个时候,衣有锦绣行有专车的我,最深恶痛绝的莫过于那些不守交通规则的路人了,对于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窜到马路中间的冒失鬼,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些人为啥都不要命呢?”  相似文献   

10.
黎洪涛 《老年人》2014,(4):24-25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临湘县文桥公社当书记。一天,我接到县委办电话,说县委书记董志文要来文桥检查工作。这是董志文同志到临湘工作后第一次来文桥,当天傍晚,我与公社武装部长前往小桥大队迎接,见面后向他简要介绍了公社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克雷格是我在研究生院里的一位密友,他总是给他所到的每一个房间带来激情和生气。当你说话时,他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而你会觉得比在他开始听你说话前更重要。人们都喜欢他.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克雷格和我一如往常在我们的学习室.我朝窗外盯着看去,见到我的一名教授正从停车场穿过来.“我不想滋上他。”我说。“为什么不?”克雷格问道。我解释道,上一个春季学期里,我同那位教授槁得不欢而散。他给我的一些建议冒犯了我,而在回敬他时我也冒犯了他。“再说”,我补充道,“那家伙并不喜欢我。”克雷格看着窗外那个正在经过…  相似文献   

12.
日前接到一位文友电话,悲哀了一天.一天后转悲为喜。想起两件旧事.还是在北京学习.我一个与我年龄仿佛的远房叔叔,大学生,于“文革”中给武斗场面吓病.可能由于“妄想症”’王国的给华,他的年龄定格在“少年”上,且面目洽担、衣冠整洁,谈吐文雅;只是见了人礼貌热情得过了分.每次于他看我走后我都要为他的热情与礼貌跟同学解释一句;“我这叔叔精神不正常.”我的一位同学每次都宽宏地微笑说:“别那么说人家。”话语中的善意是明显的;请人就增人啦,何必称“叔叔”?更不该诬人为门神病.几次解释成为无奈的挣扎,我便不言语了…  相似文献   

13.
紫英 《现代交际》2009,(7):28-29
8月14日这天是我的生日,而我在这一天遭到了部门经理周子耀的性骚扰。如果我把这事说给10个人听,起码有7个人会指责是我的裙子穿得过短,香水喷得过浓。  相似文献   

14.
老聂手术后首次公开亮相时,让不少认识他的人大吃一惊,他明显消瘦,体重从手术前的160多斤下降到120多斤,再见老聂时,他身体状况好了许多,现在体重有150多斤了。“我从来就没想过我会得癌症,我觉得癌症是小心眼儿的人才会得,我就不是那种人。”老聂将这场人生最大的灾难称之为“最大的昏招”。  相似文献   

15.
泡菜情缘     
大三的暑期,我留校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寝室里只我一个人,虽然自在,日久却也孤单。一个闷热的傍晚,我被烦躁折磨得发疯,便生了一种强烈的想花钱的欲望。于是便去了校外的一家小商店。我指名要一种韩国泡菜。店主舍下我,到后面的仓库找去了。他迟迟不归,我等得心焦...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孤独的人来说,世界是狭小的。对于开朗的人来说,世界是广阔的。心灵的世界属于你自己,拥有了它,快乐与否,都是自己的责任.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苦呢?生活中确实有令人不快乐的事情,究竟如何摆脱呢?各人有各人的方式——有的人睡,有的人吵.有的人散步,有的人忧愁得看不出笑脸.而我的方式是消遣和写.我喜欢一个人*坐沉思,愁也昙,苦也罢,泪也罢,一个人独自消受.对民诉说.对月诉说,对黑夜诉说.此刻,我觉得宁*能够震荡我,我并不孤独。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生活之中,想找一个人自*他倾听自己诉说,是多么难呀!之…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14,(4)
正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临湘县文桥公社当书记。一天,我接到县委办电话,说县委书记董志文要来文桥检查工作。这是董志文同志到临湘工作后第一次来文桥,当天傍晚,我与公社武装部长前往小桥大队迎接,见面后向他简要介绍了公社的现状和发展情况。第二天,董志文准备下大队调研,临行前他问我:"听说文桥是鱼米之乡,怎么餐桌上不见鱼呀?"我以为他想吃鱼,就说:"公社渔业资源丰富,下午就派人到渔场捞鱼。"董志文听后,知道我误  相似文献   

18.
只会埋头做学问在美国也吃不香──题记在美国波士顿采访时,一天晚上我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中国留学生聊到夜里两点多.他们到美国都有七、八年的历史了。他们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刚到美国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明显地感到,这个国家特别重视人的心理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和创造性。所以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有许多优越性.可是在美国时间长了,人家好的地方也习惯了并觉得那也都是应该的,而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立刻又强烈地感觉出来了。这时候以前觉得国内不好的地方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在世界第一流的学校里读书,并没有…  相似文献   

19.
一次在法国尼斯,为了找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葡萄酒庄园,我走得精疲力竭。 一个法国老太太开着她的奔驰车,把我送到了目的地。当我要对她表示感谢时,她说:“爱是一个圈,我不需要你马上回报我什么,但是我希望你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当你帮助A、A帮助B、B帮助C时,这种爱的能量早晚会流回到我这里。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     
父亲是我心中的一首诗。他辞世快3年了,我时时还在怀念他。父亲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只读过4年私塾,但悟性极高,凭一套木刻本《康熙字典》自学,成为方圆几十里数得着的文化人。但他又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作田的好把式。他力气大得惊人,一个人背起百把斤重的圆扮桶能穿垅过坳,引得我小时候好生自豪。父亲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为人乐观,哪怕明天没米下锅,他今晚还会拿起笛子、唢呐吹起来,吹得满垅的人向他靠拢。母亲常说他是“叫化子穷快活”,父亲回她:“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倒也乐。”要不是父亲深谙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