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一九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先后在浙江、江苏等地当过五年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深有体会。一九二五年到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教授后,还很关心中学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说:“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他多年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见《朱自清研究资料》1—2页)朱自清先生有关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五四之后,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持续高涨,对此,朱自清先生一直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支持。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对白话文运动最有力的推动;同时朱自清先生还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阐述了他的中国语文观。本文是对朱自清先生的著述中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论述和观点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更有杰出的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主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语文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而他关于“语文习惯”这一问题的论述,又贯穿在各个基本问题之中。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当代的语文教育专家亦指出:“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大都可以用听说读写内容由理解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更转化为习惯来说明c’(…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的语文教学观主要表现在:他以自己的理论学说和创作实践推动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进程;他以“文道统一”为出发点,提出了他的国文教学目的,与语文新课程理念一致;他十分重视朗读教学,指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教学方法也是教学内容;他提出许多精辟见解,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任务,努力改进中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一思想的领悟和应用:“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基础;“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教”也会自学:“教”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不教”也能自觉。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先生“意在表现自己”美学原则的提出建立了以作者个性为本位的中国现代散文观念 ,这是他对时代思潮和传统散文深切体认的结果。在此基础上 ,本文尝试着重新阐释了朱自清散文的精神境界、女性意象、谈话风等内容。作为“白话美术文的典范”,朱自清先生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确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蔡元培先生曾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何东昌同志也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美育,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要重视语文习惯的培养于锦鸿,李震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重视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典籍中有一首叫做“康衢童谣”的作品,历代著录、引述不绝。然而这首所谓的远古童谣实在是伪作,据朱自清先生说郭绍虞先生曾言其真实来历,朱自清先生也力和此议,但仍未得到广泛的认同,甚至在当今出版的一些著作中,还赫然有“康衢童谣”。因此不避浅陋,略作考析,希望引起硕学重视,共正视听。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著名文学家、教授、学者和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诞生110周年,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扬州大学文学院主办、《扬州日报》社与扬州市作家协会及朱自清故居承办的“全国朱自清研究拓展与深入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在朱自清先生的故乡扬州举行。就朱自清研究如何拓展与深入,来自各地的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1.
语感新探     
语感新探阚兴礼语感问题历来受到重视。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锐敏的感觉。”①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②近几年来,在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中,许多有识之土又不约而...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语文学科如何完成这一转轨,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重温了张志公先生多年来对语文教育诸多问题的论述,受益非强。虽然志公先生未曾提及“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这些基本概念,但由于他对语文教育的研究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论又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的,所以,他对以应试为主的教育颇为不满,他说:“现在一切都围绕着考试转,特别是一切工作都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而且这股风好像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厉害…  相似文献   

13.
对于简单教学,尤其是如何将语文学科的教学简单化,很多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崔峦先生就曾这样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但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简单教学呢?张庆先生认为:“语文教学要倡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是文史界的卓然大家,但是人们还很少知道,他与毛泽东先生曾高度赞扬的“宁愿饿死,也不须美国救济粮”的爱国名教授朱自清从师生到朋友的一段史话。多识字反挨揍,7岁成了“小姑爷”。十一二岁在报上连载滑稽小说,未成学问大家,先成“体育明星”余冠英与朱自清一样,都与文化古城扬州有著极其深厚的感情。朱自清原是苏北东海人,6岁全家搬到扬什I。所以朱自清自云:“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於斯,死於斯,歌哭於斯’了。现在仁妻生的四个孩子都已自称为扬州人了二我比…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次“朱自清学术讨论会”于10月8日至9日在我院举行,以纪念朱自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诞辰九十周年。朱自清之子朱闰生、朱乔森应邀出席。北大王瑶先生来信致贺。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各地专家、学者四十多人。他们对朱自清的诗文、著述及其创作思想,对他在语言学、古典文学方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前,徐特立在教育实践中,潜心研究语文教育,并就语文教育的目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听说教学等方面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对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评介李德身董菊初先生的《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系统研究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带有开创性的好书。董先生是江苏省连云港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多年来主讲语文教学法,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的经验。他对语文教育的许多具体...  相似文献   

18.
加强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陈育书叶圣陶先生在释“语文”时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但是我国传统教学对语文是只重视书面语言训练,而忽视口头语言训练的。观察目前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它...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深孚众望的教育家和著名学者。他一生服务于教育事业,而杭州是他开始教学生涯的第一个工作岗位。那是在一九二○年夏天,他因在三年内修完了四年的课程,提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暑假过后,他偕同夫人武钟谦女士,来到了校址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当时的浙一师,经过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洗礼,成了浙江新文化运动的堡垒。校长经亨颐先生是一位资深望重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家。他顺应世界新潮流,在校内采取了“与时俱进”的方针。为了摆脱因循守旧的教育制度,在进步教师陈  相似文献   

20.
“慢功”论质疑王林清1989年第8期《语文学习》发表的张世功先生的《学语文是个慢功》一文结语中写道:“我以为学语文是个慢功,语文教学也是个慢功.”这里的“功”是指时间,或占用的时间。然而,判断学语文和语文教学是快功还是慢功的优劣,我觉得除了考虑时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