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重明 《天府新论》2012,(3):88-94,99
公共行政中管理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作为一种普适性价值,以“主体—客体”关系作为认识论基础的管理型文化由于对人的主体性的不完整的表达而与人类实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找寻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文化以重新发现人的主体性,就成为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的公共行政实践而言,需要在服务型行政的建设过程中,同时建构一种服务型文化.从本质上看,服务型文化就是一种人的主体性的文化.它不但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的生存与发展,而且重视作为客体的他人、社会、自然的主体性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这种基于“主体—主体”关系的服务型文化才能最终超越管理型文化,反映和融入公共行政的人类实践,同时推动服务型行政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贾巍杨 《河北学刊》2007,27(2):253-255
多媒体和网络使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交互”成为美学新问题。交互主体性理论以“主体—主体”模式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来确立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一种新型的审美客体——“仿像”进入美学领域;审美体验从“高峰体验”进入“虚拟体验”阶段。交互美学理论为建筑创作拓展了新的思路,建筑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建造、理解和体验,人际交流不再受真实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把主体和客体与主体性和客体性两对范畴混在一起,用主体相互规定、主体无法离开客体的理由来否认主体性原则,或者一说主体性就马上强调主体离不开客体,追问应该把客体放在什么地位。我认为这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是把主体概念与主体性概念混淆起来了。主体属于主客体关系范畴,与客体相互规定、不可分割,离开主客体的关系就无所谓主体和客体。但主体性却是属于属性范畴,是指主体作为一种既是实存又是关系范畴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性能、属性。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4.
用人和世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给实践下定义 ,是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现代背景中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张力 ,这说明实践内涵发生转向。对实践应该从人、实践理念、工具“三要素”进行分析。实践的各个要素相互交织 ,越来越凸显人在其中的重要性。在人类历史上 ,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客体、主体客体、主体三个阶段。实践“三要素”就是主体性实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主体性问题,首先要了解主体性的内涵。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性的进一步具体化。所以,主体性乃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正是这一规定性,使主体不仅与动物(有人把它叫“动物主体”)、与“人工主体”区别开,而且又与客体区别开来。可见,主体性的内涵,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的主体的基本属性。其内涵包括着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与上述属性对应的尚有主体的变动性、依存性、意识性(有人也叫主观性)、个体性和平凡性等。在主体的上述属性中,最能体现主体性本质的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主体的上述属性,便构成了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它们在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的本质在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的本质是什么?主体性是否排斥客观规律?这是主体性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按学术界对主体性内涵的一般理解,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不错。但若深思一步可发现,这些特性都是对主体区别于客体的现象性特点的概括,而如果从主体区别于客体的本质性特点来看,则主体之为主体的主体性,乃在于主体是自主、能动并富于创造性地认识和利用客体的客观规律。进而言之,主体性的发展也是以主体对有关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的多寡深浅为基础的。用黄楠森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应该是主体性越强,我们认识里的客体性也越强。”就我的理解,客观规律性应当是客体性中最基本的属性或内容,如此则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成立并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7.
论价值和科研评价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的“尺度”理论和价值观构建科研评价原则,既是科研评价的理论需要,又是规范科研评价行为的实践需要。价值中体现着主体和客体、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因而主体性和客体性必然成为科研评价的两个基本原则;而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交错的关系,从中又可抽绎出科研评价的一系列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8.
一、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主体作用的涵义唯物史观认为,主体性是一个哲学范畴。主体与客体是从人的能动活动上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马克思在研究主客体若干问题的著作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主体性理论的合理部分,从事物的本原性与对象性两个方面的关系上阐述了主体性理论。他多处强调“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并认为人是“生产主体”。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或现实世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活动的对象。所  相似文献   

9.
西方理解论的冲突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各派哲学始终关注理解问题,并建立了各种理解论。近代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解论和当代流行的人文理解论,是西方哲学两种主要的理解论模式。科学理解论从科学认知出发,在主客关系中片面追求客体性;人文理解论从人际理解出发,在主体间关系中片面追求主体性。二者都未能全面地把握人类理解活动的基本关系和基本属性,在尖锐对立中陷入了理论困境。只有从马克思实践论世界观出发,把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在实践的主客关系与主体间关系、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中,才能建立完整把握人类理解活动的新哲学理解论──实践理解论,进而从根本上超越西方哲学理解论。  相似文献   

10.
刘冰清  李敏  杨草园 《南方论刊》2024,(2):37-38+42
主体性是指人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过程的客观因素和主体性因素,指出了劳动者主体性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劳动者主体性的发挥和企业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在不同的价值导向下人会有不同的行为与表现。本文将以《摩登时代》和《桥》为例,对比分析企业价值观的不同对劳动者主体性发挥的影响,并对当代企业价值观的塑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与世界之间必然形成现实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在现实世界中充当主体,现实世界在人面前作为客体,二者构成实实在在的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这注定了: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必然具有一系列现实的具体内容。然而,学术理论界在探讨主客体关系时,往往脱离人与世界之间现实地存在的主客体关系活动的实际,抽象地谈论人的主体性和世界的客体性,进而忽视了这种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现实的具体内容。本文拟就人与世界之间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现实的具体内容作一简析,以对其现实性作一展示。一、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任何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研究探讨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以期在全社会倡导、强化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所谓价值,是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发生效用的属性。价值观则是对价值标准的评判和价值取向的认定。价值观形成后,支配着主体评判客观事物的标准;它的原则及其方法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使客体满足主体利益和需要过程中遵循的指导思想。价值观与世界观密切相关,世界观决定价值观;反过来,价值观也影响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反映活动中相对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把众多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属性,贯穿到反映论,就是主体性原则。换言之,主体性原则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反映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原则。客体性是指客观对象在主客体关系中所具有的规定性。客体的共同规定性就是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他们相互联系内在统一规定着客体的一般性质。客体在被改造和被反映活动中相对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共性,就是客体性原则。一、反映的主体性原则1、反映的自主性这是作为主体的人…  相似文献   

14.
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探讨,须厘清三大关系,即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核心价值观凝练中的凝练原则与具体表述之间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特定概念必然具有客体/客观与主体/主观的二维性,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从客体/客观与主体/主观两个维度来进行;在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之外又提出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仅仅具有使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和细化的意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不能急于求成,“确定凝练原则”应该优先于“凝练具体表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的主体性概念作一探究。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主、客体相互关联的多重关系(比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中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和。这一概念包含三层意思:(1) 主体性必须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因为人并非皆为主体,主体性是针对有资格承担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的人而言的;(2) 主体性必须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多种交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没有客体的主体是抽象的虚幻的主体,同样,没有客体性的主体性是空洞的非现实的主体性,人只有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才能显示和确证自已的主体性地位和力量;(3) 人作为主体,不论是在对自  相似文献   

16.
在苗卡尔及其随后的哲学里,“我思”这个小小的阿基米德点,不仅是哲人解决主体——客体关系的认识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他们建构和发展形而上学的前提和根基。然而,西方传统哲学这一固于“方法论的唯我论”的“主体性凯旋”定势则在海德格尔对“此在”生存状态的缤密分析中发生了动摇,使之步人了“主体性的黄昏”。走出传统哲学唯我论的狭隘圈套的努力,发韧于海德格尔对其师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理论中存在的自我学观点的认识和不满,他不满把排除了一切实体性、客观性因素,而只具有意向性、构成性的我思主体作为架构“主体际性的世界”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规律的主体性”,这是近年来一些论者的热门话题。提出这一命题的同志认为:“自然是客体,人是主体”,“在人与自然这一最高关系中,主客体的区别是绝对的。”承认人是主体,也就意味着承认“社会是主体”,“社会运动是主体的运动。”于是断言:“社会规律是自为的规律,”“社会规律有主体性。”并且认为,只有承认社会规律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人类认识现象进行考察时,它在观察问题的视角上实现了一次跃迁。与直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所谓“主体性认识论”不同,它不是在纯粹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两极内兜圈子,即不拘泥于主体——客体的关系问题。而是用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论问题即“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包涵了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类认识现象的考察得出的  相似文献   

19.
弘扬主体性是20世纪哲学发展的突出特点。生长在这一时代的毛泽东哲学,不能不深刻打上主体性思想的烙印。虽然在其著述中很少使用“主体”、“主体性”、“客体”这类概念,但主体性问题却是贯穿于整个毛泽东哲学中的实质性思想。如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主体的社会历史性、主体的修养和改造等思想都在其著作中有深刻的表述。  相似文献   

20.
近来,关于主体、主体性问题又成为我国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在争论过程中,尽管人们可以持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分歧意见,但从各种意见所取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哲学框架来看,都是承袭了已被马克思所扬弃的狭义“单一主体——客体”两极框架。笔者认为,这一模式所固有的不可忽视的缺陷,迄今仍然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主体观理解上的偏颇,因此理应加以纠正。本文仅就“主体——客体”框架束缚中的各主体观的缺陷作出分析,进而在“主体——客体——主体”新框架中对主体作出新的界定。一、对关于主体的诸哲学观念的评析所谓“主体——客体”框架,是指将主体的考察限定在单一主体与客体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构中。这一框架的主体观有以下几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