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考察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时候 ,应该将其区分为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两种类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份额在不断增加 ,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但是 ,我国依旧以占有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表明目前我国依然是以劳动力价格优势赢得国际市场。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的原因及其影响 ,并形成一定的政策 ,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 ,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海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9):46-48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活动。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可得出我们必然改变传统的产业间贸易模式 ,发展一种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贸易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以下简称技贸措施)是其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盟内生产者、进口来源国生产者的指导、约束、保护或者抑制,对所有消费者的保护,以及国家安全、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等政策目标,欧盟技贸措施对不同类别的中国输欧产品具有明显差异化影响。文章兼顾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特点,以及欧盟政策目标,多视角分析欧盟技贸措施对中国输欧产品相关企业或行业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有关欧盟比较优势非常明显或者中欧比较优势相当、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产品,以及与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和化工产品,欧盟技贸措施数量较多,短期内对中国出口阻碍作用较大,中长期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倒逼作用明显;有关欧盟具有比较劣势、进口依赖度很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污染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欧盟技贸措施数量较少,合规、达标难度较小,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论前提和特点,研究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阶段特征和条件,并对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制度竞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一个暗含前提是把国际竞争的主体设为企业 ,对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强调微观的物质技术效率层面。本文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一国政府作为独立的国际竞争主体 ,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的宏观层次的制度优势是微观层次竞争优势的前提。国际竞争包含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层次的制度竞争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次的物质技术效率竞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国际制度竞争在三个维度上进行 ,竞争绩效最终表现为三种制度优势的构建。在这种理论框架下 ,论文最后考察了中国的制度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6.
论产业竞争优势与产业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弱是决定产业安全程度的关键,由于支撑条件不同导致了产业竞争优势所处的位势存在差别,进而影响到国家产业安全状况。目前我国产业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无竞争优势或是竞争优势的层次较低。为了尽快提升产业安全程度,一方面需要努力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有选择地对某些产业产品实施超级化战略;另一方面应优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产业组织状况,鼓励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服务贸易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 ,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在我国即将迈入世界贸易组织大门之际 ,应提早做好迎接服务贸易竞争的各项准备 相似文献
9.
10.
改革开放后 ,我国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 ,取得了骄人的建设成就 ,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变比较优势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再聚集成产业竞争优势 ,是迅速把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历程、问题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现有文献在区域竞争力内涵、理论基础及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基础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争议和问题,全面盘点2000年以来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指出该领域内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必须加强理论创新,并且注重与实际发展动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识别与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奇特的自然环境赋予了河南众多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河南只要充分利用、开发这些资源,就能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识别和比较,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优势资源,并根据这些优势资源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着误解,认为它是静态理论,不符合现实情况。事实上,斯密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因而具有动态分析的特点。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表达了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强调“后来获得的”要素及运输成本对一国优势地位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认为不发达的农业国可通过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获得优势,主张按具体情况对不同产品实行关税政策和渐进式的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鸿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2):38-42
作为国际贸易理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深化。同一时代不同国家拥有的比较优势不同 ,不同时代的比较优势也有着不同的特征。现实经济中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制定经济政策 ,不仅要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 ,而且要利用适合于本国的先进技术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实现比较优势的转换 ,由此产生真正的国际竞争优势 ,在国际经济中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双边市场是正确认识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理论基础,市场公共性决定了平台企业必须承担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义务.竞争利益是认定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核心要素,滥用相对优势地位、限制用户使用替代产品、恶意破坏对手合法商业模式及流量劫持是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类型.履行权利保护义务、保护大众利益及基于商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是排除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时的考量因素.《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相关条款对互联网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初步规定,但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竞争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小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现代竞争理论的产生是以打破了把完全竞争作为现实和理想竞争状态的传统模式为主要标志的。熊彼特的创新与动态竞争理论 ,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 ,哈佛学派建立的产业组织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对竞争政策方向的修正 ,以及新奥地利学派对反托拉斯政策必要性的全面否定 ,使竞争理论迅速发展 ,为竞争政策提供了经济学的根据。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分析 ,并充分运用局部均衡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奕论 ,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的福利与效率后果 ,使垄断问题的研究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者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已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现实,并即将被新贸易理论所取代。然而.本文通过对多年来贸易理论的分析,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和发展性,这对中国纺织产业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竞争优势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基础,其形成不仅受比较优势条件优劣的影响,更取决于整合的速度和效率。整合路径和创新制度构成竞争优势形成机制,制约着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进程。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意味着我们要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包括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进而使黑龙江省的要素禀赋结构与发达地区不断接近,最终实现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20.
在桥头堡战略的背景下,从云南省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与水平出发,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云南与东盟国家2000~2010年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深入分析了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商品结构,结果显示,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各自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双边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并提出了桥头堡战略下促进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