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迄今为止,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已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战胜了“两个机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解除了姓“公”姓“私”的疑惑。回顾这三次思想解放的历程,实事求是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冲破“两个凡是”的禁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使我们党和国家从政治危机中解放出来。但是,一文化大革命”在政治、思想、组织、经济方面的后遗症仍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党的事业百废待兴。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1999,(1)
本书精选中国改革开发以来历次思想解放大论争中具有代表性和独到性的文章,分为1978年“两个凡是”、1992年姓“社”姓“资”、1997年姓“公”姓“私”3卷。每卷按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等专题排列,每个专题前配有专家述评。通过本书读者能深刻领会中国各项改革政策出台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原因,是研究当代中国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全书共3卷,优惠邮购价480元(定价680元),另有《中国知青总纪实》(全3册,1998年11月出版,定价698元),优惠邮购价490元。邮购地址:北京55信箱清平书店,金…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次是破除姓“社”姓“资”的教条,用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第三次是摆脱姓“公”姓“私”的羁绊,确立新的所有制理论。这三次思想解放中,真正以群众运动形式发生的,只有第一次。为什么第一次思想解放会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发生,而后两次却没有呢?未来中国是否还会发生群众运动式的思想解放?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过去,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现实、探索未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  相似文献   

4.
四份“万言书”与第三次思想解放马立诚凌志军978年,真理标准的讨论战胜“两个凡是”,为第一次思想解放;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束缚,为第二次思想解放;1997年,江泽民的“五·二九”讲话,解除了姓“公”姓“私”的疑惑...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性质鲁士恭随着股份合作经济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崛起,关于股份合作制性质问题的议论便悄然出现,且争议渐趋激烈,以至于上升到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高度。因此,弄清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性质,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提出了判断姓“资”姓“社”的三项标准,邵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简称为三个“有利于”。这对于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大有益处的。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认为,三资企业符合三个“有利于”因而三资企业就姓“社”。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它对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深化改革,促进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拙文试就市场经济与民族繁荣发展的一些相关问题,谈点浅陋的看法,以求教于民族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给予斧正。 1 建立市场经济是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不姓“社”,也不姓“资”;没有国界之分,也没有民族之别。无论哪个国家或民族,谁拥有市场,谁就拥有了财富,繁荣发展;谁失去了市场,谁就失去了财富,穷贫落后。这已为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史所证明。  相似文献   

8.
<正> 公与私,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一定历史时期中的两种不同的利益。私,一般是指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公,一般是指国家或集体的某种利益。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阶段,虽然是“公”从弱到强,“私”从强到弱的转化时期,但是“私”的存在还有它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条件,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与私,  相似文献   

9.
〕1992 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指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将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扩大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突破口,制定并实施符合省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培植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和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推动全省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实现了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全面理解正在开展的生产力标准的讨论是七十年代末的实践标准大讨论的继续,它的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启迪人们从重名份、轻实际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从凡事都问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方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同志不愧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当真理标准讨论处于十分困难的时候,邓小平 同志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因为有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引发的。“两个凡是”这种观点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判断一切理论上、方针政策上的是非标准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个凡是”的观点把领袖的决策和指示,当成判断一切理论是非、方针政策是非的标准,即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一种明显的唯心主义观点,它理  相似文献   

12.
“公”与“私”似乎是人类阶级社会的永恒矛盾。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不断地在较高水平上,用较为有效的手段解决这个矛盾,并相应地产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在道德问题的讨论中,公与私缺少了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背景与历程  改革开放实践的本质就是创新。迄今为止的2 0多年 ,既是我国社会结构整体性变革的 2 0多年 ,也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 2 0多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环境和背景之中进行的。 1 978年 ,我们用实践标准突破“两个凡是”;党的十三大 ,我们用“生产力标准”打破离开生产力只从生产关系出发来理解社会主义的“抽象社会主义观” ;1 992年 ,我们又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冲破“姓社姓资”的“左”的思维定势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又进一步冲破“根…  相似文献   

1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认识论,引发了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核,是庞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灵魂,是一个能够改变整个社会运行方向的支点。“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出现了新的转机,但“两个凡是”成思想迷误仍在困扰着人们。是沿着“文革”成理论和路线继续滑行,还是扭转这一错误成方向,开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国面临着未来走向的严峻抉择。正是在这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关头,邓小平率先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思想路线方面,亦即从哲学领…  相似文献   

15.
一、言之有物的难得 前些日子读了报上的一篇文章,一愣:很久没有读到如此言之有物的文章了——前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在某市一个会议上的讲话。他对一些敏感话题和时弊毫不迂回,直指要害。比如,关于公有制,他说,过去在姓“社”姓“资”问题上争论不休,以后又在姓“公”姓“私”上争个没完。必须从谈“资”谈“私”色变的恐右症中解放出来。这些年来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下降,今后还要降,每一次下降都是一次突破……等等。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读报非常快,以至对自己的速读能力感到有点不好意思甚至困惑了。后来我明白,我掌握了跳过套…  相似文献   

16.
一、思想要有大解放 解放思想,是全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而宣传部门的任务更大、更艰巨。如果我们思想不解放,舆论导向就会僵化。因此,我们今后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转换脑筋,解放思想。就宣传思想工作本身来说,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要有大的解放:一是转变对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先问姓“社”姓“资”的观念,确立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大胆宣传,大胆  相似文献   

17.
大理 《西部论坛》2001,3(4):58-58
《学习时报》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思想历程的历次突破进行了总结,这些突破包括:打破“个人崇拜”的桎梏,树立群众的权威;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树立实践的权威;走出姓“马”姓“修”的误区,树立生产力的权威;搞清姓“社”姓“资”的范围,树立市场经济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系刘玉甲我们以客观态度去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不难发现: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着“发展经济”这样一个中心目的服务的。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无一例外地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尽管”有时会发生偏离。但根本...  相似文献   

19.
把集体价值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专利”,是一个长期来较为流行的模糊认识。这一认识不仅对理论探讨,而且对当前改革开放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也是不利的。本文通过对集体价值的社会属性、地位界定、实现方式、东西方比较和实现程度的判断标准的研究、提出集体价值实质上不姓“社”,也不姓“资”。它只姓“集体”,差别在于不同社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当前人们对股份制企业的优点已经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看法的话,那末在股份制企业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上,仍然是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单就股份制企业本身来说,它是不是私有化呢(或日民营化)?把小型国有企业卖给私人或把大型国有企业的股票卖给私人,这当然是私有化。但重要的是不能表面地看问题,更不能谈“私”色变,因而不敢理直气壮地肯定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