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救助、扶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划生育家庭救助、扶助制度的研究背景 2004年年初,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展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2005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06年全面铺开。2007年8月,我国正式出台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在全国中、东、西部地区10个省市试点,此项制度于2008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央决定在全国部分农村地区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试点.安徽省芜湖市被国家确定为试点市,同年,定远县也被安徽省确定为试点县.2005年,试点工作在全国普遍推广,惠及安徽省的各个县市.本课题组对部分试点县进行实地调研,综合其他材料对安徽省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以来我国有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根据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将近年的研究归结为对奖励扶助制度产生背景的阐释,对制度本身的研究和对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研究三类,并指出:目前奖励扶助制度的研究在取得一定进展和成果的同时,还存在研究主体较单一、研究地域覆盖不全、微观研究较缺乏等不足,还需要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积极参与,继续扩大研究广度、丰富研究层面并注重研究视角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自2004年初试点以来,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人户分离问题、半个农户问题、抱养子女问题、再婚家庭问题、双女户问题、年龄界定问题、隐瞒实情问题、制度放宽问题和退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应适当调整对奖励扶助对象的界定,积极做好补救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合理规定奖励扶助制度的终止时间.  相似文献   

5.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年以来我国有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根据研究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内容划分为关于奖励扶助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制度本身的研究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研究三类。最后,对该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小康生活》2005,(7):4-4
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潘贵玉副主任介绍,计生奖励扶助制度打算2006年在全国统一推开。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不同类别农村居民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情况的评价差异,于2010年在湖北省南漳县开展调查,并运用O rd inal回归法作调查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村民年龄、家庭收入、是否为奖扶对象是影响他们对现行奖扶制度作出不同评价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奖扶制度的推行应在宣传力度、奖励额度和推进思路及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省泉州、厦门两市所属六区所做的调查表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奖扶标准过低、受益滞后;规范性不强,手续繁烦;与相关政策之间缺乏良好的统筹与衔接,产生了一定的"逆向"作用。据此提出完善制度的政策建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提高计生奖励扶助金额;简化计生奖励扶助制度受益对象的确定手续;完善制度设计,实现计生奖励扶助制度与其他惠民制度的良好统筹与衔接。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南部,是东盟国际博览会的长久举办地。该市辖12个县区(6县6城区),土地面积22112km^2,总人口683.5万人,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大奖励扶助覆盖面,抓好配套政策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了融奖励、救助、扶助、优惠、优先、保障“六位一体”的计生利益导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计生。  相似文献   

10.
《山西老年》2012,(9):65-65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近日公布。《纲要》将我国未来五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备,体系比较健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规划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将实现基本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研究制定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参保人员遗属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办法,以及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力参保人员领取病残津贴办法。各项社保待遇水平将继续提高。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将稳步增长;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稳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规划提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并计划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继续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规划还特别提到,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完善和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老年奖励政策,建立奖励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  相似文献   

11.
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补助政策:现状、问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独生子女年老奖励补助政策仅是地方性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一项重要规定,尚未取得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同等重要的地位。现行政策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文章所论六个问题,可分为四大方面:其一,首先论述了“奖励扶助”制度实质是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而论述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解决计划生育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治本之策;其二,从“奖励扶助”制度的功效和意义的角度,论述其在计划生育工作战略转变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其三,论证并呼吁应加大力度,全面实施“奖励扶助”制度,指出其巨大效益已为实践所证实,并着重论证了“奖励扶助”制度的资金来源与现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变革的关系,指出“奖励扶助”金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四,论述了“奖励扶助”制度在我国人口学研究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奖励扶助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生育政策由“提倡一孩”到“全面两孩”是一个重大调整,客观上要求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或重构,这既是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奖励规定、保障群众按政策生育的客观需要。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调整或重构,应当坚持合理衔接、公平公正、统一政策、按需帮扶的原则,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全面性和资源的社会性,构建政府为主、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帮扶体系;抓住重点问题,解决群众关切,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达到鼓励和帮助群众按政策生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小康生活》2005,(4):9-9
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在两会召开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准备安排55亿元对产粮大县直接进行奖励。  相似文献   

15.
占我国残疾人口75.04%的农村残疾人,长期以来,其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村残疾人事业和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基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必须坚持重点保障与特殊扶助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将农村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为农村残疾人改善弱势地位、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6.
《小康生活》2005,(9):4-4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明年要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由目前占全国的21%扩大到40%左右,中央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每人每年1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元,同时将中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市辖区和东部地区部分参加试点的困难县(市),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费改税从2000年在安徽省试点以来,2002年已推广到全国16个省,这项将造福我国9亿多农民的改革目前在已实施的地区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试就我国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来探析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税费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失独群体数量的增加以及年龄的增长,其面临的养老困境也逐渐凸显,而现行失独群体扶助模式存在扶助主体单一、缺乏科学分类扶助等缺陷。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服务有着较长历史的制度体系,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孤寡老人照顾模式,在服务类似我国失独群体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借鉴其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分类提供服务的老年人社区照顾模式经验,构建我国失独群体“社区+”精准扶助模式,期望通过采取完善养老服务法律体系、加强政府对失独群体社区照顾的支持和引导、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养老服务针对性供给等措施解决失独群体面临的养老困境,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失独群体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自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实现有效控制的同时也导致失独家庭的产生。中央与地方政府针对失独问题进行了扶助政策探索。通过对广东省21个市失独家庭经济扶助政策进行梳理与比较,发现其存在着扶助保障水平低、空间差异显著、扶助覆盖范围窄、扶助责任主体和扶助内容单一等诸多弊病。因而,广东省各级政府亟需采取提高扶助保障水平、缩小空间差距、扩宽扶助范围、促进扶助责任主体多元化和扶助内容多样性等措施来保障各市失独家庭权利与利益,构建和谐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20.
新政新规     
《山西老年》2013,(4):12
江苏无工作独生子女父母可领奖金江苏省出台《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一次性奖励的对象为:年满60周岁、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或未享受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