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险与信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与风险相伴,同时也与信任密切相关。现代性条件下的信任是一种建立在时空缺场基础上的普遍主义信任。中国在对现代性的追求中,历时性问题共时性呈现,信任结构也在发生嬗变:传统的信任结构被解构,新的信任结构尚未完全建立,造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使信任本身充满了风险。为此,必须大力倡导全社会共同价值观,进一步完善系统信任结构,努力建立国际信任体系。唯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信任危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当前,网络已全面介入社会生活,但尚未有与此匹配的安全保障机制。因此而产生的个体性被害风险聚集的现象与网络活动中监视机制的缺位有密切关系。目前传统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信任机制并不能自动产生无缝对接,网络社会的信任机制呈现出了虚化状态。运用日常活动理论对个体性被害聚集现象进行的现代性解读表明,建构在虚化的社会信任机制基础上的世俗化网络极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因此,在建构多层级二元结构的现代监控机制和新型信任机制及运行中,现代社会治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风险与知识的自反性密切相关。现代性与科学知识的互构意味着反思和化解现代性风险,必须依赖合理的知识策略。任何对绝对真理和终极知识的断言都只能加剧风险。必须承认知识的有限理性,寻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者在实践过程中的融合与汇通,实现知识与价值的批判和自我批判。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表征,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与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人类对技术理性的过分张扬,使人类面临巨大的风险,导致风险社会的来临。为了有效地防治技术风险,我们必须树立技术风险意识、强化技术主体的伦理责任、建立有效的技术风险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技术的运用、加强技术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使技术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理论深刻地揭露了现代性的"两歧":现代性的后果引起了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倾向——发展与风险。换言之,现代性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反对自身、对抗自身、消解自身的社会风险因素,并且这两种倾向都来自于同一原因。由于原因相同,在现代性的两歧之中,两种对立倾向是共生的、不可根除的,现代性的扩张同样引起社会风险性的扩张。因此,现代性存在的理由同时也是现代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是一种左右为难的处境。两歧性揭示了现代性的肯定性和否定性两个矛盾方面,这就不是对现代性进行简单肯定或否定的二元对立取向,从而为我们辩证地审视现代性的后果及其与社会风险根源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批判地借鉴吸收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有助于确立合理解决社会风险问题的科学风险观。  相似文献   

6.
风险文化理论的提出是对现代性进行深入反思和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重大理论成果。风险社会是认知和反思现代性的基本理论维度,它也许会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而发生转变,但并不能被相对单一的风险文化彻底地取而代之,这主要因为在风险社会视阈下,以拉什为代表的风险文化理论充斥着重重悖论,而且这些悖论也使得风险文化的乌托邦昭然若揭。对风险文化的深入批判为我们从文化视角对风险进行科学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7.
信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换,实现了信任关系的现代性转换。主要表现在:(一)从熟人到生人:信任对象的现代性转换;(二)从身份到契约:信任维护机制的现代性转换;(三)从人情到利益:信任原则的现代性转换;(四)从人格到制度:信任模式的现代性转换;(五)从现实到虚拟:信任时空的现代性转换。信任关系的现代性转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8.
在高度现代性下的风险社会中,有效抵御风险须在把握风险社会个体化趋势的基础上发挥风险社会的社会化机制.这种社会化机制所形成的最基本的安全保护壳就是调整和构筑新型社会关系、形成基于脱域机制下的社会信任体系.  相似文献   

9.
吉登斯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现代性思想体系。在吉登斯那里,断裂性是现代性的首要特征。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与军事力量是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而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反思性监控是现代性的动力。现代性的高度全球化衍生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现代性扩张的后果是把人类带入了一个风险社会,而走出风险社会的乌托邦现实主义导向性策略是消除贫困、恢复环境、反对专权以及减少社会生活中的武力与暴力。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之中,信任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问题,冲击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吉登斯对信任有过比较深刻的阐述,认识到现代性制度与信任有着本质的关联性;信任与风险总是交织在一起;信任就是本体性安全的建立。但他对信任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文章着力于在现代性的宏大背景下考察吉登斯“信任观”的研究理路,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反思其利弊得失,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与应对当代信任危机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之中,信任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问题,冲击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吉登斯对信任有过比较深刻的阐述,认识到现代性制度与信任有着本质的关联性;信任与风险总是交织在一起;信任就是本体性安全的建立.但他对信任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文章着力于在现代性的宏大背景下考察吉登斯"信任观"的研究理路,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反思其利弊得失,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与应对当代信任危机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现今的社会生活仍旧无法避免现代性特征与价值的强烈影响,现代性、环境与治理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现代性因环境污染与风险受到批判,但在现代性与环境转向之间建立正向共存的价值联系并非不可能。虽然一些现代价值与环境价值之间存在冲突,但进步性、科学性和平等性等现代价值与环境价值之间具有相容性,并孕育和促成了现代社会的环境转向。环境转向之后,环境保护引出了以二分法形式出现的价值冲突,环境保护及其政策与现代问题更深入、更全面地相互交织在一起,对环境正义的寻求为此提供了话语空间和价值回应。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更加复杂多面的现代环境问题,环境治理需要综合性地寻求和呈现环境治理及其政策的合理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与维系信任,而这也与现代性特征和价值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总体性概念,它既是一种时间意识,又是一种制度安排和价值规范。现代性在自身的生成和发展中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自然"祛魅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风险、社会关系契约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疏离、文化世俗化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理应在准确把握现代性现实语境的基础上,科学确立现代性目标,积极构建现代性制度和文化,合理选择现代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吉登斯把现代性看作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认为我们今天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时期,而是仍然处于现代性阶段。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关联是吉登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球化与现代性的扩张相互作用,导致了风险危机、道德危机、生存性焦虑和生态危机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风险社会中的青年心理问题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突发事件的增多,不确定性的增强,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是近代以来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性潜在危机的彰显。文章在此大背景下对风险社会的特征进行解读,把风险的视野扩展到了心理学层面,考察了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风险对青年心理引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治理、社会关注和信任再造等可能有效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条件下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阐释"信任",吉登斯颇具独见.但是,"信任"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吉登斯只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信任,难免存有偏差.现代性的根本后果是全球化,在全球化环境下"信任"应该有更丰富的涵义,面对当代中国转型中信任现缺失的现状,提出建立全面、系统、完善的信任体系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艺术审美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理性原则和主体意识是现代性思想的重要标志,而审美现代性则是现代性思想在美学领域里的展开,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中审美关系的反映,与现代性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现代性孕生了审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又是对现代性的批判、重建和超越.审美主义所主张的美学与艺术的自律是审美现代性的重要原则,审美现代性也因此具有了反省和超越的救赎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任危机已经成为现代性后果中的经验事实。信任关系在现代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当面的在场,而是时空分离和虚化的脱域关系。在以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为主要类型的脱域机制中,现代人失去了对本体性安全和自我认同的信任,陷入了存在的孤独和焦虑。信任危机在根本上就成为了存在危机。  相似文献   

19.
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理论中关于时空分离、脱域、信任、焦虑与自我认同、现代性制度、全球化等问题的探讨,展现出其作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试图超脱主客二元对立,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把握经验性和整体性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理论风格.但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吉登斯对科技这一给社会及社会学研究带来日益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缺乏更深入、更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施特劳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清晰地勾勒了不同现代性思想间的逻辑线索,展示出一幅现代性不断展开并逐渐陷入困境的图景。意识形态概念与现代世界和人类的现实历史命运相连,它随着现代性的出现而产生,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正契合现代性的三次浪潮,是现代性政治的典型表现。面对意识形态政治,应分析其内在冲突及其原因,防止现代政治进程中理性的过度膨胀,或是对于理性的彻底不信任;应承袭施特劳斯所主张的、古典政治哲学所具有的审慎的精神气质和理论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