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社会利益源泉多元化、社会结构变化以及其他矛盾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关注民族社会稳定需要构建反映民族社会发展的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民族发展政治理论体系包括民族自身发展、民族与外部关系发展、民族与国家关系发展。在民族发展政治实践策略方面,设计民族发展正义与公平的政治制度考量维度;发展民族群体的差异政治权利;发展民族个体成员的社会化、公民化和政治参与意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民族社会政治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民族问题的内涵展开讨论,认为民族自身发展是民族问题的源码,在社会交往的层面,民族自身发展问题通常会影响民族关系和国家建设,进而形成某种民族问题。在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通常以阶级斗争的形式出现,因此,必须注意阶级斗争对民族问题的影响。本文认为,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民族问题显现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改善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关系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是改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因素。民主政治、民族文化的同步发展是改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因此,搞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实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和谐,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文化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基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的诉求和和谐文化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要着力构建和谐文化,只有加大和谐文化的构建力度,才能尽早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无论在阶级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因素对民族问题都存在着制约和影响。它们在阶级社会的表现是:阶级斗争是民族自身发展的动力;阶级压迫是民族压迫的实质。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的消除决定了民族关系一般不再具有对抗性;社会阶层的变化会对民族问题的内容和走向产生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的民族问题上反映出来。文章还提出,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理解即便在阶级社会,也是应该有条件的、具体的;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民族压迫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对于弱势民族合乎“规则”的支配和剥削,其中蕴涵的阶级压迫关系具有隐匿化和“合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一样,民族精神的发展演变也遵循一定的规律:一方面,民族精神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及现实条件的影响和作用,与外部条件的联系使之在发展演变中遵循着外部制约规律;另一方面,民族精神在本质上属于人类精神和社会意识范畴,它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规律为基础来考察,我们认为,民族精神发展的外部制约规律集中体现在它受到民族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及其程度和水平的制约,而民族精神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则主要表现为其在盛衰之间更替、在适应中实现超越、不断传承和取舍以及在既定条件下发生临界性易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没有各民族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和谐。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8.
民族关系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客观现象,是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处理的社会问题.民族关系有丰富的社会功能,无论民族成员对自身民族或其他民族的认知和态度,还是对民族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甚至对民族社会或者更大范围的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任何民族都有一个从后进到先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靠民族自身的能力去改变现状 ,即民族自身生产力的提高。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 ,民族自身发展主要表现为民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发展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经和方式。因此 ,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族心理认同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构建的重要因素,它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因此,进行民族心理认同研究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追溯了民族认同的源起,详细解析了"民族"、"认同"、"民族认同"的概念,提出了认同过程的逻辑假设,即从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到中华民族整体认同,阐述了民族认同的条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探讨了民族认同及其教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这对当前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Bicomb和SPSS20.0软件对289篇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题录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热点主要在民族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与本土化,以及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几个主题上。其理论视角主要为多元文化视角、增权理论、社会性别视角等。随着2014年我国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民族社会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因而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加强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民族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对促进新时期民族工作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 :民族地区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缺陷、师范学校特殊的环境、对职业及就业的认识危机及中师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应抓住西部大开发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及环境建设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促进民族地区师范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史学"作为重要的区域史学分支,是与史学发展相始终的."民族主义史学"是在民族主义思想主导下的"民族史学",是适应近代民族国家构建需要而产生的,是"民族史学"发展演变的特殊阶段."民族主义史学"促进了"民族史学"的拓展和深化,但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决定了它终将被摒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经济法律制度,要从构建和谐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入手,研究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特殊性。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充分认识到民族个性、生态理念、文化因素等特殊性。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经济法律制度,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基本的法律制度,以营造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法治环境。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以执行好现行有效的法律为手段,通过努力营造好的执法环境,追求好的执法效果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民族迁徙是解读我国民族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的迁徙,不仅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多民族格局形成、发展以及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少数民族通过东西和南北向的迁徙,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得到了广泛而密切的交流。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战争和民族政策的变化促进了民族的迁徙。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使有关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促进了有关各民族族体的交融和整合,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涵化”;少数民族内迁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民族院校发展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院校要求得发展 ,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发展定位。这种定位要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 ,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要注意与自身的发展经验和历史现实相符合 ,实事求是 ;要注重自身的民族特色 ,发展相关的特色学科 ,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就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展开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民族高校学报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积极参与民族地区和谐民族观的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庸俗民族认同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认同意识可能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社会作用。其消极的方面无限扩张,就形成庸俗民族认同观。庸俗民族认同观特别容易为民族分裂主义所利用,它是民族团结的腐蚀剂,也会严重影响民族自身的发展。应该坚决克服和消除庸俗民族认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